小雪刚过,天气一下子冷了不少。走在街上,总能看到大家缩着脖子、哈着气,手脚发凉不说,有些人甚至感觉膝盖一阵阵酸软、腰开始隐隐作痛,晚上睡觉还容易做梦、醒得早。

有人觉得这就是“老毛病”又犯了,其实这很可能是肾气不足在作怪。讲到肾气,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关键就是人体的“根本之气”,尤其一到冬天,更是需要好好养护。
冬季在传统医学里被称为“闭藏”之季,气候寒冷,万物潜藏,人也一样,到了这时候,身体就得进入“养精蓄锐”的模式。肾为先天之本,在寒冬中最容易被寒气所伤。
而“小雪”这个节气,正是进入补肾、固肾的黄金期。每年从小雪开始,到冬至前后这40天,是调养肾气、打好来年身体基础的关键窗口期。

很多人总觉得肾虚是老年人才有的毛病,其实不然。现在的年轻人,晚上熬夜、白天压力大、运动少,长期久坐,吃得又重口味,肾气早就被透支了。
脸色蜡黄、掉发严重、记忆力下降、白天乏力、晚上失眠,别总觉得自己还年轻,其实已经处在“肾气告急”的边缘了。肾虚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是一点点累积出来的结果。
要说这个时候吃点啥能补补,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羊肉、黑芝麻、核桃。但其实有一种常见得不能再常见的食物,才是真正值得放在餐桌C位的,那就是——黑豆。

很多人对黑豆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它不是跟黄豆差不多么”,但其实黑豆的营养价值和它的药用效果,远远超出大部分人的认知。
黑豆,被古人称作“肾之谷”,有“肾之粮食”的说法。在传统医典里早有记载,黑色入肾,黑豆性平、味甘,归肾经、脾经和大肠经。光听这几个词可能有点费解,但其实简单来说就是黑豆吃下去之后,能补肾、健脾、润肠。特别适合在这个寒冷的节气来临的时候食用。
有研究表明,黑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铁、钙、磷以及维生素E、B族维生素等。最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花青素和异黄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这些成分对于改善肾功能、延缓衰老、调节内分泌都有正面影响。尤其对于女性来说,黑豆中的植物雌激素能缓解因为内分泌紊乱带来的皮肤粗糙、月经不调等问题。
再具体点,黑豆的蛋白质含量大约为36.5%,比鸡蛋还要高出很多,而且消化率也非常不错。它还有很高含量的锌、铁、钙等矿物质,这些成分都是肾功能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锌,缺锌的人常常伴随着免疫力下降、性功能减退、疲劳感强,而这些都和肾气不足高度相关。

不少人可能好奇,光靠吃黑豆真的能补肾?那要看怎么吃。很多人吃黑豆的方法不太对,比如随便泡泡就煮粥、煲汤,这样其实营养成分吸收得不够充分。
更推荐的做法是用黑豆炒熟研磨成粉,早上冲水喝;或者是用黑豆煮汤,再加点黑芝麻、枸杞之类的同类补肾食材,起效更快。而黑豆泡醋、黑豆焖饭这些做法也非常适合在家尝试。

临床上有些慢性肾病的患者在长期饮食调整中,也会被医生建议适量摄入黑豆制品。在一项针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研究中,连续食用黑豆制品8周的人群,其肾小球滤过率有明显提高,肾脏炎症指标也有下降趋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黑豆可以替代药物治疗,但它的确能作为辅助调理的健康饮食选择。而对于中老年群体而言,肾气的流失本身就是个自然过程。随着年龄增长,体内精气逐渐衰减,再加上肾虚易伤骨、伤脑,很多人出现记忆力差、反应慢、腿软走不动路,其实都跟肾有关。
这时候如果能在饮食中增加黑豆的摄入,至少能起到缓慢退化过程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不适感。

天气冷的时候,人也容易情绪低落,整个人提不起劲。这也是肾阳不足的一种表现。黑豆本身有温补肾阳的功效,能增强气血循环,对缓解情绪波动也有间接作用。
特别是女性在冬天容易手脚冰凉、痛经加重,这些也都可以从黑豆中得到缓解。只是一定要注意,黑豆虽好,但脾胃特别虚弱、有腹胀腹泻症状的人要适量,别一次吃太多。

除了黑豆,很多人喜欢在冬天喝汤进补。黑豆炖猪骨、黑豆炖牛腱、黑豆煮羊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不建议加太多油盐,原味反而更能突出黑豆的补益作用。也可以把黑豆和山药、莲子搭配,一方面健脾胃,一方面养肾精,两头兼顾。
还需要提醒的一点是,黑豆虽好,但别想着靠它一口气补回所有的健康。养肾气是一件长期的事,吃得好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得配合生活方式。
别老熬夜,别一坐就是半天,适当出出汗,睡觉别晚,情绪别太起伏,这些其实才是根源所在。黑豆只是在你做得都还不错的基础上,给你加上一层保护。

这个节气之后,天气还会更冷,阳气更弱,更容易感觉到疲惫和无力,甚至有些人原本没有问题也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肾气充足的人更能扛住这波寒意,脸色红润,行动有力,睡得也沉。
而那些肾气差的人,一下冷风吹来,就开始咳嗽、流涕、腰膝酸软,抵抗力一差,连带着一整个冬天都变得难熬。

黑豆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神仙草,但它却是日常生活里最稳最实在的补肾小帮手。它便宜、常见、好做,还能一举多得,既补肾又养颜,还能调节内分泌、延缓衰老。在这最容易让肾气漏掉的寒冬里,不妨从一碗热乎的黑豆汤开始,把身体的根子养回来。

每年冬天,看到鲜嫩又香的茴香菜,我从来都不会手软,总会买上2-3斤,我会用茴香菜做各种美食给家人吃。大家可别小瞧茴香菜,它可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蔬菜,据研究表明,茴香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铁、钾、茴香油、粗纤维、钙、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其中含有的茴香油具有杀菌、补阳气的功效,含有的粗纤维具有润肠的功效,含有的钙可以强筋健骨,在冬天适当多吃,还能增强免疫力,所以在冬天,一定要使劲吃茴香菜。

今天我分享的茴香菜吃法,很简单,只需要随手一炒,好吃还不上火。这道菜的名字就叫做蒜香茴香菜,只需要简单材料,简单做法,就能吃到最健康的家常菜。

【食材准备】:茴香菜300克、猪油20克、大蒜籽15克、食盐、鸡精、食用油适量。
【制作方法】:
第一步:买茴香菜时,尽量选择颜色翠绿,菜杆子硬的,这种茴香最新鲜,吃着也鲜嫩多汁,老茴香,味如嚼蜡,很难吃。买回家的茴香,先将茴香底部根茎切走,然后将茴香切成4-5厘米的小段,接着再把切好的茴香放入盆中浸泡5分钟后捞出,最后用自来水冲洗1遍后,沥干表面的水备用。

第二步:大蒜籽要多准备一点,将剥好的大蒜籽冲洗干净,然后把它切层小片后剁一下,把大蒜籽剁成碎末即可备用。

第三步:将锅烧热后,把一勺猪油放入锅中,大火将猪油烧到有少许烟冒出来,就可以把切好的蒜末放入锅中,大火将蒜末炸5秒,这样可以激发出茴香菜表面的香味。

第四步:把沥干水的茴香菜放入锅中,大火慢炒半分钟,下锅不能一直快炒,会使茴香不能快速受热,导致茴香出大量水,等茴香表面慢慢断生后,此时再开大火炒,可以锁住茴香中的水,从而使茴香菜吃着更鲜嫩。

第五步:将茴香菜炒1分钟后,就可以将准备的食盐、鸡精放入锅中,大火将它们炒匀即可起锅食用。炒好的茴香菜,最好在完全放凉前吃完,这样可以吹出茴香的鲜嫩感。

【老胡有话说】:
1、炒茴香时,一定要用猪油炒,因为茴香是一种比较吸油的蔬菜,而猪油是一种吸附能力很强的油,它可以更好的吸附到茴香菜的表面,锁住茴香菜中的水和各种营养物质,大家可以试试各种油炒茴香菜,会发现用猪油炒的茴香菜,吃着会明显的鲜嫩一些。
2、茴香菜炒好后,才可以放食盐,如果食盐放的过早,会使茴香菜中的细胞破裂,出更多的水,而茴香菜中水含的太少了,吃着当然不鲜嫩了。
3、茴香菜本事就是鲜香味很足的菜,所以炒茴香菜时,不需要太多调料,基本的蒜末、食盐、鸡精就很好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