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阅读
  • 2回复

[居家生活]为什么医生不建议做“磁共振”?提醒:不是辐射,主要因为这4点[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2229
金币
3596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98
斑龄
198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71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8-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5:46

“病都还没治,差点被核磁共振送走。”
“它名字里有个‘核’,这不就是带辐射,会致癌的意思么!”
“人非说有辐射,而且有理有据,没辐射你整这么厚的门关起来干嘛?我一个医护工作人员,甚至觉得好有道理......”
近年来,“磁共振”在坊间传言不断,可这检查避无可避,那么,磁共振真有那么可怕吗?做一次得 “吃” 多少辐射?

一、最常见的“核”检查,常做会致癌?
磁共振检查简称MRI,可清楚显示身体内部骨骼、肌肉、关节、血管以及内脏等结构,对多种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如脑部肿瘤、脊髓损伤。
其实,我们身体内约有60~70%的重量是水分,每个器官的水分含量不同,在发生病变时水分含量以及分布也会出现变化。
通俗来说,磁共振是将人体“摇晃”,让体内的水分子充分振动后再平静下来,通过感受体内的振动了解身体内部的情况。磁共振检查是将身体置于磁场内发送信号,让机器绘制出精确立体图,帮助医生从不同角度看清身体内部的三维视图。

基于此,磁共振检查对心血管系统病变、骨骼/关节病变、神经系统病变以及肿瘤的早期检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磁共振检查并不适合所有的脏器,如肺部、胃肠道均不适合,因肺部内的含气量>含水量、胃肠道内通常有摄入的食物,会影响检查结果。
所以,“核"不都是“核辐射”,核磁共振的核是指“原子核”,不会产生核辐射和放射性物质,不会给身体带来辐射。这是个非常安全的检查项目,全程无X线参与,不必担心辐射问题。

二、为什么做MRI时,不能带金属物品?
近日,美国一位61岁的男子在陪同家属就医时,疑似因违规佩戴金属项链进入扫描室,被强力磁场吸入机器内,身受重伤不治身亡。据推测,该男子是由于项链缠绕颈部引起的窒息、颈椎损伤而致死。
MRI机器像是一个巨大的磁铁,无论是否开机磁力均会存在。任何含有铁的金属制品,都会被吸附上去,如磁卡、别针、手表、项链等。
无论是检查人员还是陪同人员,均需要做好医务人员要求的准备后方能进入扫描间。一旦违规带入金属或磁性物品,不仅会影响图像的质量导致检查结果失真,还可能会伤人、损伤机器。

三、为何很多医生不建议做核磁共振?真相不简单
一些人在得知MRI检查没有辐射后,去医院很喜欢让医生开MRI检查,但非必要情况医生不建议做,这是为什么呢?
1、费用相对昂贵
相较于X光、CT等常规检查,MRI的费用要高出许多。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检查者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
2、检查时间长
CT检查每次仅需要3~5分钟,而MRI检查需要15~20分钟不等,如若检查的部位较多,检查时间也会相应加长。对于一些处于急性发病期的患者来说,长时间检查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带来额外的风险。

3、特殊人群做不了
部分患者本身有幽闭恐惧症,而MRI检查需要独自在封闭的环境下,会给患者的身心都带来巨大的压力。还有就是一些年龄较小的婴幼儿,也难以完全配合做完检查。
4、检查禁忌多
CT检查没有特殊的禁忌,检查前把身上的金属制品卸下来即可。而MRI检查,体内有神经刺激器、胰岛素泵以及眼球内有金属异物的人群,均不适合进行。

四、以下情况,做磁共振检查前,您必须喝水
一些特殊部位的磁共振检查,在做检查之前,一定要大量饮水,有助于获得更准确的检查结果。
1、磁共振尿路造影
该检查是观察尿道内尿液的水成像,来分析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统脏器是否存在病变。一般建议受检者在检查前2小时充分饮水,让膀胱、肾盂、肾盏以及输尿管充分扩张,以便更好观察是否有病变。
2、前列腺磁共振检查
膀胱内没有尿液时,有前列腺增生或是病灶距离膀胱较近时,二者的分界线会不清楚。通过大量饮水让膀胱充盈,可以让二者的分界线清楚,对前列腺存在的异常可及时发现。

磁共振检查是个没有辐射的检查,但也并非所有的情况都适合进行检查,是否需要做检查要遵医嘱。不要听信网上的一些谣言过分迷信或是排斥磁共振检查,要持有正确心态。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3514
金币
318581
道行
2004
原创
2409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25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8:41
磁共振检查:无辐射的安全检查方式

近年来,磁共振检查(MRI)在坊间传言不断,许多人对其安全性表示担忧。然而,磁共振检查实际上是一种无辐射的安全检查方式。本文将详细解答关于磁共振检查的常见疑问,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

一、磁共振检查的原理与应用

磁共振检查(MRI)是一种利用体内大量氢原子核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运动而成像的检查方法。它能够清楚显示身体内部的骨骼、肌肉、关节、血管以及内脏等结构,对多种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脑部肿瘤、脊髓损伤等。

1. 磁共振检查的原理

我们身体内约有60~70%的重量是水分,每个器官的水分含量不同。在发生病变时,水分含量以及分布也会出现变化。磁共振检查通过将人体置于磁场内发送信号,让机器绘制出精确的三维视图,帮助医生从不同角度看清身体内部的情况。

2. 磁共振检查的应用

磁共振检查在心血管系统病变、骨骼/关节病变、神经系统病变以及肿瘤的早期检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磁共振检查并不适合所有的脏器,如肺部和胃肠道,因为这些部位的含气量或食物会影响检查结果。

二、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

1. 无辐射

磁共振检查的名字中虽然有“核”字,但这里的“核”指的是“原子核”,并不会产生核辐射和放射性物质。因此,磁共振检查不会给身体带来辐射,是一个非常安全的检查项目。

2. 为什么不能带金属物品?

磁共振机器是一个巨大的磁铁,无论是否开机磁力均会存在。任何含有铁的金属制品都会被吸附上去,如磁卡、别针、手表、项链等。因此,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无论是检查人员还是陪同人员,都需要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否则,不仅会影响图像的质量导致检查结果失真,还可能会伤人或损伤机器。

三、为什么医生不建议频繁做磁共振检查?

尽管磁共振检查没有辐射,但医生通常不建议频繁进行这一检查。原因如下:

1. 费用相对昂贵

相较于X光和CT等常规检查,磁共振检查的费用要高出许多。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患者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2. 检查时间长

CT检查每次仅需要3~5分钟,而磁共振检查需要15~20分钟不等。对于一些处于急性发病期的患者来说,长时间检查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带来额外的风险。

3. 特殊人群不适合

部分患者本身有幽闭恐惧症,而磁共振检查需要独自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此外,一些年龄较小的婴幼儿也难以完全配合完成检查。

4. 检查禁忌多

CT检查没有特殊的禁忌,只需在检查前去除身上的金属制品即可。而磁共振检查则有更多禁忌症,如体内有神经刺激器、胰岛素泵以及眼球内有金属异物的人群均不适合进行。

四、特殊情况下需大量饮水

一些特殊部位的磁共振检查,在做检查之前需要大量饮水,以获得更准确的检查结果。

1. 磁共振尿路造影

该检查是观察尿道内尿液的水成像,来分析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统脏器是否存在病变。一般建议受检者在检查前2小时充分饮水,让膀胱、肾盂、肾盏以及输尿管充分扩张,以便更好观察是否有病变。

2. 前列腺磁共振检查

膀胱内没有尿液时,前列腺增生或病灶距离膀胱较近时,二者的分界线会不清楚。通过大量饮水让膀胱充盈,可以让二者的分界线更清楚,有助于及时发现前列腺存在的异常。

结语

磁共振检查是一种无辐射的安全检查方式,但在某些情况下并不适合进行。是否需要做磁共振检查应遵医嘱。不要听信网上的谣言过分迷信或排斥磁共振检查,应持有正确的态度。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和应用范围。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7887
金币
300136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9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3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0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21:22
医生不建议做磁共振(MRI)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辐射,而是基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 费用相对昂贵
磁共振检查的费用比CT等常规检查要高出许多。这主要是由于磁共振设备需要低温技术(如液氮冷却)以及较高的电费、仪器维护成本、人工和场地费用。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来说,这项检查可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2. 检查时间长
磁共振检查通常需要15到2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具体取决于检查的部位和复杂程度。相比之下,CT检查通常只需要3到5分钟。对于一些处于急性发病期的患者来说,长时间的检查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带来额外的风险。

3. 特殊人群做不了
某些特殊人群不适合进行磁共振检查。例如,患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可能会在封闭的检查环境中感到极度不适,甚至出现恐慌反应。此外,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金属牙套、骨折处的钢板等)的患者也不适合进行磁共振检查,因为强磁场可能会干扰这些设备的正常功能。

4. 检查禁忌多
磁共振检查有许多禁忌症。例如,体内有神经刺激器、胰岛素泵、铁磁性血管夹、钢钉钢板或其他不明材质的金属异物的患者均不适合进行检查。此外,孕妇在怀孕的前三个月也不建议进行磁共振检查,因为此时胎儿正处于关键的发育阶段,检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能量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虽然磁共振检查是一种非常安全且有效的诊断工具,但由于其高昂的费用、较长的检查时间、特定人群的不适用性以及众多的禁忌症,医生通常会在必要时才会建议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成像的安全性及潜在影响概述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基于磁场和无线电波原理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与CT、X光等具有辐射的检查不同,其本身无电离辐射,目前尚无文献报道可对人体产生明显危害或伤残。但在检查过程中,部分人群可能会感受到轻微不适,且存在明确的禁忌证需严格遵守,以避免潜在风险。

磁共振成像对人体的主要影响
检查过程中的非器质性不适
热效应:由于电磁波与人体水分子碰撞摩擦产热,长时间检查可能导致身体轻微发热、出汗,但通常无实质性伤害。
心理压力:检查舱封闭、空间狭小,可能引发幽闭恐惧症患者的紧张、恐惧,甚至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检查时机器噪音较大(需用棉球降噪),敏感者可能产生耳鸣,但结束后可缓解。
特定人群的禁忌与风险
以下人群严禁进行磁共振检查,否则可能危及生命或影响健康:

禁忌人群    风险原因
安装心脏起搏器、胰岛素泵者    强磁场可能导致设备移位或功能异常,引发生命危险
早孕(三个月以内)    早期胚胎对磁场敏感性较高,可能存在潜在风险
体内有不锈钢金属植入物者    金属在磁场中可能移位,损伤周围组织
人工耳蜗佩戴者    磁场可能干扰设备功能,甚至造成永久性损坏

其他潜在影响
造影剂过敏:增强磁共振使用的造影剂可能引发少数敏感人群过敏,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需及时就医处理。
金属物品干扰:烤瓷牙等含金属的植入物可能影响成像质量,甚至对设备造成干扰,检查前需摘除。

特殊人群的磁共振检查建议
孕妇:孕三个月后如需进一步评估胎儿或胎盘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磁共振检查,以弥补超声筛查的不足。
婴幼儿:检查本身无害,但因噪音和制动要求,无法配合的儿童可能需要镇静处理。
幽闭恐惧症患者:检查前需告知医生,必要时采取心理干预或选择其他检查方式。

理性看待磁共振检查
总体而言,磁共振成像安全性较高,适用于大多数人群的疾病诊断。检查前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主动告知体内植入物、妊娠等情况,以规避禁忌风险。若在检查中出现不适,应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确保检查过程安全顺利。

磁共振检查(MRI)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影像检查手段,但由于其使用强磁场和射频波,因此存在一些禁忌症,即某些人群不适合进行该检查。以下是磁共振检查的主要禁忌症:

一、绝对禁忌症(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情况)
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心脏起搏器在强磁场中可能会发生位移或信号异常,从而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植入电子耳蜗、药物灌注泵、神经刺激器等设备的患者
这些设备在磁场中可能会损坏或发生异常刺激。

眼眶内有金属异物的患者
在磁场作用下,金属异物可能在眼内移动,造成再次损伤。

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钛合金除外)
金属夹在磁场中可能会移位,影响治疗效果。

妊娠早期(前三个月)
虽然MRI对胎儿的影响较小,但出于谨慎考虑,通常不建议妊娠早期进行MRI检查。

重度高热患者
MRI检查过程中射频脉冲会使人体体温上升,加重病情。

二、相对禁忌症(可能带来一定风险,但可通过措施缓解)
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
包括人工金属心脏瓣膜、金属关节、固定钢板、金属义齿、节育环等。这些金属物可能会干扰图像质量或在磁场中发热。

危重患者(需使用呼吸机或心电监护设备)
这些设备可能受到磁场干扰,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幽闭恐惧症患者
MRI检查设备是封闭空间,可能加重患者的焦虑情绪

不合作患者(如儿童或精神障碍患者)
需要在镇静状态下进行检查,以确保图像清晰。

三、其他注意事项
检查前需脱掉所有金属物品,如腰带、手表、耳环等,以免干扰磁场。
孕妇在妊娠中后期可酌情进行MRI检查,但仍需医生评估风险。
佩戴假牙或金属义齿的患者应提前告知医生,必要时可摘除。

磁共振检查的禁忌症主要集中在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妊娠早期、高热状态及幽闭恐惧症等人群。检查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检查安全。对于某些相对禁忌症,可通过调整检查方式或采取辅助措施来完成检查。

孕妇在接受磁共振检查时需要谨慎权衡利弊。通常情况下,如果孕妇的病情确实需要通过磁共振检查来明确诊断,且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满足诊断需求时,医生才会考虑为其安排磁共振检查1。磁共振检查没有辐射,相对安全,但进行检查时会有发热、周围神经刺激以及噪音等情况,怀孕前3个月胎儿着床不稳,容易发生流产,因此建议在孕妇在怀孕3个月前避免进行磁共振检查,怀孕中晚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考虑到胚胎分化发育初期,受静磁场及热效应的影响可能存在未知风险,常规建议妊娠3个月以后进行磁共振检查3。磁共振检查比较细致,可仔细观察软组织病变。磁共振检查应用广泛,主要用于人体神经系统、肝脏泌尿系统、输卵管造影系统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不会出现放射性物质,在怀孕期妇女也可以进行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磁共振检查时,不能穿带有金属的衣服、内衣以及防辐射服,不要带手机、手表、磁卡、硬币、发夹、钥匙、项链等铁磁性物品进入检查室。检查前需要取下手表、金属拉链、含有金属的内衣等,以免发生金属品移位及形成伪影,影响图像结果。

总的来说,孕妇在接受磁共振检查时需要谨慎权衡利弊。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满足诊断需求,且医生认为磁共振检查是必要的,那么孕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检查

磁共振(MRI)与CT检查在医学影像诊断中应用广泛,但两者在成像原理、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区别如下:

一、核心区别对比表
对比项    CT检查    磁共振(MRI)检查
成像原理    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通过组织密度差异成像,有辐射性    利用磁场与氢质子共振信号成像,无辐射
检查时间    较短(几分钟),适合急诊    较长(10-30分钟),需患者配合静止
软组织分辨率    较低,对骨骼、钙化、含气组织(如肺部)显示更清晰    极高,对脑、脊髓、肌肉、关节等软组织病变敏感

辐射风险    有X线辐射,不宜频繁检查    无辐射,安全性更高
适用场景    急诊(如脑出血、骨折)、肺部疾病、骨骼病变    脑梗塞、肿瘤、软组织损伤、脊柱/关节病变
费用    较低(约200元)    较高(约500元)
成像方位    以横断位为主,需后期重建多角度图像    可直接获取任意方位图像(横断、冠状、矢状位)

二、关键差异解析
1. 成像原理与安全性
CT:通过X射线穿透人体,依据不同组织对射线的衰减差异生成图像,因此存在辐射风险,孕妇、儿童需谨慎

MRI:利用磁场激发体内氢质子产生共振信号,无辐射,适用于对辐射敏感人群(如孕妇)。
2. 临床适用范围
CT优势场景:
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节)、急性脑出血、骨折、钙化灶;
急诊快速排查,如头部外伤、胸痛等。
MRI优势场景: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塞早期、脊髓病变);
软组织病变(如肌肉损伤、肿瘤分期)、关节炎症(如半月板损伤);
盆腔、乳腺等精细结构检查。

3. 检查体验与限制
CT:扫描速度快,受检者只需短暂屏气,但金属植入物(如义齿)可能产生伪影。
MRI:扫描时间长,检查时需避免金属物品(如心脏起搏器、金属支架为禁忌),且可能因噪音、幽闭恐惧影响体验。
三、如何选择?
优先选CT:急诊、肺部/骨骼检查、需快速出结果时。
优先选MRI:软组织病变、神经系统疾病、无辐射需求或CT显示不清时。
联合应用:复杂病情(如肿瘤转移)需结合两者优势综合判断。
临床中医生会根据具体症状、病史及检查目的选择最适宜的方式,必要时联合多种影像技术提高诊断准确性。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