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阅读
  • 2回复

[猎奇]中国将开建世纪大工程,每年6000亿立方米的水,再也不会白白浪费 [1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5558
金币
74153
道行
38009
原创
2560
奖券
3213
斑龄
138
道券
1273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763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1-2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28



«——【引言】——»

每年,中国的江河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外部,约有6000亿立方米的水白白流失。

面对干旱的北方和日益紧张的水资源,这一切是否还能继续?

如今,国家即将启动一项前所未有的超级水利工程,能否扭转这一局面,改变我们未来的水资源命运?



水往哪去了?流出了国门,也流丢了机会

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一点也不夸张。

这里是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水量丰沛,落差又大,走得快、冲得猛。

但这些河流从源头起就注定奔向他国,比如澜沧江出了云南,就变成了湄公河,滋养着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雅鲁藏布江转过喜马拉雅山,就成了印度和孟加拉国赖以生存的布拉马普特拉河。

这些国家大多地处热带,降水其实不算少。



我们这里,西北连年干旱、黄河流量年年告急,地表水不够就掏地下水,结果是很多地方地下水位年年往下掉,连地面都跟着塌了。

河北、山东一些地方地面沉降已经成了现实,不是危言耸听。

而我们这边辛苦调水、修渠、节水省水,那边的水却哗啦啦地顺流而下,直奔国境线外。

这就像自家井水流给邻居浇菜,而自家地里还干裂起皮。

合理吗?

情理上难以接受,国家战略上更值得警惕。



我国不缺水,缺的是“把水引到该去的地方”的能力

很多人以为我国是个水资源短缺国家,其实不然。

全国水资源年均总量大约28000亿立方米,在世界上排前列。

但问题是,这水分布得很不均。

南方江河密布、雨水连绵,北方风大沙多、常年旱情不断。

更复杂的是,人口密度和产业重心却主要集中在水少的地方。

以北京为例,年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00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城市。



但你看周围这几年开发得飞起,高楼林立、企业扎堆,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南水北调和超采地下水。

南水北调固然重要,但它一年也就调70亿立方米水,哪比得上西南每年白白流走的5700多亿立方米?

两者差了80多倍,就算把中线东线都榨干,也赶不上那从雪山奔腾而出的“出口水”。

说到底,我们不是没水,是这水来得不及时、去得不合理。

该留下的留不住,该转向的转不过去,最后资源成了损失,问题变成了矛盾。



早期的技术难题,如今已不是阻碍

调水不是说说而已,过去几十年难就难在“高原施工”四个字。

青藏高原动不动就海拔四五千米,地形破碎、气候恶劣,还有地震断裂带横穿,别说大工程,就是把人和材料送上去都够呛。

但今天的中国,早已今非昔比。



雅鲁藏布江中游段水电开发已经启动,计划总投资超过万亿元,年发电量预计超3000亿度,光这一项就相当于一整条长江下游电网的输出量。

项目还要修建大量隧洞、坝体、电站系统,全部在高寒缺氧区,这对工程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但我们做到了,而且正在持续推进。

这意味着,哪怕是更复杂的西线调水通道、长距离引水系统,也不再是“做不到”的工程幻想,而是“何时启动”的技术选题。



把“天上水”引入国家命脉,是一次空间格局的重塑

水的走向,决定的不只是湿润与干旱,更决定了产业能不能发展、人口能不能承载、生态能不能恢复。

过去几十年,我国在东中部完成了城市化爆发式扩张,西北却因水而“望发展兴叹”。

你去新疆看,那些靠近天山雪水的城市发展明显快,比如伊犁、昌吉,而南疆很多地方干旱贫瘠,水源难保。



一旦调水通道打通,比如西线调水的南线方案从怒江流域调水入黄河、洮河甚至汉江,不光是为黄土高原续命,还是为西北释放新动能。

再看长远一点,把这些高原大水系逐步接入长江水系、接入南水北调中线,那么整个中国的“超级水网”就成型了。

这张水网不是画在图纸上的设想,而是真正让南方的水通过中转、分压、调蓄,流向最需要它的地方。



水网背后,不只是水,还有国家的战略主张

别以为水只是生活所需,它早就是地缘博弈中的核心资源。

上游国家掌握水权,就相当于握住下游国家的命脉。

湄公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源头都在我国,不掌握主动权,反倒任人指责甚至威胁,这是对自身战略安全的不负责任。

当然,我国一直秉持负责任大国态度,从未滥用上游权力。



每次下游国家遭遇水旱灾害,我们都会分享流量信息,协调调度,展现大国担当。

但前提是,我们得有调控的能力。

没有水利工程支撑、没有主动可控的分流系统,就像手里握着宝剑却没有剑鞘,一旦形势紧张,也只能被动防守。

超级水网、调水工程,表面上是调水,实质上是掌握水资源话语权,增强对内对外的资源战略回旋力。



从现在做起,不做“水的过客”,要做“水的主人”

十四五期间,水利部已批复94条跨省江河的分水方案,全国重点河湖生态流量目标也基本完成设置;31个省份建立了地下水控制指标体系,全国用水总量已被压在6000亿立方米以内。

但这些只是起步。

未来的目标,是让水成为循环利用、精准分配的资源,不是“看天吃饭”的偶然获得,也不是“白白流走”的遗憾浪费。



留住这些水,是为了让干旱的西北种出粮、让沙漠边缘多一点绿色、让城市不再靠透支地下水活着。

调水工程带来的不止是水本身,更是一种可持续的底气和国力的延伸。

中国人向来懂得水的重要性,也懂得“利万物而不争”的道理。

但在全球气候愈发极端、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主动掌控水资源的能力,把老天给的恩赐留在手里,化成发展的源头活水。

这不仅是工程,也是国运的延续,不仅是管道,也是未来的方向。

1条评分金币+20
huozm32831 金币 +20 - 4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5367
金币
561626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35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2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3:30
中国水资源调配的国家战略

水资源的分布与挑战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其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南方地区江河密布,雨水充沛,而北方地区则常年干旱,水资源短缺。这种不均衡的分布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压力。因此,如何合理调配水资源,成为了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

为了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中国政府启动了南水北调工程。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调水工程,旨在将长江的水资源引入北方地区。自2014年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南水北调工程已累计向北方地区调水超过83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8座大中型城市1.95亿人。这一工程不仅解决了北方地区的饮水问题,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西部水资源的调配

在西部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水资源的调配同样重要。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是众多大河的发源地。如何利用这些水资源,既满足国内需求,又不影响下游国家,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挑战。近年来,中国在青藏高原启动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如雅鲁藏布江中游段水电开发,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做出了贡献。

水资源调配的未来展望

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进水资源调配工程,特别是跨流域调水工程。这些工程不仅能够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还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例如,引大济岷、引汉济渭、滇中引水工程等各大区域型重大调水项目正在加快实施,以协同互济的形式破解区域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总的来说,中国在水资源调配方面的国家战略是基于国情的长远规划,旨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的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4小时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fzw999

UID: 162224

精华: 8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158638
金币
86
道行
18161
原创
2255
奖券
0
斑龄
1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佳能80D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16188(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2-20
最后登录: 2025-11-2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5小时前
工程极大,耗资无数,希望可以造福后代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4小时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