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2阅读
  • 2回复

[奇观]这才是真实的敦煌莫高窟 : 1908年,被破坏前<2 [4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8018
金币
352090
道行
2004
原创
2413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01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18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8-16) —

















































世界艺术精选
1条评分金币+20
huozm32831 金币 +20 - 前天 20:3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8018
金币
352090
道行
2004
原创
2413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01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8-15
根据上文提供的参考文本,我将从多个角度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和解读,以便更清晰地呈现信息。

---

一、书籍背景与作者介绍

1. 书籍名称与作者
- 书名:《Les Grottes de Touen-houang》(《敦煌石窟》)
- 作者:Paul Pelliot(保罗·伯希和),法国著名汉学家、探险家。
- 出版时间:20世纪初(具体为1920-1924年间分册出版)
- 内容形式:图文并茂的图录与研究报告

2. 伯希和简介
- Paul Pelliot 是20世纪初最杰出的东方学家之一。
- 1906-1909年,他组织考察团前往中亚,重点考察敦煌莫高窟。
- 他是继斯坦因之后第二位深入研究敦煌的西方学者,具有极高的学术素养与语言能力。

---

二、考察背景与内容概述

1. 考察时间与路线
- 时间:1908年2月25日进入敦煌
- 路线:从新疆进入甘肃敦煌
- 持续时间:在莫高窟停留约三周时间
- 考察目的:记录石窟艺术、研究佛教文化、收集文献资料

2. 拍摄内容
- 外景:莫高窟整体外观、洞窟分布、地形地貌
- 内景:
  - 壁画:涵盖北魏、隋唐、五代、宋、西夏等多个时期
  - 彩塑:佛像、菩萨、天王、飞天等造像艺术
  - 建筑结构:洞窟形制、甬道、穹顶等建筑特征

3. 洞窟数量
- 拍摄数量:约182个洞窟
- 覆盖范围:几乎涵盖当时所有可进入的洞窟
- 历史价值:这是最早、最全面的一次对莫高窟的系统性影像记录

---

三、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1. 弥足珍贵的历史影像
- 时间跨度:拍摄至今已超过百年
- 变化对比:
  - 当时完好的壁画与彩塑,许多在今天已严重损坏甚至消失
  - 伯希和的影像成为唯一可追溯原貌的依据
- 不可替代性:是研究敦煌艺术演变、宗教传播、文化交流的重要一手资料

2. 对学术研究的贡献
- 艺术史研究:
  - 壁画风格演变(如唐代的写实风格、西夏的民族风格)
  - 彩塑技法与造型特征
- 建筑学研究:
  - 洞窟结构、开凿方式、空间布局
- 宗教与文化研究:
  - 佛教图像学、菩萨信仰、供养人画像等
- 文献学价值:
  - 伯希和同时带走大量敦煌文献(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3. 对现代保护工作的启示
- 通过对比百年来的变化,可分析自然侵蚀、人为破坏等因素
- 为现代修复、数字化保护提供历史依据
- 对制定保护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四、推荐读者与使用建议

1. 推荐对象
- 艺术史学者:壁画、雕塑、建筑风格研究者
- 宗教文化研究者:佛教图像学、敦煌学研究者
- 文物保护专家:古建筑、壁画修复人员
- 艺术创作者:画家、雕塑家、设计师等
- 高校师生:美术、历史、考古等相关专业学生

2. 使用建议
- 深度研读:建议购买原版或影印本进行系统学习
- 图像比对:与今日莫高窟现状对比,观察变化轨迹
- 多学科交叉研究:结合文献、考古、语言学等角度深入分析
- 教学辅助:可用于高校课程、讲座、展览策划等

---

五、结语

伯希和所著《Les Grottes de Touen-houang》不仅是一部珍贵的图录,更是敦煌研究的奠基之作。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也为我们今天理解和保护敦煌文化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窗口。对于任何对丝绸之路文化、佛教艺术、中国美术史感兴趣的人来说,这都是一部值得深入研读的经典之作。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前天 20:3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0774
金币
327040
道行
20030
原创
758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78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8-15
1908年伯希和考察团与敦煌莫高窟的早期影像记录
1908年2月25日,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带领考察团从新疆进入敦煌,对莫高窟展开了最早的全面系统考察。他们进行了洞窟编号、测绘、摄影及文字记录等工作,其成果被收录于六卷本《Les Grottes de Touen-houang》(《敦煌石窟》)中,保留了约182个洞窟在破坏前的珍贵影像,包括外景、彩塑和壁画等内容。这些资料成为后世研究莫高窟原始风貌的关键依据,尤其在洞窟因自然侵蚀、历史变迁及人为破坏发生巨大改变后,其价值愈发凸显。

伯希和考察成果的核心价值
影像资料的稀缺性:百年间,莫高窟部分洞窟因自然风化、人为劫掠(如壁画被切割、彩塑被盗)及历史事件(如1922年俄罗斯士兵驻扎导致烟熏破坏)已面目全非,而伯希和拍摄的照片意外留存了当时完好的艺术细节,例如部分现已不存的壁画与彩塑。
学术研究的奠基性:考察团的编号、测绘数据及文字记录,为敦煌学的建立提供了早期基础,其系统性工作至今仍被学界参考。
文化遗产的见证意义:尽管伯希和团队的行为伴随文物掠夺争议(如骗取藏经洞文献),但客观上通过影像为中国保留了一份“文化记忆”,成为后人追溯莫高窟原始风貌的重要途径。
莫高窟百年变迁的历史背景
破坏因素的多重叠加
自然因素:风沙侵蚀、湿度变化导致壁画褪色、彩塑风化。
人为破坏:
清末时期,斯坦因、伯希和等外国探险家通过贿赂道士王圆箓,盗走大量文献、壁画及彩塑,造成不可逆损失
1922年,数百名俄罗斯沙皇士兵被关押于洞窟,烟熏火燎进一步损坏壁画。
道士王圆箓为改建道观,曾打通洞窟、粉刷壁画、修改佛像。
莫高窟的历史地位: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历经千年营建,集雕塑、绘画、建筑于一体,是世界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遗址之一,其价值涵盖宗教、艺术、历史等多个领域。
现存影像的历史局限性与启示
局限性:伯希和拍摄的影像多为黑白照片,且受限于当时技术,无法完全还原壁画的色彩细节与立体效果。
当代启示:这些影像提醒后人,文化遗产保护需兼顾预防性保护与国际合作,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如敦煌研究院的“数字敦煌”项目)延续其生命力,避免历史遗憾重演。
通过伯希和考察团留下的影像,我们得以一窥莫高窟在浩劫前的辉煌,这既是对历史的见证,也是对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警示。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前天 20:3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