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2回复

[养生保健]无论年龄,皮肤出现过3个表现,多半是肝病缠身了,尽快检查医治 [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10) —
“我脸上最近老是痒,一抓就红,还起点疹子,跟换季有关系吗?”一个看起来三十出头的女职员站在医院皮肤科外边,说着这句话时眉头紧皱,手指不停在胳膊上搔。
她穿着标准的通勤装,衣领扣得很紧,可能是怕别人看到她胳膊上的红斑,天气不算冷也不热,她看着精神挺正常,就是皮肤总出状况。
这类人不少,看起来挺健康,可身体内部可能早就出问题了,真正让人意外的是,有些肝病并不是从内脏上“发通知”,而是先从皮肤上亮红灯。


别小看皮肤这个器官,它是全身最大的“排毒面板”,和内脏尤其是肝有着密切联系。
一旦肝脏出问题,身体很多代谢过程就会错位,毒素无法有效处理,血液中的胆红素、氨、雌激素、胆汁酸等物质就可能累积,对皮肤产生系统性影响。
有时皮肤上的症状甚至比抽血的化验指标还要早一步“说话”,只不过大多数人根本不当回事,直到问题变大。


最常被误解的一个表现就是持续性皮肤瘙痒,很多人以为只是干燥、过敏或者皮肤病,搽点药膏、补点水就好,但这种痒跟一般的不一样。
它不是局部一小块,而是范围广泛、对称、反复、无明显诱因,甚至晚上睡觉时特别明显,这类瘙痒和胆汁酸浓度升高有关。
肝脏功能受损后,胆汁酸无法顺利排入肠道,就会逆流入血液,随血液分布到皮肤末梢神经,激活瘙痒感受器,特别是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乙型肝炎后期更常见。


而且这种痒不是单纯皮肤问题,用抗组胺药物通常效果很差,很多患者用药反应不佳,甚至会因为不停抓挠造成继发性感染,演变成慢性湿疹样皮炎。
但根源并不在皮肤本身,而是体内代谢通道的堵塞,肝无法代谢胆红素、胆汁酸、组胺、氮类物质,皮肤成了最后的“出口”,所以只治皮肤没用,除非把肝功能问题解决了,不然总是反复。
再一个极容易被看到却被忽略的表现是黄疸,黄疸不等于皮肤一夜变黄,有些时候它的表现很隐蔽,比如眼白发黄、手掌纹路偏深黄色、面部暗黄不均匀这些,都是肝脏处理胆红素异常的外在体现。


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无法通过胆道系统顺利排出所致,当肝细胞受损或胆道阻塞时,胆红素就会积聚并沉积于皮肤和黏膜,引发变色。
问题在于,黄疸早期很多人都看不出来,尤其是肤色较深的人群,往往要等到胆红素升高到两倍以上才会肉眼明显。
有些人长期面色发黄,去做美白、吃VC、换护肤品,其实根本原因在肝,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黄疸不是一过性的,而是持续、渐进、早晚色泽变化明显。


而且伴随的还有小便发黄、食欲减退、油腻食物厌恶、皮肤干燥,不是天气热、缺水这么简单,而是肝脏的处理能力被悄悄压垮了。
第三种最容易被误判的是异常瘀斑,皮肤上无故出现青一块紫一块,看着像是碰伤了,但明明没有撞击过。
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四肢、背部、甚至胸口等肌肉组织较松软的位置,摸上去不疼,但颜色变化缓慢,不易退散。这是因为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器官。


当肝功能下降,尤其是合成能力下降时,第Ⅱ、Ⅶ、Ⅸ、Ⅹ等凝血因子减少,血管轻微损伤时无法及时止血,血液容易渗出,形成瘀斑。
这个变化看着不严重,甚至不会引起注意,但临床意义很大,很多慢性肝病患者在肝功能恶化前期,血小板下降、凝血机制紊乱,就是通过皮肤瘀斑率先表现出来。
甚至有些人第一次发现是因为洗热水澡时胳膊上冒出几块紫斑,以为是水温高引发的“过敏”,直到查体发现凝血时间延长,才意识到是肝出了问题。


更麻烦的是,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可能预示着肝纤维化甚至早期硬化的存在,血管脆性增加、血液黏稠度变化、肝内小血管阻力上升,这些都会通过皮肤表现出“警告”。
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存在瘀斑表现的,肝脏弹性值显著高于无瘀斑组,说明肝结构已经开始改变。
大多数人习惯把皮肤问题当皮肤事,甚至不去做系统检查,只在药房买点软膏、润肤露,但对真正的问题毫无帮助。


肝病不像心脏病那样发作剧烈,也不像胃病那样痛得难受,它的危险就在于“沉默”,皮肤是肝脏状态的映射,一旦出现长时间瘙痒、色泽改变、出血倾向,就得警惕。
如果皮肤出现上述三个表现中的某一项,但化验肝功能指标还在参考范围内,是否也有必要做更深层的肝脏检查?
答案是肯定的,转氨酶、胆红素这些指标虽然敏感,但并不能完全反映肝组织的真实状态,很多慢性肝病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早期肝纤维化、轻度胆汁淤积,在血清指标正常时就已经开始损伤。


这个时候做肝脏超声、肝弹性扫描(FibroScan)、甚至肝胆磁共振(MRCP),能比血检更早发现问题。
有些人靠血检安心,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窗口。真正有价值的是结构性影像学检查,不是等指标出事才行动,当皮肤在说话时,说明肝已经撑得很辛苦了。
这种沉默的器官不会直接喊疼,但身体其他部分早就用它们的方式发出信号,就看能不能听得懂,越是不明显的表现,越可能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身体从不骗人,只是多数人看不懂它说的话。
1条评分金币+24
妞妞乐乐 金币 +24 - 前天 08:5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09
皮肤出现异常时可能提示肝病的关键症状及应对建议,请务必重视并及时就医:

⚠️ 一、肝病相关的3类典型皮肤症状
黄疸(皮肤与巩膜发黄)

表现:眼白(巩膜)、皮肤或指甲根部异常发黄,尿液呈浓茶色。
原因: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堆积。
自测建议:自然光下观察指甲根部是否泛黄。
蜘蛛痣与肝掌

蜘蛛痣:胸部、脸颊或颈部出现红点,周围有辐射状细血管,按压后消失。
肝掌:手掌大小鱼际部位片状充血,按压变白、松开迅速复红。
原因:肝脏代谢雌激素障碍引发毛细血管扩张

异常瘀斑或出血点
表现:无碰撞情况下频繁出现大片瘀斑,或皮肤出现针尖状出血点。
原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II、VII、IX等)功能下降,导致止血障碍。

🚨 二、需警惕的伴随症状
顽固性瘙痒:无皮疹但全身瘙痒,夜间加剧,尤其手掌/脚底明显(与胆汁淤积相关)。
肝病面容:面部灰暗无光,呈古铜色或晦暗感(黑色素代谢紊乱)。
指甲异常:纵向黑线、变薄易脆,或甲床苍白。

三、发现异常后的关键步骤
记录症状:
拍摄皮肤变化照片,记录出现时间及伴随症状(如大小便颜色)。
及时就医:
首诊科室:肝病科或消化内科,避免自行服用保肝药2。
必要检查:肝功能、肝脏超声、FibroScan(检测肝纤维化)。
调整生活习惯:
严格戒酒,控制高脂/高糖饮食,保证23点前睡眠。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豆制品)。

🌿 四、日常护肝建议
适度饮水:晨起空腹喝200ml温水,可饮用菊花枸杞茶(避免迷信排毒茶)。
温和运动:每日快走6000步或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
情绪管理:避免长期焦虑,通过冥想/深呼吸减压(怒伤肝)。
谨慎用药:勿长期滥用保健品,混用药物可能加重肝损。

定期筛查:
每年检查肝功能,40岁以上加做肝脏超声;
乙肝携带者需3-6个月复查。
💎 重要提醒
皮肤是肝脏健康的“晴雨表”,上述症状可能早于化验指标异常出现。若同时出现黄疸、蜘蛛痣、异常瘀斑中任意两项,务必立即就医排查肝病风险。早期干预可显著延缓肝硬化等病变进展

肝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肝病的早期症状较为多样,可能涉及消化系统、代谢系统、身体机能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期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不振: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对食物缺乏兴趣,甚至看到食物会产生反感。这是因为肝脏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肝病会影响其正常的消化功能。
恶心呕吐:常与食欲不振伴随出现,多由于肝硬化引起胃肠充血,胃肠道分泌与吸收功能紊乱所致。
腹痛、腹泻:消化系统受影响,还可能出现腹痛以及腹泻或便秘等排便异常的情况。
厌恶油腻:是肝病较为典型的消化系统症状,患者会对油腻食物感到不适。

身体机能症状
乏力:感到疲倦、乏力是肝病早期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肝脏代谢功能异常,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或者肝脏损害或胆汁排泄不畅时,血中胆碱酯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导致乏力感。
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的情况。

肝区相关症状
肝区疼痛:主要表现为肝区隐隐作痛,在肝硬化中这种症状也比较多见,约占60% - 80%。肝硬化早期,劳累时表现明显。
肝区不适: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肝区有胀满、沉重等不适感觉。
注意肝病 肝病不要忽视 早治疗早受益

代谢异常症状
黄疸:胆红素代谢异常会引发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黄如浓茶水色,大便有时呈灰白色。
糖代谢异常:可能导致糖尿病或者低血糖等情况。
脂肪代谢异常:可出现脂肪肝。
维生素代谢异常:会出现夜盲、皮肤粗糙、水肿等症状。

合成功能异常症状
腹蛐厍换阂斐5陌椎鞍缀铣苫岬贾麓死嗲榭龇⑸�
出血倾向:凝血因子合成异常会导致牙龈出血、流鼻血、皮肤和黏膜有紫斑或出血点,或者出现呕血与便血等症状。这是因为肝功能减退影响凝血酶原的合成,脾功能亢进引起血小板的减少。

其他症状
皮肤瘙痒:部分肝病患者早期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
蜘蛛痣、肝掌:这是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而引起的体表特征。
月经失调: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等月经失调的表现。
肤色黝黑:部分患者会出现面色晦暗、发黑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非肝病所特有,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肝功能异常是指肝脏的代谢、解毒或合成等功能出现障碍,这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比如感染、化学药物中毒、免疫功能紊乱等。对于轻度的肝功能异常,通常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改善。以下是针对肝功能异常生活调理的一些建议: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证充足的休息:适当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尤其是夜间睡眠应充足,因为这是肝脏修复的关键时期。
适度运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帮助减轻肝脏负担,并提高身体免疫力。

2. 合理饮食
均衡摄入营养:确保饮食中包含足够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维生素以及矿物质,这些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
控制脂肪与糖分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避免过多的糖分摄入,以防止加重肝脏的工作负担。
增加膳食纤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体内的积累。

3. 戒酒限烟
酒精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过量饮酒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应该严格限制酒精摄入甚至完全戒酒。
吸烟会增加肝脏的氧化应激,对肝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应当尽量避免吸烟。

4. 谨慎用药
许多药物都可能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在使用任何药物时务必遵循医生指导,不要自行用药或随意更改剂量。
5. 情绪调节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影响肝脏的正常运作。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6. 定期复查
对于已经存在肝功能异常的人群来说,定期去医院做肝功能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肝功能异常较为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则需要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例如,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脂肪肝患者则可以服用特定的保肝药物辅助治疗。在面对肝功能异常时,除了上述的生活方式调整外,还应当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肝功能异常禁食清单
肝功能异常时,为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功能恢复,有些食物应避免食用。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禁食清单:

酒精饮品
肝脏需代谢超90%的酒精,此过程产生的乙醛和自由基会破坏肝细胞,促进脂肪在肝脏积累,损害肝功能。所以要减少饮酒,避免饮用啤酒、白酒、红酒等含酒精饮料。

浓缩果汁
水果榨汁后果糖被浓缩,过量摄入果糖会在肝脏转化为脂肪,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建议直接吃新鲜水果,而非饮用果汁。

含反式脂肪酸食物
高反式脂肪酸食物,像氧化大豆油、人造奶油等,会增加肝损伤风险,应尽量减少摄入。

油炸和烘烤食品
炒、煎、炸、烤的食物,以及含氢化植物油的零食,如三合一咖啡、冰淇淋、蛋黄派等都应少吃。这类食物脂肪含量高,肝功能异常时肝脏代谢脂肪能力下降,食用后会加重肝脏负担。

霉变的坚果和粮食
花生、玉米等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该毒素对肝脏有强烈毒性,会损害肝细胞。若发现坚果或粮食发霉,应立即丢弃。

土榨油
与超市成品油相比,土榨油可能未经过真菌毒素检测,可能含有超标的黄曲霉毒素,应避免食用。

精制碳水
白米饭、白馒头、白面条等精制碳水会迅速升高血糖,给肝脏带来负担。建议主食搭配粗细粮,每餐增加非淀粉类蔬菜和优质蛋白,定时定量进食。

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
贝类可能携带甲型肝炎病毒,应确保煮熟后再食用。

高脂肪食物
如肥肉、奶油、黄油等,过量摄入会增加肝脏代谢脂肪的负担,建议选择低脂食物,如鱼类、鸡胸肉、豆制品等。

高糖食物
糖果、蛋糕、甜饮料等过量糖分摄入会导致脂肪肝,进一步损害肝功能。建议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梨,以及全谷物食品如燕麦、糙米。

高盐食物
腌制食品、酱料、方便面等高盐饮食可能导致水肿和高血压,加重肝脏负担。建议选择新鲜蔬菜、低盐酱油,烹饪时减少盐的使用。

辛辣刺激性食物
辣椒、生姜、花椒等辛辣食物进食后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肝功能受损,加重病情。

高胆固醇食物
动物内脏、蛋黄、海鲜等,进食后可能使体内胆固醇升高,导致肝功能受损。

含铜多的食品
海蜇、乌贼、虾、螺类等含铜多的食品会加重肝脏负担,肝功能异常患者应避免食用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 前天 08:5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24
金币
273165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7-09
皮肤反复瘙痒、起疹子?可能是肝脏在"求救"!  
(2025年7月9日 11:34 更新)  

---

一、您的皮肤问题,真的只是"换季过敏"吗?  
您描述的症状(广泛性瘙痒、对称性红疹、夜间加重)确实可能与换季有关,但若同时存在以下特征,需警惕肝脏代谢异常的可能:  
1. 瘙痒特点:  
   - 全身性、无明显诱因,抗过敏药效果差。  
   - 抓挠后出现条索状隆起(皮肤划痕症),可能与胆汁酸沉积刺激神经有关。  
2. 伴随表现:  
   - 眼白轻微发黄、手掌鱼际部泛红(肝掌)。  
   - 近期厌油腻、晨起口苦、小便颜色加深(浓茶样)。  

---

二、皮肤是肝脏的"晴雨表":3类易被忽视的肝病信号  
| 皮肤表现       | 可能关联的肝病               | 关键机制                          |  
|--------------------|----------------------------------|---------------------------------------|  
| 顽固性瘙痒     | 胆汁淤积性肝病(如PBC、妊娠肝内胆汁淤积) | 胆汁酸反流入血,刺激皮肤神经末梢      |  
| 隐性黄疸       | 肝炎、肝硬化早期                 | 胆红素代谢障碍,沉积于皮肤/黏膜       |  
| 无诱因瘀斑     | 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肝硬化、脂肪肝) |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能力下降   |  

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约35%会以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Journal of Hepatology》2024数据)。

---

三、建议立即就医的"红色警报"  
1. 化验检查:  
   - 必查:肝功能(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GGT、碱性磷酸酶。  
   - 选查:血清胆汁酸、自身免疫抗体(AMA-M2)、肝脏弹性成像(FibroScan)。  
2. 生活干预:  
   - 饮食:避免高脂饮食,增加水飞蓟素(奶蓟草)、维生素D补充。  
   - 护肤:选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热水烫洗(加重瘙痒)。  

---

四、医生可能给您的治疗方案  
1. 若确诊胆汁淤积:  
   - 一线药物:熊去氧胆酸(UDCA)、奥贝胆酸(OCA)。  
   - 止痒对策:利福平(短期)、舍曲林(SSRI类药物对部分患者有效)。  
2. 若为脂肪肝相关:  
   - 建议减重5%-10%(内脏脂肪减少可改善肝酶指标)。  

---

结语  
皮肤是唯一能被直接观察的"内脏窗口"。当常规皮肤治疗无效时,请务必排查肝脏问题——沉默的器官,往往通过皮肤发出最早警报。  

(提示:三甲医院肝病科/皮肤科联合门诊可提供更精准评估)  

> *"肝病不会突然倒下,但它会悄悄拆掉身体的每一块砖。"* —— 2025世界肝炎日公益宣言
1条评分金币+7
妞妞乐乐 金币 +7 - 前天 08:5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