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1回复

[转帖]上网淘旧货 [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4357
金币
459406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92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2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小时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有许多寄售店,俗称旧货商店。逛这种商店,叫淘旧货。我收藏的第一只民国时期的粉彩人物笔筒,就是当年淘旧货而得。

  退休后,淘旧货的情结未泯,有段时间沉迷上网淘旧货。这个网是日本的一家二手物品拍卖网。新老陶瓷、古籍旧书、字画玉器、文房用品、茶道用品、钟表玩具,应有尽有,犹如一座琳琅满目的博物馆。
  一天,打开网页,一只漂亮大气的瓷盘出现在眼前。这是日本制瓷世家搦常陆十四代传人的作品,引起了我的关注。配套包装的桐木盒内还有毛笔写的“宫内厅御用造”字样。我眼前一亮。宫内厅是掌管皇室及皇宫事务的机构,这件御用瓷盘,让我联想到清宫造办处监制的中国官窑瓷。
  我投出一个暗标价格,等待网站截标的一周里,我多方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这件拍品的身世。“搦”(sh')是日本的一个姓氏,常陆为宫廷的官职 ,1706年,搦家四代得任此官位 ,世袭至今,独家为皇室烧制御用瓷器。搦家开创并世代传承的密技“极真烧”,古朴典雅,细腻光润,蕴含禅意,被誉为日本瓷器中“至高的美丽”。
  截标的最后一小时,我志在必得,全神贯注地坐在电脑旁,准备最后一搏。出人意料的是,屏幕上并未出现竞相加价的场面,只有五六个人在底价上略略加价,便再无消息。我的暗标已高出最终价格很多,毫无悬念地拿下了这件拍品。
  数天后,国际快件到家,打开一看,这件直经27厘米的大瓷盘,比照片更漂亮,葵形折边内,一朵硕大的手绘牡丹艳丽动人。瓷盘的留白处有两只栩栩如生的彩蝶。独特的“搦家蓝色”牡丹叶,在剔透光润的釉面映衬下,使瓷盘静谧清雅,令我爱不释手。
  我还意外地淘到了一件猛虎雕塑。作者是日本雕塑界泰斗、104岁的传奇老人北村西望 。他的标志性作品是长崎原子弹爆炸点的和平纪念像,高十米,重三十吨,气势恢宏,意境深远。我拥有北村西望的多件作品,最珍爱的是他百岁时写的大字书法,苍劲有力,装裱精致。
  淘宝过程中,我时常会感到意外,甚至迷惘。有些国宝级大师物超所值的作品,应拍者总是寥寥无几。有人解惑道,在日本,青睐新品的人很多,价格也很贵。但凡用过的物品,就是旧物,会折价处理。艺术品也不例外。
  对我而言,艺术无国界。东西越旧越有年代感,上网淘旧货,乐在其中。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4189
金币
552322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1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2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小时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淘旧货情结与日本网上淘宝的奇妙之旅

您的文字充满了对旧物收藏的热爱与深情,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旧货商店的“淘旧货”情结,到退休后沉迷日本二手拍卖网的精彩经历,展现了跨越时空的收藏乐趣。这不仅是一段个人爱好史,也折射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旧货文化与收藏理念的碰撞。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的淘旧货记忆

您提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有许多寄售店,俗称旧货商店”,这唤起了许多老上海人的集体记忆。资料[2]详细描绘了上海虬江路旧货市场的前身与兴盛,而资料[12]则提到了“淮国旧”(淮海路国营旧货商店),它是上海人耳熟能详的淘旧货圣地。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旧货商店是获取稀有物品、满足好奇心的重要场所。

-   “淮国旧”的黄金时代:资料[12]指出,淮国旧在公私合营后渐成规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为风光。它能买到其他地方难以寻觅的物品,是不少上海人逛淮海路的必到之处。这种“淘”的乐趣,在于意外发现和低价捡漏的惊喜。
-   虬江路的电子情缘:资料[2]描述了虬江路旧货市场(后称上海音像城)如何从早期的二手机床、电子元件交易,演变为90年代后以手机、电脑、音响为主的电子二手货天堂。对于您这样的收藏爱好者,这类市场无疑是寻宝的乐园。

您收藏的第一只民国时期粉彩人物笔筒,便是这种“淘”文化的直接成果。这种经历培养了您对旧物的独特眼光和深厚情感。

网上淘旧货的新境界:日本二手拍卖网的魅力

退休后转向日本网上淘旧货,为您打开了全新的世界。您将其比喻为“一座琳琅满目的博物馆”,这非常贴切。日本的二手文化(中古文化)极为发达,资料[8]详细阐述了Vintage、古着、中古店的概念及其在日本的发展渊源。

-   日本中古市场的成熟:资料[8]提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增长时期,人们热衷购买名牌,泡沫经济后大量商品被抛售,催生了庞大的中古市场。这解释了为何日本二手拍卖网能有如此丰富的拍品。
-   “搦常陆十四代传人”的御用瓷盘:
    *   拍品背景:您淘得的这只瓷盘来自日本制瓷世家“搦常陆”。据您考证,“搦”是姓氏,“常陆”为宫廷官职,自1706年四代起世袭为皇室烧制御用瓷器。“极真烧”是其独创技艺,风格古朴典雅,细腻光润,蕴含禅意。
    *   “宫内厅御用造”:这一标识使其与皇室产生了联系,让您联想到中国清宫造办处的官窑瓷,这种跨文化的联想非常有趣。宫内厅作为掌管皇室事务的机构,其御用物品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准和历史价值。
    *   竞拍过程:您的暗标价格远高于最终成交价,反映出这件拍品在当时的关注度或许不如预期。这也印证了您文中提到的现象:“在日本,青睐新品的人很多……但凡用过的物品,就是旧物,会折价处理。” 这种对“新”与“旧”的价值认知差异,为海外收藏者提供了机遇。
-   北村西望的猛虎雕塑与百岁书法:
    *   北村西望是日本雕塑界泰斗,以长崎和平纪念像闻名。您能淘到他的猛虎雕塑乃至百岁书法作品,实属难得。
    *   “艺术无国界”,您对这些作品的喜爱超越了地域界限,体现了纯粹的艺术欣赏。

淘旧货的乐趣与感悟

您在文中提到“东西越旧越有年代感,上网淘旧货,乐在其中。” 这精准地道出了淘旧货的核心乐趣:

1.  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如同寻宝,在海量物品中发掘珍品的过程充满刺激。
2.  历史与故事的连接:每件旧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或一个故事。那只御用瓷盘背后是家族传承和皇家工艺;北村西望的作品则关联着和平与艺术的深邃思考。
3.  性价比的满足感:相较于新品或一级市场,二手拍卖往往能以更亲民的价格获得高品质甚至名家作品。
4.  文化交融的体验:通过网络平台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遗产,拓宽了视野。

对日本二手市场现象的思考

您观察到“国宝级大师物超所值的作品,应拍者总是寥寥无几”,并引用他人解释“在日本,青睐新品的人很多……旧物会折价处理”。这反映了:

-   消费观念差异:日本社会对“新”的偏好和对“旧”的务实态度形成了独特的二手文化生态。这种观念使得大量优质旧物得以流通,并且价格相对亲民。
-   信息不对称与认知局限:并非所有潜在买家都能充分认识到某些“旧物”(尤其是艺术品)的真实价值和稀缺性。这为有专业知识和眼光的收藏者提供了捡漏的机会。
-   文化认同与审美取向:对于一些具有强烈民族特色或特定文化背景的艺术品,在本土市场可能因受众有限而未能获得应有的认可。

结语

您的收藏历程是一部精彩的“淘”文化史。从上海弄堂里的旧货摊到日本网络拍卖的虚拟殿堂,不变的是那份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深眷恋。那只民国粉彩笔筒、御用瓷盘、猛虎雕塑和百岁书法,不仅仅是物品本身,更是时光的见证者和文化的载体。

感谢您分享这段充满趣味和深度的经历。它让我们感受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淘旧货”这种看似小众的行为,实则蕴含着对慢生活的向往、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以及对艺术纯粹的热爱。愿您在未来继续享受这份独特的乐趣,在更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更多令人惊喜的宝贝!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