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是个比较重要的日子,按照习俗这天被称为“重阳节”,也称为“重九节”、“敬老节”。重阳来自于《易经》,古人认为“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

重阳除了是敬老的节日之外,其实在古时候也是一个祭祀的节日,毕竟在农耕社会人们对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理念非常深刻。除了祭祀之外,重阳节也有登高,插茱萸,祈福,赏菊花等习俗。
1不说快乐
每逢重阳节,很多人会对家里的老人,以及认识的老人送上祝福,大家习惯性的会说“重阳快乐”,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和重阳节是不相符合的。

上面我们提到过,重阳最早的时候属于祭祀的日子,那么凡是这种悲伤的节日,要说快乐就显得格格不入。正确说法是祝福老人“健康”,“安康”等等。
2不要理发
九九重阳,这一天在古人眼中也是阳气最盛的日子。老辈人认为阳气是身体之本,缺乏阳气那么就容易百病丛生,尤其是天冷的时候,阴气渐长,阳气衰弱,此时保护好阳气才是重中之重。

今年的重阳节已经在霜降之后了,距离立冬也不远了,此时天气越来越冷,老人建议不要轻易理发,也不要轻易洗头,容易损耗阳气,引发感冒风寒等等。
3要吃长寿菜
重阳节是敬老的节日,为了讨个好彩头,人们往往会吃上一些寓意长寿的菜品,象征着健康。明天无论多忙,记得给父母做这几道菜!
一、重阳糕
吃重阳糕有着登高、步步高升的意思,在很多地区都有吃重阳糕的习俗,但是重阳糕没有固定的制作方法,根据地域不同大家所做的糕点也不相同,总之这一天制作的糕点,都可以称为“重阳糕”。
推荐食谱【红豆米糕】
主要食材:蜜红豆,红薯,糯米粉,粘米粉

1,一个红薯去皮后先切成薄片,冷水上锅将红薯蒸熟。

2,趁蒸红薯的时候,在模具里面铺上油纸,然后倒入一碗蜜红豆,将蜜红豆铺均匀,接着再蜜豆表面铺一张保鲜膜,用擀面杖将蜜豆压的紧实一些,用擀面杖滚一下,这样更平整,压好的蜜豆不会出现大的缝隙。

3,接着在碗里倒入30克粘米粉,再倒入60克的糯米粉,15克白糖,用90克左右的清水把粉搅拌均匀。

4,蒸好的红薯取出来压成泥备用,接着我们把粉浆筛入到模具里面,摇晃一下,让粉浆更均匀一些,然后上锅蒸20分钟。

5,蒸好后稍微放凉一些,然后用小刀在四边划一下,方便脱模,接着再铺上保鲜膜,给它倒扣过来脱模,将米糕翻过来,撕掉保鲜膜。

6,从中间一分为二切开,将红薯泥均匀的涂抹在一侧,对折在一起,撕掉油纸,切成块就可以享用了。
二、面条
面条是经常会迟到的美食,在重阳这一天面条有着不同的寓意,在传统文化中长长的面条代表着“长久”,“长寿”等意思,所以重阳吃上一碗面条,寓意父母健康长寿。
推荐食谱【热汤面】
主要食材:鸡蛋面、小葱、香菜、西红柿、虾皮、紫菜

1、首先准备香菜小葱切成葱花,西红柿切丁,然后全部放入碗中,再加入一勺生晒淡干虾皮,放入一点紫菜。

2、调味其实很简单,只需盐、鸡精、生抽、少许香油即可。

3、水开之后下入面条,其实什么面都可以,我用的是鸡蛋方便面,只有鸡蛋和面粉,孩子喜欢吃,而且也很健康。

4、面条快煮熟的时候,我们把面汤直接盛入到碗中,然后再捞入面条。

5、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给孩子煎个鸡蛋,或者煮几个大虾,这样营养就更丰富了。

6、这样的热汤面是不是非常简单呢?既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也有含钙量丰富的虾皮紫菜,也有蛋白质和碳水,真的是营养全了。
三、萝卜
“重阳喝了萝卜汤,全家一年不遭殃”,这个季节正是萝卜上市的时候,它营养丰富也被大家称为“小人参”,所以可以多吃一些萝卜。
推荐食谱【萝卜牛腩汤】
食材准备:牛腩 500 克、白萝卜 1 个、生姜 5 片

1、将牛腩切成 3 厘米左右的块,锅中加足量清水,放入牛腩块,同时加入姜片、葱段和料酒,大火煮沸后,撇净表面浮沫,将牛腩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2、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剩余的姜片和葱段,小火慢炒至葱姜出香、微微发黄。
3、放入焯好的牛腩块,转大火快速翻炒 2-3 分钟,让牛腩表面均匀受热,锁住肉汁,同时激发肉香。

4、加入足量开水(水量需完全没过牛腩,且建议一次性加足),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加盖慢炖 1 小时,使牛腩变得软烂入味。
5、白萝卜去皮切滚刀块,放入锅中,继续小火焖煮 30 分钟,让白萝卜吸收牛腩的鲜味,同时煮至软嫩适口。
6、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盐、少量鸡精提鲜,再加入适量白胡椒粉去腥增香,最后撒上切碎的香菜即可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