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你有没有感觉,今天腿有点麻?”李女士和她的同事小张一起加班,工作完成后,她开始揉了揉自己的腿,突然,她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她问道。
小张看了看她,说:“我倒没什么感觉,腿脚挺正常的。你怎么了?”
李女士又揉了揉自己的小腿,微微叹了口气:“ 我感觉腿有点沉,而且有点麻木,一走路就不太舒服,皮肤还有点发红,像是血液循环不好似的,你觉得是不是最近我坐得太久了?”
小张想了想:“我觉得应该没事吧,可能就是站坐时间长,血液流动不畅,不过,如果这样持续下去,还是要注意,毕竟不舒服的地方多多少少可能是身体给我们的信号。”

李女士点点头,心里有些不安,毕竟,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不容忽视。
她没有再多想,还是继续工作,直到第二天,症状并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腿部的麻木感愈发明显,皮肤的红肿也扩展到了脚踝周围。
这时,她决定去医院检查,结果令她震惊—— 她的双腿出现的这些不适症状,竟然是血栓形成的前兆。
血栓的形成并不是突然的,很多时候它会通过一些看似普通的症状来向我们发出警告,李女士出现的麻木、肌肉紊乱、皮肤发红或变色,都是血栓逐渐形成的信号。

这些信号如果被忽视,很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血栓形成的过程通常较为缓慢,并不像电影中那样瞬间爆发。而这种隐性危险,常常就在我们不经意间加剧。
为了避免像李女士一样,许多人在初期没有重视手脚的异常信号,最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血栓形成的最常见部位是腿部,尤其是深静脉血栓,这类血栓通常发生在腿部静脉,当血液流动缓慢时, 血液成分容易发生变化,逐渐形成血栓,阻碍血液正常流通。
腿部是最容易受到血栓影响的部位,因为下肢的血液循环较为复杂,且长期坐着、站着的人容易导致下肢血液流速减缓,长时间的不活动,比如长时间飞行、开车、久坐办公室,都会增加血栓的风险。

血栓的初期症状最容易体现在手脚部位,腿部麻木通常是血液流动受阻的信号,麻木感往往是由于局部血液无法顺畅流通,导致神经末梢受压或血液供给不足。
特别是长时间处于一个位置不动时,腿脚部的麻木感更为明显,如果这种麻木感不是因为身体姿势不当引起的,且长时间没有缓解,那就需要特别警惕了。
除了麻木,肌肉紊乱也是血栓的常见表现,许多人可能会误以为肌肉疲劳是因为运动过度或者久坐导致的,然而, 如果突然出现的肌肉无力感持续存在,并且伴随着酸痛、沉重等感觉,就可能是血栓正在形成的信号。
肌肉紊乱常因血液流动不畅,致使肌肉缺乏充足的营养与氧气供应,进而影响其功能。

尤其是对于那些有长期坐着或站着习惯的人,血液循环不畅的问题尤为突出,这样的症状如果不引起注意,很可能会使血栓逐渐恶化,最终影响到其他器官。
另一个重要的警告信号是皮肤的变化, 皮肤发红或变色通常发生在血栓已经形成并开始阻碍血液流动之后。
特别是当血液无法顺利回流到心脏时,血液便会积聚在下肢部位,导致局部血液滞留,这时,皮肤可能出现发红、肿胀,甚至发热的现象,这种皮肤的异常变化,往往被人忽视。
很多人认为是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暂时性变化,然而, 这恰恰是血栓形成的重要信号,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不消退,且没有明显的外部原因,就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事实上,血栓的形成通常是渐进的过程, 早期的麻木、肌肉失调、皮肤发红等异常症状常常被误认为是生活中的小问题。
许多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血栓发生严重并发症时才后悔不已,然而,这些症状一旦出现,就已经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忽视这些信号,最终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血栓对健康的危害不仅仅体现在腿部,如果血栓脱落,进入血流中,它有可能随血液流动到达心脏、肺部或大脑,造成心脏病、肺栓塞、脑卒中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

预防血栓,除了及时发现手脚的异常症状外,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保持适量的运动,尤其是腿部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减少血栓的发生。
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伸展筋骨,尤其是在长时间坐着或站着的情况下,起身走动有助于促进血液的流动。
与此同时, 合理膳食,保持健康体重,避免高脂肪、高糖分食物,也能有效降低血栓发生的风险。
最后,许多人认为血栓是年纪大了才会得的病,但事实上,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血栓的高发人群已不再局限于老年人。

年轻人因生活压力大、运动匮乏、饮食失序等因素,亦可能面临血栓风险。要预防血栓的形成,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手脚的异常信号,及时就医,确保自己远离血栓带来的健康危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血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季顺东.血栓形成机制及抗凝药物的药理特点[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1,13(03):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