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2回复

[养生保健]天气炎热时,脑梗患者最怕这4件事,别大意了![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10) —
气温每升高1°C,脑梗死风险就上升4%!这是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3年联合发布的研究成果。这个数字令人震惊,却真实存在于我们周围。尤其在夏季高温频发的当下,脑梗患者的潜在危险比很多人想象的更近、更急、更致命。


在门诊中,我遇到过太多“明明已经控制得不错”的脑梗患者,因为一场酷暑突然病情加重。有人是在厨房炒菜时倒下,有人是在外面遛弯时突然晕厥,更有人只是中午小睡醒来,发现半边身体已经不听使唤。这些悲剧背后,隐藏着4个炎热天气里最容易被忽视的“死亡陷阱”。它们看似寻常,却足以夺命。
我将用临床一线的真实案例告诉你:高温天,脑梗患者最怕哪4件事、为什么怕、怎么防。你或你的家人若有脑血管病史,一定要看到最后。
第一怕:长时间吹空调不动
天气热了,很多老人喜欢待在空调屋里不动弹,感觉凉快,但这正是危险的开端。长时间低温环境+久坐不动,等于为“血栓”制造温床。


在血液循环缓慢的状态下,血液会变得更黏稠。尤其对于有动脉硬化、血脂异常的脑梗患者来说,这种状态极易形成血栓。
我曾接诊过一位68岁的退休教师,脑梗恢复期,家人怕他中暑,让他整日躺在空调房里休息。连续一周没怎么出门,结果在一个午睡后突然发现手脚麻木,说话含糊。送医检查,又是一次新的小血管堵塞。
高温天更要保持适度活动。建议:每坐1小时,至少站起来活动5分钟。即使在空调房,也别忘了喝水、动腿、深呼吸。


第二怕:大量出汗却不补水
很多人知道夏天要多喝水,但脑梗患者对“缺水”的敏感度远比常人更高。水分一旦不足,血液浓度升高,血流速度减慢,极易发生血栓堵塞。
中国卒中学会曾明确指出:夏季是脑梗高发季,脱水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诱因。尤其是老年人,口渴反应迟钝,即使脱水严重,也不会主动喝水。
曾有一位74岁的农村阿姨,夏天在田里干活,回家后觉得头晕、恶心,以为是中暑,休息了一晚没在意。第二天清晨,她在家人眼前突然倒地,确诊为大面积脑梗。她的血液检查显示血液黏稠度极高,结合高温环境,典型的“脱水性脑梗”。
记住:等到口渴再喝水,已经晚了。脑梗患者应定时饮水,每次150-200毫升,每2小时一次。水温不宜太冷,避免刺激血管收缩。


第三怕:午睡过久、起身过猛
很多老人夏天午睡时间变长,但他们不知道,长时间卧床+突然起身,是脑梗患者最危险的“组合拳”之一。
长时间卧床会导致血液积聚下肢,突然起身容易引发血压骤降,脑供血不足,诱发脑梗甚至猝死。
我在急诊曾接诊一位63岁的老先生,午睡两小时后突然起身准备去上厕所,结果刚走出卧室就昏倒在地。CT显示右侧基底节区出现新发梗塞。他本身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睡前未服药,加之天气炎热,血压波动更加剧烈。


午睡不宜超过1小时,醒来后应静卧几分钟,左右翻身、坐起,然后再缓慢下床。千万别猛地起身,更不能睡前服用过量降压药。
第四怕:情绪烦躁、暴怒生气
夏天高温让人情绪容易失控,而情绪波动恰恰是脑梗的“隐形杀手”。人在暴怒、焦虑、惊恐时,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飙升,触发脑血管破裂或血栓脱落。
《中国卒中防治报告》指出:情绪激动是诱发脑梗的重要非生理因素之一。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因家庭琐事或邻里纠纷一怒之下发病的案例,临床中屡见不鲜。


一位55岁的出租车司机,平时血压控制还可以。那天因为家庭矛盾情绪激动,大吼几句后突然站不稳,言语含糊。送医后发现是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所幸就医及时,未造成严重残疾。
稳定情绪,是夏季脑梗防控的“软药方”。建议脑梗患者每日进行简单的情绪放松训练,如冥想、呼吸操、听轻音乐等。家人也要避免激化矛盾,营造安静、温和的家庭氛围。
除了上述4个高危行为,很多人还存在一个严重的误区:以为“冬天才是脑梗高发季”,夏天就可以放松警惕。数据显示,7月和8月的脑梗发病率仅次于严寒的1月、2月。高温导致体液丢失、血压波动剧烈、作息紊乱,都是脑血管病的“导火索”。
在我临床经验中,夏季脑梗患者往往来得更“突然”,恢复更“困难”。因为高温还会影响心肺功能、睡眠质量,让原本脆弱的身体更加雪上加霜。


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除了上述4大“危险动作”要避免,我特别推荐以下几个实用、可执行的防范策略:
1. 每天早晚测血压、记录心率,发现波动异常及时就医。
2. 睡前不吃油腻重口食物,避免夜间血脂骤升。
3. 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温水,再活动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4. 不要熬夜,尽量在23点前入睡,保护血管修复节律。
5. 高温天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出门务必戴帽子、防晒、带水。
特别提醒:家有脑梗患者的家庭,务必把“室内温度、饮水频率、情绪稳定”作为每日三件头等大事来管理。这不是小题大做,而是用科学化、系统化手段在“防未病”。


我始终相信,脑梗最好的治疗,不是救命的那一针,而是我们在日常生活里的每一个小决策。
从今晚开始,试试把空调温度调高一度、定好喝水闹钟,让自己在炎热中也能保持血液流畅、情绪平稳、大脑清醒。
1条评分金币+24
妞妞乐乐 金币 +24 - 前天 08:1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06
天气炎热时,脑梗患者最怕的4件事
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
情绪的大幅波动对脑梗患者十分危险。当情绪激动时,血压会瞬间升高20 - 30mmHg,脑血管破裂风险会增加35%。在高温天气下,人体本就处于应激状态,情绪激动更像是给不稳定的血压“火上浇油”。而且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会使心率增加50% - 70%,血压波动幅度增大。脑梗患者的血管本身就较为脆弱,这样的血压和心率变化会给脑血管带来巨大压力,极易引发脑梗复发等严重后果。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室外温度超过35℃时,人体每小时可流失500 - 1000ml汗液,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15% - 25%。血液变得黏稠迟缓后,就如同河流在干旱时变得浑浊缓慢,更容易形成血栓。脑梗患者的脑部血管已有病变,血液黏稠形成血栓后,会进一步阻碍脑部的血液供应,大大增加脑梗发作的几率。因此,脑梗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如果必须外出,也要做好防晒措施,因为防晒可以降低体表温度2 - 3℃,减轻心脑血管负担15%。

饮食不规律和过量饮酒
饮食不规律会导致血糖波动,增加血管内皮损伤风险达20%,间接提高脑梗风险。对于脑梗患者来说,稳定的血糖和健康的血管内皮至关重要。而过量饮酒对血压影响明显,饮用60ml白酒后,收缩压可上升8 - 10mmHg,在高血压患者中更为明显,可达15 - 20mmHg。脑梗患者很多都伴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血压的不稳定会加重脑血管的病变,增加脑梗复发的可能性。

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会使血压调节机制紊乱,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不稳定,增加脑梗风险达23%。在炎热的天气里,睡眠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但脑梗患者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稳定血压,减轻脑血管的压力,降低脑梗发作的风险。如果存在睡眠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改善,如调整睡眠环境、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等


脑梗患者夏季饮食注意事项
整体饮食原则
脑梗患者夏季饮食应遵循合理搭配、营养均衡的原则,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控制盐分、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保持充足水分。

具体食物选择
优质蛋白质食物
瘦肉:可选择鸡胸肉、鱼肉等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为身体补充优质蛋白质,如清蒸鱼、白斩鸡等都是不错的烹饪方式。
豆制品:像豆腐、豆浆等豆制品也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患者可适量食用,例如豆腐汤、豆浆等。
奶制品:纯牛奶富含矿物质和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含糖量和脂肪量相对较低,适当饮用可以补充人体营养,增加血管弹性。

蔬菜水果
增加摄入:夏季应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它们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如绿叶蔬菜、空心菜、番茄、黄瓜、苦瓜、丝瓜等蔬菜,以及西瓜、桃子等水果。
高糖水果限量:香蕉和荔枝等高糖水果需限量食用,同时要注意监测血糖波动。
富含膳食纤维食物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燕麦、糙米、全谷物、豆类等,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和保持肠道健康,促进消化和预防便秘25。

富含Omega - 3脂肪酸食物
适量摄入富含Omega - 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栓风险,可选择清蒸的烹饪方式保留营养。

饮食禁忌
控制盐分摄入
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避免食用腌制、熏制、油炸等高盐食品,如咸鱼、香肠、薯片等,同时减少酱油、味精等调味品的用量。

限制脂肪和胆固醇
减少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避免食用肥肉、动物内脏、奶油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

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
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尽量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和身体不适。

生冷食物适可而止
饭前、饭后不宜吃冷饮,饭前吃冷饮会刺激胃黏膜,使胃壁毛细血管收缩,影响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胃的消化功能,对生冷食物要适可而止,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水分补充
夏季气温升高,人体水分流失加快,脑梗患者应适量补充水分,以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建议每天饮用足够的清水,避免含糖饮料和咖啡因饮品。也可以选择一些清凉的饮品,如淡盐水或自制果汁,帮助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同时,注意观察尿液颜色,确保水分摄入充足

脑梗患者在夏季需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以避免中暑和脑梗的复发。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防暑措施:

保持室内通风:脑梗患者需要在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使用空调或风扇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避免高温环境: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特别是中午时分。如果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如穿长袖衣服、戴帽子等。

科学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流失快,及时补水至关重要。除了白开水,也可适当饮用淡盐水、绿豆汤、酸梅汤等。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充足睡眠、戒烟限酒等,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

饮食调理:夏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西瓜、黄瓜、西红柿、苦瓜等。同时,要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适度运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走、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但要注意避免在过热的环境下运动。

衣着合适:选择透气性好、轻薄的衣物,如棉质、麻质衣物,以便散热和吸汗。可以带上一把遮阳伞或戴遮阳帽,保护头部和脸部免受阳光直射。

监测血压:南方夏季气温高,人体血管扩张,血压可能会有所下降。脑梗患者应注意监测血压,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按时服药:脑梗患者应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药物,并注意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上述措施,脑梗患者可以在夏季有效地防暑降温,预防中暑和脑梗的复发。如果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

夏季脑梗急救知识普及
夏季脑梗高发原因
血管收缩与扩张:夏季室外高温使人体血管扩张以散热,当从炎热室外进入低温空调室内,血管会骤然收缩。这种一热一冷的反复刺激,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血压也会产生较大波动,加速血栓形成,从而诱发缺血性脑卒中。

脱水致血液黏稠:高温天气人体大量出汗调节体温,导致脱水。脱水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后血小板更易聚集形成血栓,进而堵塞脑血管引发脑卒中。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23年发布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指出,高温环境下人体血液黏稠度增加42.3%,脱水风险上升3.7倍,直接导致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比常温环境高出31.5%。
不良生活习惯:熬夜、过度贪凉、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血压波动、血脂异常,进一步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如熬夜打乱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正常功能导致血压升高;过度贪凉使血管突然收缩,引发血压骤变。

脑梗的症状识别
BEFAST识别法
E(Eyes):视力出现异常,看东西模糊不清,甚至出现视野缺损。
F(Face):面部不对称,一侧嘴角歪斜,笑起来时尤为明显。
A(Arm):一侧肢体无力,无法正常抬起,或者感觉麻木。
S(Speech):言语不清,表达困难,说话含糊不清或者无法理解他人的话语

其他预警信号
突然剧烈头痛、眩晕呕吐、眼前发黑、短暂意识丧失等,这些症状都可能是脑卒中的前兆。

急救措施
现场急救
让患者就地平躺,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迅速解开患者领口、领带、腰带等,保持呼吸通畅。
若患者口鼻中有呕吐物堵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尤其避免头部震动。
及时送医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脑梗症状,家人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尽快送到最近的有救治能力的医院。特别是脑血栓病人,要及时接受溶栓治疗,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后遗症。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详细地向急救人员描述患者发病的时间、症状等情况。

预防措施
生活习惯
科学补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夏季高温天气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 - 2500ml。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即使不渴也要定时饮水,每小时200 - 300ml为宜。喝水时要注意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也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可以适当饮用一些淡盐水或绿茶,以补充
身体流失的电解质。

调整饮食:2024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夏季应增加新鲜蔬果摄入,每日不少于500g。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应占总蛋白摄入的65%以上。研究证实,地中海饮食模式可降低脑卒中风险43.6%
保证睡眠:睡眠不足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早上不用起得太早,中午可以适当休息一会儿。
适度运动:建议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但不要经常做剧烈运动,如跑步。

规律用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患者,务必坚持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6。
定期体检
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有心脏病或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建议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1条评分金币+9
妞妞乐乐 金币 +9 - 前天 08: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24
金币
273165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7-06
脑梗患者在高温天气中的防范策略

在上述文章中,详细描述了高温天气对脑梗患者的潜在风险以及四个特别需要注意的“死亡陷阱”。以下是对这些信息的进一步总结和一些实用的防范策略,以帮助脑梗患者及其家人更好地应对高温天气。

一、高温天气对脑梗患者的影响

- 气温升高:气温每升高1°C,脑梗死风险上升4%。高温天气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极易形成血栓。
- 脱水:脑梗患者对缺水的敏感度更高,脱水会导致血液浓度升高,增加脑梗风险。
- 血压波动:高温天气下,血压波动可能更加剧烈,尤其是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脑梗患者来说,这是极为危险的。
- 情绪波动:高温容易使人情绪失控,而情绪波动是脑梗的“隐形杀手”。

二、四个“死亡陷阱”及防范策略

1. 长时间吹空调不动
   - 风险:长时间低温环境+久坐不动,为血栓制造温床。
   - 防范策略:保持适度活动,每坐1小时至少站起来活动5分钟;即使在空调房,也别忘了喝水、动腿、深呼吸。

2. 大量出汗却不补水
   - 风险:水分不足导致血液浓度升高,血流速度减慢,易发生血栓堵塞。
   - 防范策略:定时饮水,每次150-200毫升,每2小时一次;水温不宜太冷,避免刺激血管收缩。

3. 午睡过久、起身过猛
   - 风险:长时间卧床导致血液积聚下肢,突然起身易引发血压骤降,脑供血不足。
   - 防范策略:午睡不宜超过1小时,醒来后应静卧几分钟,再缓慢下床;避免睡前服用过量降压药。

4. 情绪烦躁、暴怒生气
   - 风险:情绪波动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飙升,可能触发脑血管破裂或血栓脱落。
   - 防范策略:进行情绪放松训练,如冥想、呼吸操、听轻音乐等;家人也要避免激化矛盾,营造安静、温和的家庭氛围。

三、其他实用防范策略

1. 监测生命体征:每天早晚测血压、记录心率,发现波动异常及时就医。
2. 饮食调整:睡前不吃油腻重口食物,避免夜间血脂骤升;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温水,促进血液循环。
3. 作息规律:不要熬夜,尽量在23点前入睡,保护血管修复节律。
4. 避免高温户外活动:高温天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出门务必戴帽子、防晒、带水。

四、特别提醒

- 对于家有脑梗患者的家庭来说,务必把“室内温度、饮水频率、情绪稳定”作为每日三件头等大事来管理。
- 脑梗最好的治疗不是救命的那一针,而是我们在日常生活里的每一个小决策。通过科学、系统的手段来“防未病”,才能更有效地降低脑梗的发生风险。

在高温频发的夏季,脑梗患者及其家人应更加警惕潜在的风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1条评分金币+7
妞妞乐乐 金币 +7 - 前天 08: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