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阅读
  • 2回复

[奇观]河北这座三次定都的古建小城,后劲实在太大了[5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2915
金币
152284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90
斑龄
34
道券
9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518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6小时前

苏轼搞学术写文章可以,性格上显然不适合做官,一生三起三落。
外放贬谪乃是家常便饭,连他自己也苦笑着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其实哪止黄州惠州儋州,细究下来还有杭州密州颍州扬州定州英州.......,最后靖国7年(1101年)7月死于常州。
当然啦,连苏老师自己都没想到,被踢出京圈后的落魄岁月,倒成了千年后一些城市文旅的流量密码。

儋州是苏轼被贬谪的最南的地方,而最北的地方则是定州,即今天河北保定代管的定州市。
当时定州与契丹为邻,是大宋的北方疆域所在,离别时他对弟弟苏辙说的那句“今年中山去,白首归无期”,颇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调调。

“今年中山去,白首归无期”,中山即是定州。
这是座不折不扣的千年古县城,管仲当年在这夯土筑城,搁现在约等于包工头接了个雄安新区的标。

后来又来了战国中山,汉中山,后燕三次定都。
如今在土层之下,三座都城的魂魄仍在博弈,这些文明的断层线,如今被文保碑的编号熨平成观光手册上的小标题。

定州城的老底子都攒在中山东路,崇文街附近,从600多年的南城门溜达进去,青砖灰瓦间藏着一串故事。

贡院, 文庙,定州署,晏阳初故居,定州博物馆,开元寺塔,清真寺,中山汉墓,净众院地宫,大道观玉皇顶等等,其中大多都是“国保单位”。

01 开元寺塔
要说重量级的还得是开元寺塔,这北宋年间的“料敌塔”往广场上一戳,活像根定海神针。
你站在开元寺塔下抬头,颈椎能直接体验80多米的历史重力,砖缝里漏下的斑驳光影,倒比城里的钟表更懂时辰。


作为河北四宝之一,开元寺塔是正儿八经的第一批国保单位。
历史上遭受过战火,雷电,大地震等一度塌落的不成样子,1986年经过修复之后才成了现在的端庄模样。

门票30元,登塔100元,每天限60张(包括30张全价票,30张半价票)。
塔有十一级,但只开放到第七层,里面能看到战损版的宋代壁画,历代登塔游客的所刻的“到此一游”,这里的游客包括当年被贬来定州的苏轼。


02 —定州博物馆—
开元寺塔旁边就是定州博物馆,一座小众且宝藏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了,作为战国中山,汉中山以及十六国后燕的都城,定州的历史底蕴太过深厚。


满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展馆被塞的满满当当的,主要看点是汉家陵阙,北朝佛陀,天下大白,金翠明珠,尘外千年几个展厅。

大概有5万余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107件,二级文物214件,三级文物644件。
还有最值得一看的3件国宝级文物:东汉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东汉龙衔环谷纹青玉璧,北宋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


东汉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
1969年河北定州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珍贵在何处呢?
主体是由四块镂雕玉片,玉的材质是新疆和田黄玉,这不是重点,雕的纹饰才是。

两边雕青龙,白虎纹;中间雕的是分发高髻,凭几端坐的“西王母”以及头发后梳的“东王公” 。
其实这类神话题材在壁画上很常见,汉人崇拜神仙嘛,但是在玉器上却十分罕见,这件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神仙玉屏风。

东汉龙衔环谷纹青玉璧
和前面玉屏风一窝出的,都是东汉中山穆王刘畅的东西。
一块新疆和田青玉透雕了一龙一螭并饰有整齐的谷纹,它是我国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块古玉璧。

北宋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
1969年在定州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这个地宫就在中山汉墓旁边,是第六批国保。
我去的时候没开放,不过定州博物馆官网有复原的数字地宫,可以360°沉浸式游览。


这件龙首净瓶是北宋早期定窑的精品,高60.9厘米,腹径19.1厘米,肩负三重覆莲纹。
上腹一周缠枝花,下腹四重仰莲纹,这么大的形体加上这么精美的纹饰,当的一声巅峰之作。

对了定州除了有净众院塔地宫,还有一个建于北宋的静志寺地宫。
里面出土了魏隋唐宋历代金银铜玉石等珍品700余件,最晚的年份都是北宋赵光义时期,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静志寺地宫出土的鎏金铜力士像
原本这儿还应该多一件国宝,那就是1973年出土于今定州市八角廊村中山怀王刘修墓里的金缕玉衣,不过后来被国家博物馆借走了,现在只剩了一件刘畅墓里头的银缕玉衣。

国家博物馆 金缕玉衣
03 —中山汉墓—
当刘胜那件满城出土的金缕玉衣在省博当台柱子时,他定州兄弟们的墓室前人烟稀少。
定州人管汉墓叫“大疙瘩”,这称呼比史书里的“平山胜迹”倒是更带劲。

自2100多年前汉景帝刘协封他第九个儿子刘胜为中山靖王,中山国始封,国都定在卢奴,也就是今天的定州市区。


西汉中山国共续十王,东汉延续七代王,历经一百多年,山王死后,除一代目刘胜葬在满城外,大部分都葬于定州境内。

定州汉墓确实不少,但绝大多数都没有开放,市区人民政府旁的那座“中山汉墓”算是唯一一座对游客开放的了,至于墓主人是谁?拢共有这么3种说法。

第一个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这个说法历史很早就有了。
“旅游博主”乾隆甚至还在立了一块中山靖王墓的石碑,直到1968年在保定满城区发现刘胜及其妻窦绾墓,出土“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等标志性文物推翻了此说法。

第二个是西汉中山孝王刘兴,但考古发掘和研究报告对不上。
断代为东汉晚期的墓葬与西汉的刘兴差开了几百年,另外根据西汉诸侯王葬制(崖洞墓为主),市区汉墓的砖室结构更符合东汉特征。


第三个是东汉中山简王刘焉,这也是最扯淡的说法。
问就是门口有北庄子汉墓石刻的牌子,殊不知这是从附近几公里外的北庄子村里搬来,集中保护的。

刘焉是顶级皇二代,老爸是东汉光武帝刘秀,老妈郭圣通是东汉第一位皇后。
别的不说,就凭他的墓中出土超规格的“黄肠题凑”葬制(用的黄肠石代替的柏木),也反应了他的显赫地位。


东汉中山国共传6代,除刘焉外,其后代如中山夷王刘宪等均葬于封国内。
市区汉墓可能属于其中某一位,但是现在不知道,所以学术界只得把它叫为“定州35号汉墓”。

定州35号汉墓
汉墓石刻馆里除了有刘焉的北庄子汉墓石刻,还有南北朝到民国的历代碑刻100多通,最有名的要数院子里立着的一块苏轼的“雪浪斋碑”。


给一些朋友科普一下,当年苏轼被贬到定州任知州时,在自己的后花园得到一块奇石。
此石黑质白脉,白脉似游动的水纹,苏老师就把它称为“雪浪石”,并将院子命名为“雪浪斋”。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这块石头倒是保存了下来,之前用以存放的众春园成了武警医院,门卫森严,不太能进去,无缘得见。

清朝 钱维城—《画雪浪石并书乾隆帝雪浪石记》
避免篇幅冗长,简略唠一下其他几处国保的情况。
唐代就有,清代重建的定州文庙是河北省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为2013的第七批国保。

30的门票有些稍贵,因为除了魁星楼,大成殿以及宋代的苏东坡手植双槐,槐抱椿,落星石几样为数不多的“老东西”外,其余都是漆的反光的仿古建筑。

文庙的飞檐挑着半阙残阳,附近贡院的考棚还留着科举的墨香。
清乾隆三年(1738年),定州州牧王大年创建文武两科兼具的贡院,几百年过去了,如今是2001年的第五批国保单位。


在文庙和贡院之间还有一座定州署,“署”即办理公务的机关。
那里是唐宋以来定州知州办公的地方,可惜现在是重建的仿古建筑,好在不要门票,有空可以来逛逛。


不过这附近还有个晏阳初故居,为2006年的第六批国保。
晏阳初何许人也?答曰: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和南方的陶行知齐名,所谓“南陶北晏”。


崇文街附近的景点大致就这么多,再就是中山汉墓周边的几处古建了。
一个是元代的清真寺是2013年的“国七”,一个的明代的大道观玉皇殿是2006年代“国六”。


尤其是这个玉皇殿,之前因为修缮而大门紧闭,现在已经正式营业了。
30元的门票,节假日可能半价,主要看点就是元代的庑殿顶玉皇殿以及内部明代万历年间的四面壁画。



夜市亮起的刹那,霓虹漫过汉墓的封土,小吃摊主说起中山国过往,如同谈论今日里互联网上发生的琐事。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2915
金币
152284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90
斑龄
34
道券
9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518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6小时前
以下是关于苏轼与定州历史文化的深度解析,结合文旅价值与考古发现的结构化呈现:

---

一、苏轼的定州岁月:贬谪文人的边疆印记
1. 政治生涯的北境终章
- 时间背景:1093年(宋哲宗元祐八年),58岁的苏轼被贬定州任知州,成为其仕途最北端贬谪地。  
- 历史语境:定州(古中山国)为宋辽边境军事重镇,苏轼在此整顿军纪、赈济灾民,却因“元祐党争”牵连再贬惠州。  
- 文化遗存:  
  - 雪浪斋:苏轼发现黑底白纹“雪浪石”并建斋,现存清乾隆仿刻石碑(原石藏武警医院内)。  
  - 双槐手植:定州文庙内两株古槐传为苏轼所植,树龄超900年,见证其“白首归无期”的慨叹。

2. 文旅价值的当代转化
- 城市IP塑造:定州将苏轼元素融入文旅标识,如崇文街“雪浪石”文创、东坡肉特色餐饮。  
- 对比效应:相比黄州、儋州,定州苏轼遗迹知名度较低,但军事边城与文人治理的冲突叙事独具张力。

---

二、定州考古密码:从战国中山到汉代陵阙
1. 地层中的文明叠压
| 时代       | 核心遗存                  | 考古意义                                                                 |
|----------------|-----------------------------|-----------------------------------------------------------------------------|
| 战国中山   | 城垣遗址(管仲筑城传说)        | 白狄族建立的中山国“千乘之国”,青铜器铭文揭示非华夏族群汉化进程。                          |
| 汉代中山国 | 刘畅墓(银缕玉衣、透雕玉屏)    | 东汉诸侯王葬制典范,玉座屏神仙题材为迄今最早玉雕西王母-东王公图像。                       |
| 北宋佛教   | 净众院/静志寺塔基地宫           | 出土定窑龙首净瓶(全球最高宋代瓷瓶)、北魏至北宋舍利函,反映佛教艺术与定窑工艺的巅峰结合。 |

2. 汉墓群之谜
- 身份争议:市区开放的中山汉墓(“大疙瘩”)墓主成谜,排除刘胜(满城汉墓)、刘兴(年代不符),或为东汉某代中山王。  
- 葬制对比:  
  - 刘焉墓:使用“黄肠石”题凑(柏木替代品),体现光武帝刘秀家族的殊荣。  
  - 刘修墓:金缕玉衣现藏国博,定州仅存复制品,凸显中央与地方文物分配矛盾。

---

三、古建巡礼:宋塔、文庙与科举记忆
1. 开元寺塔(料敌塔)
- 建筑奇观:  
  - 高84米,11层砖塔(开放至7层),北宋边防瞭望塔,塔内苏轼题刻与历代涂鸦构成“时间胶囊”。  
  - 登塔贴士:每日限60人(30全价+30半价),战损壁画需预约讲解(含苏轼贬谪故事)。  

2. 文庙与贡院
- 儒学双璧:  
  - 文庙:清代重建大成殿与宋代古槐形成时空对话,30元门票争议在于过度商业化仿建。  
  - 贡院:华北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科举考场,考棚墨迹与《题名碑录》还原寒门跃迁之路。  

3. 小众国保亮点
- 大道观玉皇殿:元代庑殿顶+明代道教壁画,30元门票可赏“四御朝元”场景。  
- 清真寺:元代无梁殿结构,见证丝绸之路上的回汉交融。

---

四、定州博物馆:国家一级馆的三大镇馆之宝
1. 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东汉)  
   - 新疆和田黄玉雕西王母/东王公,第三批禁止出境展文物,神话玉雕孤品。  
2. 龙衔环谷纹青玉璧(东汉)  
   - 现存最大完整汉代玉璧,龙螭纹象征诸侯王权。  
3. 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北宋)  
   - 高60.9厘米,定窑技术天花板,地宫出土印证佛教供养制度。

参观指南:免费预约,重点参观“尘外千年”(佛教)、“天下大白”(定窑)展厅,预留2小时。

---

五、文旅路线与时空穿越建议
一日精华路线  
- 上午:开元寺塔(登塔)→ 定州博物馆(玉座屏+净瓶)  
- 下午:中山汉墓(封土探秘)→ 文庙/贡院(科举体验)→ 崇文街夜市(雪浪石文创)  

深度提示:  
- 苏轼粉丝可加访晏阳初故居(平民教育思想与文人治理呼应)。  
- 汉墓爱好者推荐自驾探访北庄子石刻馆(刘焉墓文物迁展)。  

---

定州如一部缩略版中国史:苏轼的失意文人叙事、战国中山的族群融合、汉代黄肠题凑的礼制僭越、宋代定窑的工匠精神,在古城肌理中层层堆叠。这座“包工头筑城”的边地小城,恰因边缘性保存了主流历史之外的鲜活样本。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4443
金币
172731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0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78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6小时前
河北三次定都的古建小城
根据您的描述,您提到的河北这座三次定都的古建小城,很可能是指邯郸市。邯郸市在历史上曾作为赵国的都城,以及后来的邺城和大名府,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邯郸:赵国的都城
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涌现出了廉颇、蔺相如等历史名人。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使得赵国成为能够与秦国抗衡的强国。当时的邯郸作为赵国的首都,商贾云集,手工业发达,是当时天下屈指可数的大都会。

邺城:魏王曹操的龙兴之地
邺城位于今邯郸市临漳县境内,是魏王曹操的龙兴之城。邺城见证了多个王朝的兴衰起落,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城市。铜雀台即位于邺城,是著名的文化遗址。

大名府:宋代的陪都
大名府在宋代被称为北京大名府,是北宋时期的四京之一。大名府不仅是河北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同时也是一座军事重镇,用于对抗北方的辽朝。据说,当时大名府管辖人口多达五十万以上,为中央政府贡献了大量的税收。

结论
邯郸市作为历史上三次定都的城市,其历史文化和古建筑遗产非常丰富。尽管如今的邯郸市已经成为河北省一座以重工业为主的普通地级市,但其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力依然不容忽视。如果您对这些古建筑和历史遗迹感兴趣,邯郸无疑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地方。
[ 此帖被姜谷粉丝在2025-05-17 07:34重新编辑 ]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