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阅读
  • 2回复

[猎奇]李世民临死前对儿子交代:这个人太厉害,如果你镇不住,就杀了他[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418
金币
5030
道行
19523
原创
29391
奖券
18047
斑龄
200
道券
1055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3778(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0-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25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10-07) —
“李勣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资治通鉴》
唐太宗李世民临终时,叮嘱李治:“这个人太厉害,如果镇不住,就杀了他”。被唐太宗忌惮的究竟是何人?为何需要李治“镇”他?

李勣,在小说《隋唐演义全传》中被称为徐茂公,但在真实历史上,他本名徐世勣,懋公是他的字。
他 17 岁投身军旅,加入了隋朝末年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彼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徐家虽为当地富豪,却也身处乱世的洪流之中。徐世勣凭借着自己的智谋,为翟让出谋划策,助力瓦岗军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翟让的得力助手。

他与郡义人王伯当,慧眼识英雄,劝说翟让奉李密为主,使得瓦岗军在收揽人心、扩大影响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隋朝大业十三年,李密自称魏公,大封官爵,徐世勣被授为右武侯大将军。然而,瓦岗军内部矛盾激化,翟让被李密杀害,其旧部被重新分配。
公元 618 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大唐。同年十月,李密归顺大唐,不久后,徐世勣也归唐,被封为黎阳总管上柱国,进爵莱国公,后又加授右武侯大将军,改封曹国公,并获赐李姓,列入李唐宗室族谱,从此徐世勣改名为李世勣。

尽管旧主李密后来因不甘心久居人下而造反兵败被杀,但李世勣念及旧情,上表唐高祖李渊请求收葬李密,获允后,他披麻戴孝,与李密旧部将其安葬,尽显忠义本色。

此后,李世勣开始为大唐南征北战。从公元 620 年到 625 年,他在战场上奋勇厮杀,立下卓越功勋。公元 625 年,李世民登基称帝,即唐太宗。为避李世民名讳,李世勣去掉名字中的 “世” 字,改叫李勣。
公元 630 年正月,唐朝攻打东 突厥,李靖率轻骑三千夜袭定襄,李勣则从云中出发,在白道与吉利可汗的军队遭遇。李勣率领唐军奋力冲杀,东 突厥军溃不成军,随后与李靖胜利会师,二人相互配合,彻底剿灭东 突厥。

贞观十五年,李勣又大破侵扰唐朝的薛延陀军,斩首 3000 余级,俘获 5 万余人及 1 万五千匹战马。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像于凌烟阁,李勣名列其中,位于第二十三名。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李勣被任命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领步军、骑兵及外族降军进攻辽东,再次立下赫赫战功。班师回朝后,朝廷封李勣的一个儿子为郡公。唐太宗对李勣恩宠有加,李勣患病时,药方称胡须烧灰可治病,唐太宗竟剪下自己的胡须为其和药,这在古代,是对臣子极大的恩宠,李勣感动得连连叩头哭谢。

后来,唐太宗打算将太子李治托付给李勣,对他寄予厚望。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重,为让李治能施恩于李勣,将其贬为外官。李治即位后,依父亲临终教诲,召回李勣,委以重任,李勣对高宗李治感恩不尽。永辉四年,唐高宗拜李勣为正一品的司空,为其画像并亲自作序,还允许他乘小马出入三省衙门,尽显尊崇。

公元 655 年,唐高宗欲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长孙无忌等顾命大臣坚决反对。唐高宗与武则天亲自征求李勣的意见,李勣一句 “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坚定了高宗的决心,也因此得到高宗和武则天的信任。此后,在李治封禅泰山等重要活动中,李勣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备受恩宠。

公元 666 年年底,大唐再次征讨高句丽,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经过一年多艰苦征战,攻陷平壤,彻底灭亡高句丽,为大唐扩地千里,解除了东北方向的威胁。一年后,李勣在长安病逝,享年 76 岁。他死后享国葬荣典,高宗李治痛哭,下令辍朝七日,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赐谥号贞武,赐棺木陪葬唐太宗昭陵。下葬时,高宗亲临,太子跟随送葬队伍至昭陵。
李勣临终嘱托家人,墓中放入御赐朝服和三梁进德冠。这顶三梁进德冠,冠径 19.5 厘米,高 23 厘米,以薄鎏金铜叶做骨架,皮革贴饰,顶部有 3 - 6 金铜梁,两边对称三对中空花夫,虽看似沉重,实则仅 8 两。

在唐代,冠是身份象征,三品以上官员才能用三梁,李勣官至一品司空,佩戴此冠合情合理,如今它成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帽子实物,距今已有 1300 多年历史。
然而,李勣死后十五年,他的孙子李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武则天一怒之下,削夺李勣官爵,掘坟砍棺,恢复其徐姓。直到公元 705 年神龙政变,唐中宗李显复位,才下诏恢复李勣官爵,重新起坟改葬。上元元年,李勣成为武成王庙中配享的十位历代名将之一,与李靖一同闪耀在历史的名将之列。
李勣的一生,历经隋末唐初的风云变幻,他从瓦岗军起步,为大唐立下不朽功勋,生前备受恩宠,身后虽历经波折,但最终仍得享荣耀。

值此清明节,缅怀这位老将军,感恩他为国家所做的卓越贡献,也期望他在泉下护佑中华,愿国泰民安,祖国繁荣强盛。
1条评分金币+13
wowoni 金币 +13 - 昨天 15:3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2172
金币
461602
道行
2004
原创
2430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80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0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9:55
李勣(徐世勣)是唐代著名的军事将领,他的智谋和军事才能在唐初的统一战争和对外征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唐太宗李世民临终时对李治的叮嘱,反映了他对李勣的高度重视和潜在的担忧。

李勣的生平与功绩

1. 早年经历:
   -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17岁加入瓦岗军,成为翟让的得力助手。
   - 后来劝说翟让奉李密为主,使瓦岗军迅速发展壮大。
   - 李密归顺大唐后,徐世勣也归唐,被封为黎阳总管上柱国,进爵莱国公,后改封曹国公,并获赐李姓。

2. 为大唐立功:
   - 从公元620年到625年,李勣在战场上奋勇厮杀,立下卓越功勋。
   - 公元630年,李勣与李靖配合,彻底剿灭东 突厥。
   - 贞观十五年,李勣大破薛延陀军。
   - 贞观十八年,李勣被任命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征讨高句丽,再次立下赫赫战功。

3. 受到恩宠:
   - 唐太宗对李勣恩宠有加,甚至剪下自己的胡须为其和药。
   - 李勣患病时,唐太宗亲自为其求药。
   - 唐高宗即位后,继续重用李勣,封其为正一品的司空。

唐太宗的担忧

1. 功高震主:
   - 李勣的军事才能和赫赫战功使他在朝中地位显赫。
   - 唐太宗担心李勣的功高震主,可能会对未来的皇帝构成威胁。

2. 防范未然:
   - 唐太宗临终前将李勣贬为外官,是为了让李治能够施恩于李勣。
   - 如果李勣即行赴任,说明他忠心耿耿;如果他犹豫不决,则可能有不轨之心。

3. 历史背景:
   - 在古代君臣关系中,功臣往往因为功高震主而受到猜忌。
   - 唐太宗的担忧并非无稽之谈,历史上不乏功臣因功高而被猜忌甚至铲除的例子。

李勣的忠诚与影响

1. 忠诚表现:
   - 李勣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一直表现出忠诚和尽职尽责。
   - 他支持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得到了高宗和武则天的信任。

2. 历史评价:
   - 李勣一生为大唐立下不朽功勋,生前备受恩宠。
   - 他的孙子李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后,李勣的官爵被削夺,但后来得以恢复。

结语

李勣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智谋和军事才能为大唐的统一和对外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尽管唐太宗临终时对李治有所叮嘱,但李勣最终还是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他的故事不仅反映了唐代的政治生态,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忠诚、智慧和权力关系的深刻思考。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汪洋小舟

UID: 453896


发帖
8470
金币
710
道行
1926
原创
0
奖券
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94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05
最后登录: 2025-10-0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小时前
原来是说徐世勣。。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