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2回复

[奇观]象上瑜伽 / HOOOLD设计[3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5367
金币
561626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35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2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5小时前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24) —

瑜伽是身体的修行,空间是精神的容器。

在这里,
结构与留白彼此对话
粗粝与柔软
共生共息
瑜伽不再是体式的竞技
而是
一场向内的抵达



象上,是“大象无形”的东方哲思,亦是“向上生长”的生命隐喻。
打破桎梏,重塑身心秩序,打破传统瑜伽馆的封闭与规训, 用结构的几何、自然的光影与原生材质,构建一座“会呼吸的能量场”。 倾斜的几何白墙切开一道窄缝,横窗如画框截取室内一隅, 斑驳的艺术漆墙面与木格栅的影子交织成抽象水墨,窥探,却不道破,以“未完成”的姿态邀请人进入。 入门处肆意生长的绿植, 一步一息,提醒到访者:“此处,应卸下喧嚣。”




01.
构筑哲学

HOOOLD以"空间即疗愈"为核心理念,将千年瑜伽智慧解构为可感知的空间语言。我们摒弃传统瑜伽场所的程式化布局,通过建筑化的叙事手法,在现有的容器中编织出流动的精神场域。空间不再是静态的背景,而是成为引导意识流动的介质,以克制而精准的设计介入,唤醒都市人对身体觉知的深层共鸣。






02.
结构主义的诗意转译
入口装置以解构主义手法重构几何秩序,斜切墙体与横窗构成视觉谜题,引导来者通过45°倾斜的窥视窗口开启探索之旅。曲面艺术漆墙面以微水泥肌理捕捉光线轨迹,配合木格栅形成的垂直韵律,在刚柔并济的对话中建立空间张力。







03.
材料谱写的感官诗篇
空间物质体系遵循"去矫饰化"原则,精选原生材料构建触觉图谱,手工墙保留自然凹凸,地面机理似大地蔓延,触感温润的木地板,原木立柱,亚麻帘的柔软。这些材料以精确的配比达成微妙的能量平衡——当指尖划过粗砺的砂岩立柱,足底感知木纹年轮,身体便与空间建立起超越视觉的量子纠缠。






04.
光影下的时间维度
当空间的光影在墙面静止,呼吸便找到了频率。我们创造性地将日光纳入空间叙事体系,装置灯光与自然光形成互补照明系统。晨间7-9时,倾斜射光在曲面墙体上描绘出流动的光之溪流;正午时分,渐透纱帘将强光过滤为朦胧光雾;暮色降临后,暖光从木构架间隙渗出,在地面投射出类篝火的光影仪式。这种随时间流转的光环境设计,暗合瑜伽修行中"观照当下"的时空哲学。




象上瑜伽,最终以建筑之名完成对现代人精神图景的温柔干预。当城市霓虹在渐变玻璃外渐次模糊,当身体在原生材料怀抱中舒展,空间便实现了它的终极使命——成为连接世俗与灵性的摆渡之舟。HOOOLD期待每位修行者在此开启的,不仅是一场90分钟的身心训练,更是一次向内的星际穿越。






" 建筑应成为呼吸的第三肺 "
路易斯·康
项目名称:象上瑜伽
设计公司:HOOOLD设计
主创设计师:韩磊
设计师团队:黄德斌、张丽蓝、乔杰、高潇潇
景观装置:王志亮
项目摄影:吴鉴泉
项目面积:300平方米
项目类型:服务行业
完成时间:2025
1条评分金币+20
huozm32831 金币 +20 - 4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5367
金币
561626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35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2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5小时前
“大象无形”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此语揭示了道家哲学中“道”的至高境界——真正的宏大不拘于形迹,最本质的存在往往超越视觉与感知的局限。当这一东方哲思与瑜伽空间的精神相融合时,便在建筑、氛围、行为与体验的多维层面,呈现出一种“无形之形”的美学与灵性秩序。以下从五个核心维度,深入剖析“象上如何体现‘大象无形’的东方哲思与瑜伽空间的精神融合”。

---

一、空间设计:以“无相”构建“有境”

瑜伽空间的设计常摒弃繁复装饰与强烈视觉符号,转而采用极简主义语言——素色墙面、天然材质(如竹、麻、木)、柔和光线与留白布局。这种“去形式化”的处理,正是“大象无形”的具象转化:空间本身不张扬存在,却通过光影流转、空气流动与材质触感,悄然引导身心进入静谧之境。

- 留白即满盈:墙壁的空旷并非“缺失”,而是为呼吸、冥想与内在觉知预留的“灵性容器”。正如老子所言“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瑜伽室的“无”正是其“有用”之本。
- 边界消融:许多高端瑜伽空间采用落地玻璃、自然过渡的室内外连接,模糊物理界限,使空间“无形延展”,呼应“道法自然”的无界思维。

---

二、感官调控:以“无声”唤醒“内听”

“大象无形”不仅关乎视觉,更指向所有感官的超越。“大音希声”在此体现为对声音、气味、温度的精细调控:

- 静默的仪式感:瑜伽课前的静坐、梵唱后的余音、呼吸的细微声响,皆在“无声”中被放大。空间通过降噪材料、软质地面与隔音设计,营造出“声音退场、意识登场”的场域。
- 气味的隐形引导:天然香氛(如檀香、艾草)不浓烈刺鼻,而是若有若无地弥漫,如同“道”的潜移默化,不显而彰,不言而化。
- 此种“感官减法”实为“意识加法”,使人从外在刺激中抽离,回归内在“大像”——即身心合一的本真状态。

---

三、行为仪式:以“无为”成就“有觉”

瑜伽练习本身即是“大象无形”的动态演绎。体式(Asana)看似有形,但其终极目标是超越形体,进入“无执之态”:

- 动作中的“空性”:高阶瑜伽强调“放松中的稳定”(Sthira Sukham Asanam),体式不是肌肉的炫耀,而是能量流动的通道。形虽在,意已超然,恰如“大象无形”之“形存而神逸”。
- 呼吸作为无形之象:呼吸是瑜伽的核心媒介,看不见、摸不着,却是连接身、心、灵的“大道”。每一次深长呼吸,都是对“无形之大”的亲身印证。
- 教师的引导也常采用低语、停顿、沉默,避免知识灌输,转而激发学员内在觉察——这正是“行不言之教”的道家智慧。

---

四、精神场域:以“无名”涵养“无我”

瑜伽空间不仅是物理场所,更是集体意识的“能量场”。其精神内核与“大象无形”高度契合:

- 去中心化设计:教师不居高临下,学员围坐或环形排列,打破权威结构,体现“道法自然”的平等性。
- 命名的克制:许多瑜伽馆不以华丽名称标榜(如“至尊瑜伽殿堂”),而取“静舍”、“息园”、“归处”等朴素之名,暗合“道隐无名”的谦卑。
- 在此空间中,个体身份逐渐淡化,“我执”松动,群体进入一种“共在而不扰”的和谐共振——这正是“无形之大”在集体意识中的显现。

---

五、时间维度:以“无恒”体悟“常道”

“大象无形”亦体现在时间的非线性体验中。瑜伽练习常让人忘却钟表时间,进入“心流”状态:

- 晨昏的自然节奏:许多瑜伽空间依循日出日落安排课程,顺应天地节律,而非机械分割时间,体现“与道同行”的时间观。
- 重复中的超越:每日相同的体式序列,在不同心境下呈现不同意义,形似重复,实则“常中有变,变中守常”——正如“道”虽无形,却恒常运行。
- 瑜伽空间因此成为“时间之外的时空”,让人在“无恒之形”中触摸“恒常之道”。

---

结语:无形之象,乃万形之源

“大象无形”并非虚无,而是对本质的极致提炼;瑜伽空间亦非 merely physical venue,而是“道”的现代修行容器。二者融合,创造出一种“不显之显、不在之在”的精神生态:在这里,形被超越,静成为力量,空成为满盈,无成为有之母。

当习练者赤足踏上素垫,闭目调息,那一刻——  
墙消失了,身体轻了,名字忘了,  
唯有呼吸如风,意识如云,  
而“大象”,正在无形中缓缓踱步,  
踏过心灵的原野,留下无痕的足迹。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4小时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fzw999

UID: 162224

精华: 8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158638
金币
86
道行
18161
原创
2255
奖券
0
斑龄
1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佳能80D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16188(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2-20
最后登录: 2025-11-2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5小时前
瑜伽,修身塑型,非常好的运动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4小时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