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总是得了些小病,小伤口也不好愈合,偶尔还感觉视力有点模糊,甚至手脚都发麻了。是不是糖尿病加重了?”这类自我怀疑的想法在糖尿病患者中并不少见。
当糖尿病未得到有效控制时,患者可能会经历各种身体异常,这些异常通常是糖尿病恶化的警示信号。
专家指出,糖尿病若开始恶化,身体会出现3种常见的异常症状,分别是反复感染难以治愈、视力突然模糊、手脚麻木刺痛。若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其中任何一种症状,都应当尽早去检查,及时处理,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异常引发的慢性疾病,可致血糖长期处于异常状态,进而累及身体各个系统,若血糖持续过高,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破坏血管、神经和器官的功能,最终引发各种并发症。
而糖尿病的并发症,通常是在患者的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时才会逐渐显现,许多症状并不会立即显现出来,直到身体开始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表现。
这个过程有时是悄无声息的,但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发现这些信号,病情往往会加重,甚至威胁生命。

其中,反复感染难以治愈是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正常情况下,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有效对抗外界病原体的侵入,防止感染的发生。
然而,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较为薄弱,尤其是当血糖失控时,体内的免疫细胞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身体的防御机制减弱。高血糖会干扰白细胞的代谢与功能,使其对抗病原体的能力下降,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在体内更易存活并大量繁殖,造成反复感染。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患有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的几率较高,且这些感染通常难以治愈,反复发作。

例如,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可能出现微小创口,在健康人群中,这类浅表伤口通常能通过正常的组织修复机制快速愈合。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高血糖导致血液循环不良,伤口的愈合速度明显减慢,甚至可能因为细菌感染而加重伤情。
除了皮肤伤口,糖尿病患者还可能经历口腔溃疡、尿路感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常规治疗下,往往也比较难以彻底治愈。
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糖尿病患者出现这些反复感染的情况,应尽早去医院检查血糖水平,并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血糖水平,增强免疫功能,减少感染的发生。

视力模糊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另一个症状,随着糖尿病的恶化,视网膜血管可能受到损害,导致视力突然模糊,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失明,这是因为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内皮受损,进而引发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通常会影响到眼睛的正常血液供应,使得眼睛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从而导致视力问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期多无明显症状,一旦病情进展至中晚期,患者则可能出现视物模糊、视野范围缩小等视觉问题。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大大高于正常人,而这个过程通常是缓慢进行的。很多患者在早期并未察觉到视力问题,直到视力已经受到严重影响时才开始寻求帮助。
如果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视力模糊或其他视力变化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去眼科检查,排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性。
及时控制血糖水平并维持其在正常范围内,可有效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速度,甚至能预防视力的不可逆丧失。

手脚麻木刺痛,也是糖尿病患者常常忽视的症状之一,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特别是手脚部位,形成所谓的“糖尿病神经病变”。
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对身体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特别是大脑与脊髓之外的神经易受其影响。高血糖状态下,血管受损,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神经组织缺乏营养和氧气,最终导致神经损伤。
糖尿病神经病变常见症状有手脚麻木、刺痛、灼热或冷感,甚至会出现肌肉无力之感。许多糖尿病患者在最初阶段并没有特别的感知,直到症状明显加重时,才会开始注意到。

手脚麻木刺痛不仅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还可能进一步导致患者失去触觉或运动能力,严重时,患者甚至可能因为感觉丧失而发生意外伤害。
糖尿病神经病变不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质,还会显著增加其并发其他病症的可能性。
因此,如果出现手脚麻木、刺痛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应尽早就医,检查血糖水平,评估神经损伤的程度,并及时采取控制血糖、改善神经功能的措施。

糖尿病的恶化通常呈渐进之势,许多人对早期症状的变化不以为意,直至病情发展到颇为严重的程度,才发觉问题的严峻性。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反复感染难以治愈、视力突然模糊、手脚麻木刺痛等症状,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些异常症状可能是糖尿病加重的表现,若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病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血糖,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尤其是身体出现的任何异常症状,尽早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