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阅读
  • 1回复

[养生保健]过了70岁的老人,宁可不走路躺着,也别在3个时间走路[1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05
金币
37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06

“医生说我每天早晨都要出去走走,可是我最近听说老人走路有讲究,尤其是70岁以后,我该什么时候走呢?”
走路被认为是老年人最简单、最有益的运动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心肺功能,还能增强骨密度,改善血糖控制,保持身体灵活。
然而,医生指出,虽然走路对老年人有诸多好处,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尤其是过了70岁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走路的时机和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医生告诫,70岁以上的老年人,宁可选择不走路躺着休息,也不要在三个时间段走路,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这三个时间段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却不容忽视。

刚吃完饭后,老年人如果马上去走路,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吃饭后,人体的消化系统开始活跃,胃部需要大量的血液供给来进行消化吸收。
然而,如果此时去走路,身体的大部分血液会流向四肢,进行运动所需的供血,而胃部和肠道的血液供应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这样一来,不仅会导致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胃部不适,甚至出现腹胀、恶心等症状。
对于老年人来说,胃肠功能本来就逐渐衰退,尤其是那些患有胃肠疾病的老人,饭后立即走路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更严重的是,如果过于剧烈的运动导致胃部血流量大幅减少,可能会引发胃肠道供血不足,甚至出现胃痉挛或胃溃疡等症状。
此外,刚吃完饭时,身体的血糖水平会有所波动,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在饭后血糖通常会上升。
如果这时去走路,可能会加速体内胰岛素的消耗,导致血糖波动更大,老年人尤其需要关注这一点,因为频繁的血糖波动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影响身体健康。
医生建议,吃完饭后至少休息30分钟到1小时再进行走路等轻度活动,这段时间让身体完成消化吸收过程,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加重胃肠和心血管的负担。

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早晨醒来时往往会感到稍微的乏力,甚至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这是因为空腹时,血糖水平低,身体处于一个相对“饥饿”的状态。
如果此时立即进行走路,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出现严重的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的情况,尤其是那些服用降糖药物的老年人,血糖调节能力较弱,空腹走路的风险更大。
此外,早晨的气温通常较低,人体刚从休息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心血管系统的负担还没有完全适应。
如果空腹走路,心脏的负担可能加重,特别是对有高血压或心脏病史的老年人来说,这种突然的运动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增加。

低血糖和心血管负担过重的双重影响,使得早起空腹时走路成为了老年人应该避免的行为。
医生建议,老年人在早晨起床后,应该先喝一杯水或者吃些低糖的食物,如水果、坚果等,稍作休息,让身体逐渐适应早晨的状态。
如果想进行早晨的散步等运动,最好等待一段时间,让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再进行,避免空腹时的低血糖现象。
然而,老年人的体温调节系统较为薄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高温天气下,老年人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中暑、热射病等危险情况。

高温天气下进行户外走路,特别是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盐分流失,增加心脏的负担。
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下,老年人应该避免在户外进行长时间的运动。
即使是走路,也应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温度较低的时间段,或者选择室内空调环境中进行运动,如果需要外出走路,最好带上水瓶,定期补充水分,避免中暑和脱水。
那么,如何确保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合理安排运动时间,保持健康而不导致不必要的健康风险呢?

对于过了70岁的老年人来说,走路是一项很好的日常运动,能够增强体力、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等问题。
老年人在进行运动时,应该避免选择刚吃完饭、空腹时和高温天气这三个不适宜的时间段。
理想的运动时间是在饭后1小时左右,身体已经完成消化,血糖水平较为稳定,适合进行轻度的散步等运动,另外,选择早晨或傍晚温度较低时进行运动,有助于减少高温带来的健康风险。
过于剧烈的运动,如跑步、长时间的步行或登山等,可能会给心脏和关节带来过大的负担,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关节疾病的老年人。

因此,适当的散步、太极拳、瑜伽、游泳等低强度的运动更为适合,这些运动能够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增加骨密度,改善血液循环,同时避免关节的过度负荷。
对于长期未进行锻炼的老年人,运动量不宜过大,初期可以选择每天短时间的步行,逐渐增加运动量和时间,帮助身体逐步适应。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不同于年轻人,过度运动可能会导致疲劳、关节疼痛等问题,因此,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适量增加运动量。
老年人在进行运动前,应该做一些轻度的热身活动,比如缓慢步行或简单的伸展动作,以帮助身体适应运动状态,避免关节和肌肉受伤。

在建立运动计划之前,老年人应该进行全面的身体健康评估,尤其是对于那些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身体的健康状况不同,运动的强度、时间以及方式也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在运动中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保持适当的运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更能改善精神状态,使老年人保持充沛的活力和愉悦的心情。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24
金币
273165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9:42
老年人走路的最佳时间和注意事项

根据您的描述,您已经了解到老年人走路的时机和方式对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确实,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进行走路锻炼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 避免三个不适宜的时间段
- 刚吃完饭后:饭后立即走路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胃部不适等问题。建议饭后至少休息30分钟到1小时再进行轻度活动。
- 早晨空腹时:早晨空腹时血糖水平低,立即进行走路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建议起床后先喝一杯水或吃些低糖的食物,稍作休息再进行运动。
- 高温天气下:高温天气下进行户外走路容易导致脱水、中暑等问题。建议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温度较低的时间段进行运动,或者选择室内空调环境中进行。

2. 理想的运动时间
- 饭后1小时左右:此时身体已经完成消化,血糖水平较为稳定,适合进行轻度的散步等运动。
- 下午6点以后:根据研究,下午6点以后进行运动最有利于降低血糖,同时对健康益处最大,可以把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全因死亡风险降到最低。

3. 适当的运动量
- 每天走8000步左右:根据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研究,每天走大约8000步最为理想,这种强度不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还能有效减轻关节负担,保护膝盖。
- 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如果身体状况不佳,运动量不宜过大。初期可以选择每天短时间的步行,逐渐增加运动量和时间。

4. 注意事项
- 热身活动:在进行运动前,应该做一些轻度的热身活动,比如缓慢步行或简单的伸展动作,以帮助身体适应运动状态,避免关节和肌肉受伤。
- 选择合适的鞋子:穿着舒适的鞋子可以减少脚部和关节的负担,避免受伤。
- 保持适当的步速和心率:走路时感觉微喘,但可舒适交谈,表明步速适中。心率建议在120-140次/分钟之间。

5. 定期体检
- 全面的身体健康评估:在建立运动计划之前,老年人应该进行全面的身体健康评估,尤其是对于那些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在运动中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通过合理安排运动时间、选择适当的运动量和方式,并注意身体的反应,老年人可以更好地享受走路带来的健康益处。希望这些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