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什么样的血糖水平才算危险?”霍先生,45岁,近期在一次例行体检中发现,空腹血糖已经达到7.2mmol/L,这让他感到相当吃惊。
一直以来,他身体健康,没什么显著不适,偶尔觉得口渴也以为是天气热或是自己喝水少。
然而,当医生告知他这属于糖尿病前期,若不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未来可能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时,霍先生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
医生答道:“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血糖低于3.9mmol/L,甚至是任意时间点血糖≥13.9mmol/L,都是血糖处于警戒值的表现,必须引起重视。”

从医生的话中,霍先生意识到,虽然自己之前没什么明显的症状,但血糖波动已经进入了危险的区间。
医生进一步告诫霍先生: 早期的血糖异常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因此一旦出现这些警戒值,就需要立刻采取干预措施,避免未来因控制不当导致健康严重受损。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危害性不言而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尤其是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显著,这使得很多人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导致病情恶化。

当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时,意味着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与身体的需求之间的平衡已经发生了偏差,糖分不能有效地被细胞吸收和利用,血液中的糖分水平因此升高。
长期维持这一水平会对心脏、肾脏、眼睛等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导致肢体功能丧失,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引发肢体截肢、失明或糖尿病性昏迷。
很多人对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的警示并不敏感,因为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根据研究, 早期的高血糖通常表现为轻微的口渴、疲劳、皮肤干燥等非特异性症状,且常被忽视。
定期监测空腹血糖是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医生建议,4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血糖检查,尤其是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人群。

相较于高血糖,低血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低血糖的定义是指血糖水平低于3.9mmol/L,这会导致大脑和身体其他器官的能量供应不足,造成各种生理反应。
虽然低血糖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在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时,但健康人群也可能因过度劳累、长期不吃饭、剧烈运动或饮酒等因素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低血糖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出汗、心跳加速、头晕、饥饿感、乏力等,若血糖继续下降,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症状,如意识模糊、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服用降糖药物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确保不会发生低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正常血糖水平的目标是空腹血糖在3.9mmol/L到6.1mmol/L之间, 而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
如果血糖高于这些数值,并且无法通过饮食和运动得到有效控制,就可能进入糖尿病的中度或重度阶段,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研究显示,长期血糖水平过高会直接损伤血管壁,导致动脉硬化, 进而增加心脏病、中风、肾病、眼病、神经病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那么,血糖不正常时,如何才能避免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并有效控制病情,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呢?

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首先需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建立长期可持续的健康方式。
饮食调整和适量运动已经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常规手段,但如何将这些行为持续下去,才是关键。
规律的进餐时间不仅能帮助维持体内血糖的稳定,还能避免暴饮暴食, 减少血糖急剧波动的风险,建议每天至少三餐,不要跳过任何一餐。
很多人可能会选择限制卡路里的摄入,过度节食来控制体重,然而,控制体重并不等同于控制血糖,尤其是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优质饮食的关键在于食物的选择,而不是单纯的热量控制。

合理搭配膳食,选择富含营养的食物,如全谷类、低脂蛋白质、健康脂肪和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这样的食物能够有效维持血糖平稳。
蔬菜和高纤维食物有助于减缓糖分的吸收,从而防止血糖的快速升高,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摄入能够延缓消化过程,减少餐后血糖的波动。
运动不仅能有效消耗血糖,还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胰岛素更有效地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推荐每天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骑车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的好处远远超出体重控制,规律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血脂水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避免过多的加工糖分摄入,如含糖饮料和零食,虽然它们带来了即时的口感享受,但对血糖的影响却是长期的,可能导致血糖难以控制。
糖尿病患者在饮品的选择上应更加谨慎,选择无糖、低糖的饮料,或者天然的果汁代替高糖饮品。
通过定期的血糖检查,尤其是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监测,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避免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
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治疗方案也需要个性化,通过与医生的合作,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血糖变化调整饮食、运动、药物等治疗措施。

面对这些血糖警戒信号,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管理,保持血糖水平在安全范围内,并减缓或避免糖尿病的发生,成为了每个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