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宝玉凤姐遭魔魇,贾政都放弃了,贾赦为什么还百般忙乱?[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2420
金币
6953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98
斑龄
198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805(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8-0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25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赵姨娘联合马道婆,背后作法,害的宝玉凤姐遭了魔魇,贾府到处求医问药,都不见效,眼看两人不行了,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小事。
贾赦和贾政兄弟二人,面对凤姐宝玉生命危在旦夕的现实,有着完全不同的处理态度,贾政虽然懊恼,但也没办法,还劝兄长贾赦,说儿女之数,皆由天命,非人力可强者。
他的态度是,既然想尽了一切办法,也用尽了所有手段,怎么都治不好,那就索性听天由命吧,说白了,他这是看开了,放弃了。
但贾赦却没有,还各处去寻僧觅道,即便弟弟贾政劝阻他放弃治疗,但贾赦根本就不听,依然是百般忙乱,不愿意放弃,即便仍不见效验。
这就很奇怪,很多读者读到这里也觉得难以理解,贾宝玉可是贾政的亲儿子,他即便不管王熙凤的死活,也不能放弃自己的儿子呀。
而贾赦只是宝玉的伯父,但他这个伯父似乎比贾政这个亲爹还负责,不仅没有放弃,还到处想办法,这是为什么?正常情况不应该是亲爹不放弃而伯父放弃吗?

其实这个如果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好理解,贾赦的反应就是世人的反应,也才是亲人面对家人出意外时该有的态度。反而是贾政的态度,有些令人不能接受。
你看那些有亲人得了绝症需要天天化疗甚至终日躺在医院的,即便他们知道治不好,知道活不了多久,但很少有家人会放弃治疗,由着他们等死。
因为一旦放弃,就真的没有任何机会了,无论是生者,还是病患,可能心中的信念,一瞬间就会崩塌。而信念在关键时刻,对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经历过的都知道。
只要不放弃,只要坚持,只要继续尝试,想各种办法,无论是土方还是洋方,死马当活马医都行……也许真的会有奇迹,但即便我们知道坚持最终也是徒劳的,但至少不能什么都不做,就眼睁睁看着亲人离我们而去。
况且,宝玉凤姐可是贾母最宠爱的孙子和孙媳,赦、政两兄弟,单是作为儿子这个身份,为了不让母亲太伤心,以至哭坏了身体,也不能轻言放弃,而应该是继续想办法。
这里贾赦和贾政最大的区别,说到底,是两人面对生命的不同态度,贾赦虽然是个老不正经,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他这个人,因为人是复杂的多面的,不是单一的片面的。

你像黛玉进贾府一回,虽然贾赦、贾政两个舅舅都没见到,但是贾赦让人带给黛玉的话,却是饱含了骨肉亲情的,每次读到这,都觉得贾赦这个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话说的在情在理。
他是这么说的: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姑娘不要伤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样。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
而作为读书人的贾政,就没有话留给黛玉,不过这也符合他一贯的作风。倒不是说,贾政不好,而是兄弟二人面对生命的不同态度,导致了他们面对亲人时说的话做的事是完全不同的。
我一直觉得贾赦这个人,其实就是个大俗人,但他的俗分了两个层面。一个是庸俗,一个是世俗。
庸俗的层面无须赘言,说的就是他不正经,养了一屋子小老婆。世俗的层面就是他是个有正常亲情观的人,对宝玉、黛玉这些晚辈,还算有个长辈该有的样子。
当然,面对自己的子女,贾赦又是另外一面。面对儿子贾琏,差事办好了有奖,办砸了就打。而面对迎春,为了抵债,他牺牲了女儿的幸福。他不算是个好父亲,但不能因此就说他不是个好舅舅、好伯父。

生活中,有很多人,对自己的孩子不怎么好,甚至动辄打骂,态度严厉,但对兄弟姐妹的孩子甚至对同事朋友的孩子,却又是另外一副态度。贾赦就是这样的人。
他有这种态度,不能说是客套,也不是说是装出来的,有些人就是这样,除了自己的子女以外,在家族其他晚辈面前,还是很有长者风范的。
对贾赦来说,他又是长子又是长兄又是伯父又是公公,于情于理,面对唯一的亲侄子和儿媳即将无药可救之时,他作为多重身份的长辈的职责告诉他,在那个生死攸关的时刻,他要挺住,要稳住才行。
相比之下,贾政的那番话,在生活中反而有些让人难以接受,甚至会被人当作是冷漠无情,漠视生命,见死不救,其实贾政说的没错。
原文说“贾政见总不灵效,着实懊恼”,然后才说出了那番“儿女之数,皆由天命”的一番似乎参透了生死的话来。脂砚斋批语对贾政的这番话,有一句批语:念书人自应如是语。
什么意思?我的理解是,贾政作为读书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看得更开的,他不像世人那般,汲汲于名利,孜孜于生存,既然救不过来,做再多也都是徒劳的,不如就让他们好好地走吧。

就像妻子死了鼓盆而歌的庄子,可能一般人理解不了,妻子死了不应该嚎啕大哭吗,怎么还唱起来了?世人不解,往往就会错会其意。
其实贾赦和贾政两人的态度都没错,贾赦是世俗中人,面对家人的意外,他没时间多想,他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念头,想尽一切办法先救人要紧,其他的有的没的都靠后,把人救回来再说。
只要宝玉凤姐姐俩有一口气,贾赦都不会放弃对二人的救治。这跟他私生活混乱并不矛盾,就像贾琏,一样风流成性,但这不代表他一无是处,相反,他对彩霞婚事和石呆子扇子的态度,我们看得出,贾琏跟他爹一样,是世俗中人,有自己的底线。
而贾政因为自幼读圣贤书,对生命的态度显然是更看得开也放得下的,这一点宝玉也很好地继承了他爹的基因,经常说什么生啊死了的,毫不忌讳,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当然,宝玉好的时候贾政一样恨铁不成钢,望子成龙,对他寄予了很多厚望,但当宝玉遭了魔魇就要死掉时,他又表现得很平静,而不是泪流满面,悔不当初。或者换句话说,我觉得贾政的内心更强大一些,面对突发的意外,承受能力要比其他人更强,因为他敢于直面死亡,接受死亡。
而贾赦的忙乱,其实何尝不是世人在面对生命即将消逝时无法接受的缩影和隐喻呢?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没脸见人

UID: 40104

发帖
3675
金币
52
道行
1649
原创
0
奖券
101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84(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2-11
最后登录: 2025-08-0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0:50
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姿态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