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哈迪德的遗作——台湾淡江大桥即将竣工,这座桥梁不仅是工程技术的里程碑,更是艺术与功能的完美融合。以下是综合搜索结果的核心信息梳理:
⭐ 一、项目最新进展
合龙与通车时间
2025年9月16日,淡江大桥完成主桥合龙仪式,预计于 2026年5月正式通车 。
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长的单塔非对称斜拉桥,主跨长度达920米,连接新北市淡水区与八里区 。
社会反响
开通前已引发两岸关注,抖音相关视频获超42万点赞,成为热门打卡地标 。
台湾网红“馆长”对比大陆基建速度(如贵州花江大桥4年建成),感叹淡江大桥筹建耗时近40年 。
二、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精髓
设计理念
灵感源自台湾云门舞集的动态韵律,桥塔形似“合十祈福的双手”,象征为台湾祈福 。
采用单塔斜拉结构,最大限度减少对河口水域生态与落日景观的遮挡 。
功能创新
桥面宽44米,整合公路、轻轨轨道(预留8米)、自行车道及人行步道 。
通行后预计缩短淡水-八里两地车程25分钟,缓解官渡桥拥堵 。
⚠️ 三、建设历程与曲折
耗时40年的推进
规划始于1980年代末,2010年重启可行性研究,2015年扎哈事务所中标设计 。
因环保评估、经费争议(总造价153亿新台币)及7次流标,直至2019年才动工 。
政治争议
蓝营批评绿营曾以环评卡关阻挠建设,通车前却高调“抢功”,新北市议员讽其为“政治神坛” 。
🌏 四、意义与象征
技术标杆:突破单塔斜拉桥跨度极限,成为台湾新地标 。
文化联结:落日余晖映照桥身的景致被赋予“浪漫地标”标签,强化在地认同 。
两岸对比:大陆网友热议“闽台跨海大桥”构想,期待未来联通台湾 。
💎 结语
淡江大桥是扎哈·哈迪德在东亚的最后遗作,其流动曲线与生态理念延续了这位“建筑女魔头”的先锋精神。随着2026年通车临近,这座桥将承载技术、艺术与政治的复杂叙事,成为台湾基础设施的象征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