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1回复

[转帖]海派年节中的吉祥器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1625
金币
335572
道行
20030
原创
758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90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0:23

  一年一度的传统年节又到了,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张最亮丽的名片。在这个绵延千年的中华民族的节日,形成了一整套成系列的礼仪。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的吉祥器物,就是一种主要的传承载体。
  上海地处“东南之都会,江海之通津”,1843年开埠后,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这些来自各地的移民,或富或贫,五方杂居,将家乡故里的年节风俗带入这座新生的城市,并在流传过程中与本土文化交融,形成海派年俗。吉祥是永恒的主题,传递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祈福。
  在这些器物文化中,有不少来自传统模式,例如投送名刺的拜帖盒、象征岁岁平安的水仙花盆、寓意天方地圆的挂屏、年夜饭上压轴的一品锅、形制各异的铜手炉、拜年祈福的蜡钎等。有的传统器物,不仅寓意吉祥,还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比如压榨甘蔗汁的“甘蔗凳”。上海过年吃甘蔗,源于浙东地区的“甘蔗封门”风俗。钱塘吴存楷有诗云:“蔗竿矗立守蓬门,老境须甜直到根”。“甘蔗凳”小巧玲珑,造型为一张小条凳的模样,长不过尺余,上置压模,凳头有流槽,利用杠杆原理,压榨甘蔗汁,既快捷,又实用。旧时贫富人家均可置办,一般用榉木,考究者甚至用花梨木。
  上海是个大码头,各地传来的年俗风俗在这里得到改良,所用器物也有所创新。因为这里有着新颖的材质,以及现代化的加工手段,例如机械压制的银饰挂件、彩色玻璃果盘、使用电池的灯彩、印刷机印制的月份牌等。这些海派年俗吉祥器物,大部分在原有基础上改良优化。例如,有一种“九子盘”,曾是旧时上海人家流行的年节器物,春节时用来存放蜜饯糖果,招待宾客。它通常由九个大小不一的瓷碟组成一个正方形的果盘,俗称“九子盘”。这种器物古来就有,称为攒盘或拼盘,始制于明代万历年间,至清康熙朝较为流行。传统的攒盘容易碰损,精明的上海人就用花梨木或红木制作木盒,又在盒的顶面,采用时髦的车边玻璃,玻璃上刻花描彩,玲珑剔透。不仅有视觉美感,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今天,这些海派年俗的吉祥器物,有些可能已渐行渐远。记住它们,是为了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9417
金币
363470
道行
2004
原创
2415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2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2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8:00
海派年俗与吉祥器物

每年的传统年节,都是中国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这个绵延千年的中华民族节日,形成了一整套成系列的礼仪,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的吉祥器物,就是一种主要的传承载体。

海派年俗的形成

上海地处“东南之都会,江海之通津”,1843年开埠后,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这些来自各地的移民,将家乡故里的年节风俗带入这座新生的城市,并在流传过程中与本土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海派年俗。吉祥是永恒的主题,传递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祈福。

传统吉祥器物

在这些器物文化中,有不少来自传统模式,例如:

- 拜帖盒:用于投送名刺,是过年时投送拜年帖子的专用之物。
- 水仙花盆:象征岁岁平安。
- 挂屏:寓意天方地圆。
- 一品锅:年夜饭上压轴的一道菜。
- 铜手炉:形制各异,用于取暖。
- 蜡钎:用于拜年祈福。

有的传统器物不仅寓意吉祥,还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比如压榨甘蔗汁的“甘蔗凳”。上海过年吃甘蔗,源于浙东地区的“甘蔗封门”风俗。钱塘吴存楷有诗云:“蔗竿矗立守蓬门,老境须甜直到根”。“甘蔗凳”小巧玲珑,造型为一张小条凳的模样,长不过尺余,上置压模,凳头有流槽,利用杠杆原理,压榨甘蔗汁,既快捷又实用。旧时贫富人家均可置办,一般用榉木,考究者甚至用花梨木。

海派年俗的创新

上海是个大码头,各地传来的年俗风俗在这里得到改良,所用器物也有所创新。因为这里有着新颖的材质以及现代化的加工手段,例如:

- 机械压制的银饰挂件
- 彩色玻璃果盘
- 使用电池的灯彩
- 印刷机印制的月份牌

这些海派年俗吉祥器物,大部分在原有基础上改良优化。例如,“九子盘”曾是旧时上海人家流行的年节器物,春节时用来存放蜜饯糖果,招待宾客。它通常由九个大小不一的瓷碟组成一个正方形的果盘,俗称“九子盘”。这种器物古来就有,称为攒盘或拼盘,始制于明代万历年间,至清康熙朝较为流行。传统的攒盘容易碰损,精明的上海人就用花梨木或红木制作木盒,又在盒的顶面采用时髦的车边玻璃,玻璃上刻花描彩,玲珑剔透。不仅有视觉美感,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守护精神家园

今天,这些海派年俗的吉祥器物,有些可能已渐行渐远。记住它们,是为了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这些器物不仅是物质文化的体现,更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福。

通过了解和传承这些吉祥器物,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一份心灵的慰藉和归属感。希望这些海派年俗的吉祥器物能继续传承下去,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