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言论背景:美国AI战略调整与对华竞争焦虑
2025年7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一项包含约90项建议的AI发展蓝图,核心目标是通过放宽环境法规、扩大对盟友AI出口等措施维持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对中国的领先地位。副总统万斯在当天活动中直言,若美国因政策限制导致中国在技术竞争中赶超,责任在于美国领导人的“愚蠢政策”,而非中国的发展12。特朗普则将中美技术竞赛定位为“定义21世纪的斗争”,并签署三项行政命令推进计划落地,包括简化数据中心环保审批、制定芯片出口规则等2。
美国政策转向:从“技术封锁”到“产业扩张”的矛盾
对前任政策的否定:特朗普政府的AI计划与拜登时期“高墙战略”形成鲜明对比。拜登曾通过限制高端AI芯片出口遏制中国技术发展,而特朗普主张通过扩大AI软硬件出口、打击州级监管壁垒等方式“主动竞争”,试图借助盟友体系巩固优势2。
能源与基建的现实瓶颈:尽管政策转向激进,美国科技企业已警告国内能源基础设施不足可能拖累AI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力容量增量约400吉瓦,美国仅为中国的十分之一,能源生产能力被指落后于中国2。
对华遏制的双重标准:特朗普在鼓吹“友好竞争”的同时,仍延续升级芯片出口管制、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等手段。万斯的言论被部分解读为对内部政策混乱的批评,即一方面试图通过出口扩张维持优势,另一方面又以“国家安全”名义限制技术流动,导致战略逻辑自相矛盾2。
历史语境下的“责任归咎”:万斯言论的延续性与争议
对“全球化弯路”的既往批判:早在2025年3月,万斯就曾指责美国过去40年“错误的全球化政策”,称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是毒害西方的“毒药”,导致美国制造业流失和技术优势受损。当时他将中国等国家的发展归因于美国“自负”,认为其错误地将低端产业外包,最终陷入“高端竞争加剧、低端难以回流”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