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7阅读
  • 2回复

[猎奇]康熙唯一嫁给汉人的女儿,生母是南巡时带回的江南美女,身世成谜 [3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1581
金币
22859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6241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61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5-15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13) —

看过《康熙微服私访记》的人都特别熟悉其中一个情节,就是每个单元故事里都有一个汉人美女,康熙在处理案件,惩办官员时,总是会和这位美女卿卿我我,演绎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事后很多时候直接就把美女带回了宫中。

事实上,这样的情节也不算是虚构,在康熙的后宫里确实有一些汉人美女,她们很多就是康熙南巡时带回来的。

今天我们讲的这位袁贵人,就是康熙在第二次南巡时带回来的,而且甚至在南巡途中直接就怀了身孕

康熙六次南巡

自康熙二十三年至四十六年(1684年一1707年)的24年时间里,康熙先后到江南一带作了六次南巡分别是二十三年、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和四十六年。



康熙南巡图

康熙南巡的目的其一是为了视察河工,治理黄河水患。因此他历次南巡必到河工现场,亲自查看河运防务,并提出意见,做出决策。

其二是为了进一步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笼络江南的士大夫阶级,因此他多次前往山东曲阜孔庙祭拜孔子,到南京去祭拜明太祖朱元璋之明孝陵。

其三是通过南巡体察民情,澄清吏治,安抚民心,发展经济。一些能臣干将就是他在南巡时发现的,比如治河功臣靳辅。

芒果台2022年推出的重磅大型历史剧《天下长河》就是讲述康熙时靳辅治理黄河水患的故事。



康熙南巡图

除此之外,在南巡过程中,康熙还可以游览欣赏"景物雅趣、川泽秀丽"的江南风光,同时还能收获很多各地方进献的温婉动人、柔情似水的江南美女,可谓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出生江南

康熙二十八年(1690年)正月初八,康熙开始了第二次南巡,两个多月后返回北京,十二月初七日,袁氏为康熙生下皇十四女,就时间推算,这位袁氏就是康熙南巡途中宠幸后带回来的。

我们来看一下康熙第二次南巡的时间路线,康熙是正月初八从北京出发,经山东入江苏,过镇江、丹阳、常州、无锡,二月初三抵达苏州,驻跸苏州织造公署。离开后二月初九日到达杭州,十四日到绍兴,二十四日到达江宁,三月回銮,于三月十九日返回北京。

就时间来看,袁氏很可能是康熙在到达苏州或者杭州时纳的汉人女子,而且春风一度,就珠胎暗结,康熙便将其带回了京城,于十二月初七日生下了皇十四女

这位袁氏来自江南,关于她的家世和出身却没有任何记录。即使她生的女儿长大成年,并许婚下嫁,这位袁氏也没有任何只言片语的记载。

同年五月宫里还发生了一件大事,佟皇贵妃病重,也许是为了安慰,也许是为了冲喜,康熙下诏封其为皇后,希望能留住自己这位陪伴自己多年“鞠育皇子、备极恩勤”的表妹,但是第二天佟皇后还是去世了,谥号孝懿皇后。

佟佳氏这个皇后只当了一天,也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短的皇后。



影视中 孝懿仁皇后

袁氏所生的女儿后来长大成年,序齿为九公主。康熙四十五年,刚满17岁的她封和硕慤靖公主,赐婚给振武将军甘肃提督孙思克之子散秩大臣(相当于今天中央警卫局副局长)孙承运。公主于乾隆元年十一月在甘肃逝世,年48岁。额驸于康熙五十八年五月卒。

九公主是康熙所有女儿中出嫁时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康熙朝唯一一个嫁给汉人的公主,她的生母是汉人,而她最后也成了汉人的媳妇。

而公主和孙承运的儿子孙五福后来又娶了康熙皇八子胤禩唯一的女儿。



九公主 和硕慤靖公主

再现芳踪 贵人入葬

袁氏虽然生下了九公主,此后也再没有什么活动记录。关于她的生卒年,《清史稿》等史料中未有任何记载,后来人们在康熙五十八年的一份《内务府奏为办理袁常在移葬折》中发现了她的踪迹。

内务府上这份折子的原因是:康熙五十八年八月十二日在景山养病的袁常在去世了,内务府按照惯例需要准备丧葬事宜。因此当时署理内务府总管事务郎中董殿邦、礼部尚书贝和诺、工部侍郎穆尔泰就联名上了个折子,就如何办理袁常在的移葬事宜进行请示。

折子中提到康熙四十一年十月十四日薨逝的徐常在,出殡时是什么规格仪式,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初五日薨逝的辛贵人又是什么规格仪式,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薨逝的布贵人因是三公主之母,是依照嫔的规格出殡的,因此请示皇帝九公主之母袁常在应该按照哪个规格安排出殡。



另外折子中还提到按照钦天监测算的吉日良辰应该是将袁常在的灵柩送往朝阳门外孙卫善花园暂时安放。但是现在朝阳门外孙卫善花园房屋倾斜,墙院都倒塌了,不能安放,目前又没有其他地方。只有辛贵人所葬曹八屯寝园的殡宫有三间空房,就送到那里暂时安置了。

为此谨奏,请旨。

康熙朱批:照辛贵人例,免祭文、依仗,余依仪。(按照辛贵人的规格,免去祭文和依仗,其余按你们说的办)。

九月二十日,内务府又上了份奏折,意思是目前已经依辛贵人之例建造木板房,将袁常在灵柩暂时安置。按照钦天监测定吉日和现实中各种情况,只能在十月十一日辰时移葬入淑勒妃园寝,后续如何破土修建、又如何移葬等等一切事情我们都是怎么怎么安排的,请示康熙是否可以。

康熙朱批:依奏

于是这位袁常在便依贵人例入葬淑勒妃园寝中(康熙九年去世的慧妃园寝,即后来的康熙景陵妃园寝)中。《陵寝易知》中记载其为袁贵人,但其地宫则仅为常在规格,其墓穴位于第六排左边第五位。



康熙景陵妃园寝中 徐常在、布贵人、袁贵人

曹八屯寝园

而奏折中提到的辛贵人,在康熙景陵妃园寝中确实没有一位辛贵人,她很可能按照奏折中“现窃依葬于曹八屯寝园之辛贵人例移办袁常在灵柩送往淑勒妃寝园安放”所提,最终只是安葬在了北京郊区的曹八屯寝园。

曹八屯位于北京朝阳区西北部,也许那里曾有一片园寝,埋葬了清朝后宫里那些不能入葬妃陵的可怜女子,康熙那些见于记载又神秘消失不知下落的后宫妃子也可能都葬在了这里。

但如今一切都已不复存在,2008年,那里建起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曹八屯也渐渐湮没于岁月的风尘中了。题记:容妃的故事

看过《康熙王朝》的人都熟悉里面的一个人物,就是康熙最爱的妃子容妃。

她是康熙的感情知音,聪明智慧,善解人意,大度宽容,恬淡不争,是康熙偌大的后宫中唯一的温暖和安慰。



《康熙王朝》李建群饰演容妃

只是在江山与深爱的女人之间,康熙还是选择了江山,他将容妃唯一的女儿蓝齐格格下嫁仇人准葛尔。

后来又因容妃传达孝庄懿旨,力保太子胤礽不能废,康熙尽管相信其所说,但思考再三,还是认为胤礽不适合接任未来江山继承人。

康熙又不能说孝庄下错了旨意,只好说容妃假传懿旨,把她贬去佣人所去刷马桶,后来容妃竟然被一摞摞高高的马桶砸死,最终成了皇家政治的牺牲品。



入宫不详 最早生子

容妃的原型就是康熙的荣妃马佳氏,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女主角,她的故事和结局比《康熙王朝》里的容妃要相对好得多。

马佳氏,员外郎盖山之女。员外郎是个从五品,而且一般为闲职。明朝以后那些富有的商贾仕绅捐钱买官常常获此官职。在康熙的众多后妃中,很多都出身不高,她们的父辈都是类似员外郎这样的低品闲职。

想来康熙是怕有实权的大官女儿入宫后,一是恃强而骄,闹得后宫不宁;二是前朝后宫势力相结合,外戚干政,容易引发政治事端。因此他更愿意选拔低品级闲职的官员女子入宫,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



马佳氏何年入宫不详,但她在康熙六年(1667年)九月二十日,生下了康熙的第一个孩子而且是个皇子,当时康熙虚龄才14岁。由此推断,马佳氏是在康熙五年时受到宠幸的,因此可能是在康熙四年左右经选秀入宫的。

因为康熙四年(1665年)七月时聘辅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行纳采礼,九月时举行了大婚。马佳氏参加选秀只能在这之前,所以她至少在康熙四年就已经入宫了。

与《康熙王朝》里故事一样,12岁的康熙帝对于13岁的赫舍里皇后一开始应该是抵触的,因为康熙内心深知这是桩政治婚姻,娶赫舍里氏为皇后更多的是需要借助索尼的力量来对付鳌拜,这让年轻小皇帝的心里有一种被强迫的不甘不愿。

因此他的注意力自然转移到宫里其他年轻女子身上,马佳氏就是他找到的第一个红粉知己。而马佳氏也不负所望,很快为康熙生下皇子,让14岁的康熙第一次体会到做父亲的喜悦,因此他为孩子取名承瑞,寓意为承接祥瑞而来的孩子。



连续生育 4子夭折

马佳氏生下第一子承瑞的第二年,又一位宫女张氏又为康熙生下了第一个女儿。

一年后,康熙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大婚四年已经度过磨合期的赫舍里皇后终于为康熙生下第二子也是嫡长子,取名承祜。而且这一年五月时,康熙已经除去鳌拜,正式亲政了。

第二年,康熙九年五月廿四,马佳氏所生承瑞病死,年3岁。而同年闰二月初一生时,郎中索尔和之女那拉氏又为康熙生下第三子承庆,于十年四月夭折,年2岁。十二月廿五,马佳氏又生下康熙第四子赛音察浑,4岁夭折。

后来从康熙十二至十六年,马佳氏每年都为康熙诞育子女,分别是皇三女(康熙十二年五月初六生),皇六子长华(康熙十三年四月初六生,当天夭折),皇八子长生(康熙十四年六月二十一生,2岁殇),皇十子胤祉(康熙十六年二月二十生),此后再无生育。



马佳氏前后为康熙共生有五子一女,在康熙十六年前所生15个子女中,马佳氏一人就贡献了6个,而且皇子长生和胤祉还是在康熙十三年五月皇后赫舍里崩逝后出生的,可见康熙对马佳氏多么宠爱。

她也是为康熙生育子女最多的妃嫔之一,另外一位就是康熙德妃乌雅氏,生三子三女。马佳氏所生6个孩子中,只有皇三女和皇十子胤祉长大成人,其余4人全部夭折。



七嫔之四 四妃之末

在马佳氏生下胤祉4个月后,康熙十六年八月,康熙第一次大封后宫,封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为皇后,表妹佟佳氏为贵妃,李氏为安嫔、王佳氏为敬嫔、董氏为端嫔、马佳氏为荣嫔、纳喇氏为惠嫔、郭络罗氏为宜嫔、赫舍里氏为僖嫔。马佳氏位列七嫔第四位。

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二十,终于彻底平定三藩之乱的康熙决定第二次大封后宫,晋表妹贵妃佟佳氏为皇贵妃,孝昭皇后之妹钮祜禄氏为贵妃,惠嫔为惠妃、宜嫔为宜妃、德嫔乌雅氏为德妃、荣嫔为荣妃。荣妃成了四妃中的最后一个。



《花落宫廷错流年》通嫔

此时的惠妃虽然居四妃首位,很大原因是她为皇长子胤褆之母。而宜妃和德妃则是后来居上,是康熙十六年至二十六年这10年里最受宠的两位,两人的故事也先后被演绎成各种版本。

虽然荣妃居于四妃之末,但因她入宫年份长,命她同惠妃以太后旨协助当时位分最高的佟皇贵妃处理六宫诸事。



《康熙王朝》慧妃、容妃

荣妃面对后来居上的宜妃、德妃,看着她们无限荣宠,频频为康熙诞下子女(德妃生三子三女,宜妃连生三子),一如当年无比风光的自己。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只是已痛失四子的她,已经能非常平静淡然地看待宫禁人事,一心抚养自己仅存的女儿和儿子胤祉长大成人,在后宫中过着平稳安逸的生活。



女封固伦 龙袍入葬

荣妃所生皇三女序齿为二公主,大公主是康熙养女,其弟恭亲王常宁之女,因此这位二公主实际是康熙第一个长大成人的亲生女儿,康熙对她格外疼爱,公主也是非常孝顺。

康熙三十年正月正式受封和硕荣宪公主,六月下嫁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孝庄之女固伦淑慧长公主嫡孙,皇太极的曾外孙。当时公主19岁,额驸21岁。



康熙四十八年,经历了废立太子风波的康熙身心俱疲,病倒了。荣宪公主听说后立刻赶回来,亲自在父亲跟前端茶倒水,晨昏都来问安,四十多天里未尝有一点松懈。此时已经被觊觎皇位的儿子们闹得心寒不已的康熙看到女儿荣宪公主如此体贴孝顺,欣慰不已。

康熙病愈后,立刻下旨褒奖,称公主克诚克孝竭力事亲,诸公主中尔宽为最,晋封为固伦荣宪公主,还为她举行了隆重的册封仪式。

“固伦”是皇后女儿才享有的封号,荣宪也是康熙所有女儿中康熙所封的唯一一位固伦公主。而荣宪的同胞哥哥胤祉也是在这一年封为和硕诚亲王。



公主额驸乌尔衮于康熙五十八年时曾跟随康熙帝出征,康熙六十年(1721年)逝世于军中,年52岁。而荣宪公主于雍正六年四月二十一逝世,年56岁。这二人也是康熙女儿女婿中难得彼此恩爱、相伴最长的夫妻了。

1972年,固伦荣宪公主墓在内蒙古赤峰巴林右旗被发掘,据相关人员介绍:当时荣宪公主的遗体保存极好,虽埋葬240多年,出土时皮肤仍有弹性,宛如生人。

而荣宪公主当时头戴金制凤冠,梳着75厘米长的两股大辫子,腕套金镯,指戴戒指,足蹬大红缎满帮绣花靴子,身穿多层服饰,最外面的竟然是一件光彩夺目的珍珠团龙袍

只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荣宪公主的尸体和墓葬都没有得到妥善保护,令人遗憾。



儿成学者 奉旨编书

荣妃所生皇三子胤祉,一直不太热心皇储,只一心钻研读书。他后来成长为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并专心编书。

胤祉的老师和门客也全是学者和无功名的布衣,如陈梦雷、杨文言、周昌言等。1707-1730年这23年中,胤祉一直在熙春园,文化盛事频繁。



陈梦雷塑像

依靠这些人并在康熙的支持下,胤祉主持编纂了两部大书《律历渊源》和《古今图书集成》。

《律历渊源》集律吕、历法和演算法于一书。是一部我国科技史上具有很高价值的天文、数学、乐理丛书。《古今图书集成》编辑历时28年,共分6编32典。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

这两本书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成为中华文化至宝。

雍正继位 入住儿府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69岁的康熙病逝于畅春园,也许是感念如荣妃这般陪伴了自己一生的女人,不忍她们像前朝太妃那样留在宫中等待老死,康熙生前写下谕旨,在他驾崩之后,特许这些年长的皇妃们可以出宫到已经成家立业的皇子们府上居住。



据说为了圣旨不被遗失,更容易被发现,康熙还特意写了三份,分别放于不同位置。而正如康熙所愿,雍正继位后不久,就发现了这道圣旨。

于是雍正元年六月,荣妃马佳氏便搬到儿子诚亲王胤祉府中。当时出宫的一共5位太妃,除荣妃外,惠妃那拉氏到其养子皇八子廉亲王胤禩府上(惠妃所生皇长子在康熙四十八年废立太子风波中被议罪,康熙判其终身监禁),宜妃郭络罗氏到恒亲王皇五子胤祺府上,成妃戴佳氏到淳亲王皇七子胤祐府上,定妃万琉哈氏到皇十二子履郡王胤祹府上。

风波频起 忧愤而逝

继位后的雍正,对于康熙朝那场九子夺嫡的风波始终心有余悸,那是他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雍正二年,便开始对这些兄弟们进行一一清算。



《雍正王朝》雍正

首当其冲的八爷党,皇八子胤禩削宗籍圈禁,改名为“阿其那”,皇九子胤禟削宗籍圈禁,改名为“塞思黑”,皇十子胤䄉被圈禁。雍正的同母弟弟皇十四子胤祯(胤禵)被派去守陵,也遭圈禁。皇十二子胤祹被降爵。

皇三子胤祉也没逃脱厄运,先是被发配到遵化的马兰峪为康熙守陵,胤祉的儿子弘晟获罪,被削去世子之位,成为闲散宗室。



《雍正王朝》胤祉

看到自己儿子和孙子遭受到的冲击和灾难,荣妃心里肯定很是难过,新皇帝的一系列举动让她平静多年的心里再起波澜,忧愤却又无奈。

雍正五年闰三月初六日(1727年4月26日),带着一腔忧愤和对儿子的牵挂,荣妃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病逝于胤祉府中,年70多岁,十二月初四日奉安于景陵妃园寝。



荣妃去世后的第二年四月,女儿荣宪去世,年56岁。六月时,儿子胤祉被夺爵囚禁,后又一直被幽禁于景山永安亭,直到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日去世,年55岁。

一双儿女都去世于荣妃之后,也许对荣妃来说,也是上天对她的怜惜和照顾吧。

淡看人事 平和一生

她为康熙诞下第一个孩子,可以说是康熙的初恋,从康熙五年到六十一年,陪伴了康熙57年,看着康熙从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直到去世,见证了康熙朝所有的荣辱兴衰,沉浮起落。

而她也是康熙所有后妃中最为淡然从容的一个,在康熙后宫诸多重要活动中,都鲜少有她的踪影和记载,如同《康熙王朝》里的容妃一样,守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平淡如水地在幽深复杂的宫廷里度过了一生。



后记:经典容妃 古装典范

2020年7月16日,成功饰演《康熙王朝》中容妃的李建群老师去世,享年63岁。她塑造的容妃大度宽容又纯直刚正,聪慧过人又恬淡不争,已经成为一代经典,在她之后,再无“容妃”。

她不仅是好演员,还是“中国最美服装设计师”。她参与设计的电视剧《唐明皇》《武则天》里的人物服饰,至今都是最美的唐装。《康熙王朝》里的服装也都是她主持设计的,至今都是正剧古代服装的典范。

前面讲述翠花公主的文章中曾提到,顺治6个女儿中只有翠花公主长大成人,因此顺治先后收养了4位亲王的女儿。其中有一位养女,就是今天讲的这位固伦端敏公主。



出身高贵 入养宫中

固伦端敏公主,生父为简亲王济度,顺治帝的堂兄,努尔哈赤之侄孙,其同母弟庄亲王舒尔哈齐之孙,郑献亲王济尔哈朗次子。生母为简亲王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顺治之孝惠章皇后一母同胞的亲姐姐。简福晋早妹妹两年嫁到京城,成为济度的妻子。

端敏公主生于顺治十年(1653年)六月,她是简亲王次女,此前简亲王已有一子(长子墨嵋,母庶福晋额塞礼氏)和一女(长女,后封郡主,母侧福晋兀鲁特博尔济吉特氏)。端敏虽为次女,却是简亲王嫡长女,身份自然高贵。

就在她出生四个月后,皇宫里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顺治废掉了自己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

几个月之后,又从科尔沁草原迎回来了第二位博尔济吉特氏做皇后(年仅14岁),也就是后来的孝惠章皇后。同年被送到皇宫还有另一位博尔济吉特氏,后封为淑惠妃,是孝惠的亲妹妹。

新皇后是端敏的亲姨母,端敏身份自然与众不同了。于是她幼年选入宫中,成为了顺治的养女,并且还养在姨母皇后名下。



影视中孝惠章皇后

亲上加亲 赐嫁蒙古

顺治十六年十一月,科尔沁王公达尔汉郡王后来也成了第一任达尔罕亲王满珠习礼领班进京陛见,说起他和清廷的关系可是不一般。

他是孝庄太后一母同胞四位兄长中最小的一个,又娶了皇太极唯一的养女,他的女儿是顺治的悼妃(幼年养在宫中,因年幼未册封,顺治十五年去世,追封悼妃)。

新册立的孝惠章皇后和淑惠妃又都是他的孙女。后来他又有一个孙女成了康熙的宣妃。

对于这个一母同胞的哥哥孝庄也是礼遇有加,为了维系满蒙联姻关系,又是亲上加亲,孝庄将年仅7岁的端敏公主许配给了满珠习礼年幼的长孙班第。

因此满珠习礼既是端敏未来夫婿的亲爷爷,又是她母亲的亲爷爷,是端敏的祖公公又是祖姥爷,满人蒙人的关系确实够乱的。



第一任达尔罕王满珠习礼画像

连失亲人 痛心不已

岁月不居,时光飞逝,转眼间端敏已经到了17岁,这十年里,她身边的人和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是她的父亲济度(仅28岁)、养父顺治(24岁)同年去世。

两年后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去世,又过了两年,未来的祖公公满珠习礼亲王去世,四年后未来的公公和塔亲王去世。此时的端敏公主几乎失去了所有与她关系亲密的长辈。

而最令她痛心的还是自己唯一的同母弟弟德塞的死。

端敏的父亲济度共有十二个子女,和她一母同胞只有一个弟弟德塞。当年父亲济度去世时,6岁的德塞以嫡子之名继承了爵位。

康熙九年三月才17岁的德塞不幸病逝,他虽然娶了亲,但没有留下一儿半女,简亲王的爵位在正房这一支脉上的延续也就落空了。



影视中 简亲王济度

王府换人 公主出嫁

济度共有五个儿子,而此时尚活着的有三个,长子墨嵋,次子喇布,五子雅布。(除德塞外,第四子穆济衲顺治十六年三月夭折,年4岁)。最后,次子喇布成为了第四任简亲王。

端敏作为嫡长女,自然是娇生惯养,在家时处处高人一等,后来入宫成为公主,更是成了整个简亲王府的骄傲,身份最贵的她自然看不起这些庶出的兄弟们。

对于端敏而言,她唯一视为亲人只有同母弟弟德塞,而德塞已经去世,对她来说其余这些庶出兄弟谁继承爵位都一样。

康熙九年(1670年)九月,就在喇布成为简府新主人的同一时刻,端敏正式下嫁,踏上了去往科尔沁的旅程,她将在那里度过往后长达六十年的和亲生涯。



第三任达尔罕王班第

草原生活 唯我独尊

由于端敏的生母、养母、养祖母都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蒙古的语言风俗和生活习惯对她来说都非常熟悉,因此出嫁后她很快便适应了夫家的新环境。

端敏下嫁第二年,她的丈夫班第承袭了达尔汉亲王的爵位,端敏公主也成为了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女当家人。

端敏出嫁前,因为身份尊贵,又没有长辈约束,渐渐养成了骄纵跋扈的作风,出嫁之后,也没有收敛,如今已经成为了第一女主人,更是没了顾忌。

但碍于她的身份,也没人敢对她提出意见和表示不满,就这样端敏公主在科尔沁草原过上了唯我独尊的生活。



傲慢骄横 亲情寡淡

康熙二十年,简亲王喇布去世了(和他父亲济度一样,也是活了28岁),他的同胞弟弟雅布继承了爵位,成为第五任简亲王。这个消息到了端敏耳中,令她极为反感。

喇布和雅布是同母兄弟,母为济度庶福晋杭氏,翁普熙之女。那个年月,庶福晋实际上就是没有得到任何封号的小妾,有的甚至可能只是通房丫头而已。

虽然杭氏位份不高,却相当得宠,这让端敏母亲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非常不满,母亲的态度自然也会影响到端敏的身上。

有一年,端敏公主回京省亲时,雅布的福晋西林觉罗氏来府上给她请安,结果生生被端敏公主晾在门房里大半天,也没见她的面。

这位福晋委屈至极,回来向丈夫哭诉,雅布安慰她说,端敏公主生就傲慢骄横,任谁都招惹不起,以后不要再上门去触霉头就是了。



除了自己的异母兄弟们,端敏跟康熙关系同样一般。尽管找不到二人直接发生冲突的记载 ,但面对她的刁蛮性格,康熙皇帝大概也是一百个看不惯。

康熙三十一年,皇帝为已经出嫁并还在世的公主按照贝勒品级设置护卫长史。其中包括了女儿纯禧公主、荣宪公主、端静公主,以及姑姑淑慧公主,却单单就漏掉了端敏公主。其中缘由,可见一斑。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端敏的丈夫班第亲王去世了,她的儿子罗卜藏衮布继承了达尔汉亲王的爵位。

此时的端敏公主已经57岁,都说人越老越柔软,但端敏性格却没有丝毫改变,依然我行我素、不可一世,和众人之间的矛盾也没有丝毫改善。



固伦端敏公主

拒绝联姻 与众不合

康熙五十六年,第六任简亲王雅尔江阿(其父雅布于康熙四十四年去世,谥号曰“修”)给康熙上了一道奏折,奏折的内容大概是,康熙要为雅尔江阿的女儿指婚了,雅尔江阿对此十分的感激,但是他唯一希望的就是,不要把自己女儿许配给姑姑端敏公主的儿子策旺多尔济。因为姑姑和父亲生前不和已久,两家结亲后会让女儿左右为难。

雅布在做亲王时,为人忠实勤勉,很得康熙皇帝的赞赏,而雅尔江阿与康熙的关系也非常亲密。在雅尔江阿给康熙皇帝的书信奏折中,甚至同皇子一样直称康熙为“皇父”,可见康熙对这个侄子非常看重,当成自己儿子来对待。

所以此时康熙皇帝,显然会站在雅尔江阿的一边,他在朱批中回复说:朕对这件事情深知不已,你的要求朕记着了。不仅如此,康熙还在后面加上了一句:端敏公主性情乖张暴戾,不光是你的父亲,她跟所有人都不和。



雍正画像

支持胤禛 得封固伦

但是端敏公主偏偏和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关系挺好,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在康熙后期的九子夺嫡中,雅尔江阿支持胤禛的对手皇八子胤禩,而端敏又一直和弟弟雅布及侄子雅尔江阿一家不和,继而也会讨厌弟弟他们支持的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与胤禛走在了一起。

雍正继位后,雍正元年(1723年)晋封端敏为固伦端敏公主,要知道固伦这个封号可是皇后之女才有的待遇。虽然雍正的进封有其政治意义,但也说明二人关系肯定是不错的。

雍正七年(1729年)五月十八日,端敏公主终于走完了77年她纵自我的一生,在草原病逝

1条评分金币+20
huozm32831 金币 +20 - 前天 20:1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4027
金币
170412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0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72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12
关于康熙唯一嫁给汉人的女儿及其生母的记载,综合多篇史料分析如下:

一、公主身份与婚姻特殊性
康熙的第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又名九公主)是清朝唯一明确记载嫁予汉人的公主。她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18岁时下嫁甘肃提督孙思克之子孙承运,其夫为汉军正白旗人,康熙朝仅此一例。不同于其他公主大多远嫁蒙古联姻,她的婚姻体现了康熙对汉族重臣的拉拢意图。

二、生母袁氏之谜
出身江南的汉妃
袁氏为康熙南巡期间带回的汉族女子,推测其籍贯为苏州或杭州。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第二次南巡期间(正月出发,三月返京),袁氏受宠怀孕,并于同年十二月诞下公主,时间上高度吻合南巡途中所纳。

史料稀缺性与地位
袁氏入宫后仅封为常在/贵人,始终未晋高位,史书对其家世、入宫细节均无明确记载。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袁氏去世时,内务府奏折显示其葬礼规格低于嫔级,仅按贵人例处理,且灵柩安置过程困难,反映其生前地位较低。

三、公主血统与政治联姻背景
满汉混血的特殊性
悫靖公主是康熙唯一拥有汉族血统的女儿,其母袁氏为汉军旗包衣出身。清朝虽禁止满汉通婚,但汉军旗人被纳入八旗体系后可与皇室联姻,孙承运家族亦属汉军旗。

康熙的政治考量
孙承运之父孙思克为平定三藩、准噶尔的名将,康熙通过联姻巩固与汉军旗精英的关系,同时避免公主远嫁蒙古的牺牲,体现对女儿的偏爱。

四、袁氏身世推测
尽管官方记载缺失,但以下线索可供推测:

南巡纳妃模式:康熙南巡常接收地方进献的江南女子,如顺懿密妃王氏、纯裕勤妃陈氏等,袁氏可能以此途径入宫。
生育时机:袁氏在康熙二十八年南巡期间怀孕,可能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病逝(同年五月)后,康熙情感空缺有关。
封号争议:袁氏终身为贵人,未获追封,或因出身低微且无显著功绩,仅凭生育公主维持低位。
五、后世影响
公主之子孙五福后与八阿哥胤禩之女联姻,但雍正继位后家族失势,侧面反映康熙晚期政治斗争的延续。公主本人寡居17年,48岁卒于乾隆元年(1736年),生平可见清代公主命运的典型特征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前天 20:1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2463
金币
149179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90
斑龄
34
道券
9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509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5-12
袁贵人与荣妃:康熙后宫中的两位传奇女子

在康熙皇帝的后宫中,有两位汉人女子以其独特的经历和命运吸引了后人的注意,她们分别是袁贵人和荣妃马佳氏。

袁贵人:南巡途中的邂逅

袁贵人是康熙在第二次南巡时带回宫中的汉人女子。康熙的南巡不仅是为了视察河工、治理黄河水患,也是为了缓和满汉矛盾、笼络江南士大夫,同时体察民情、澄清吏治。在南巡的过程中,康熙欣赏江南风光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温婉动人的江南美女,袁贵人便是其中之一。

根据历史记载,袁贵人在康熙二十八年(1690年)的南巡途中被康熙宠幸,并怀上了身孕。康熙将其带回宫中,同年十二月初七日,袁氏生下了皇十四女。然而,关于袁贵人的家世和出身,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她仿佛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只在康熙的后宫中留下了短暂的痕迹。

袁贵人所生的女儿后来被封为和硕慤靖公主,并嫁给了振武将军甘肃提督孙思克之子孙承运。这位公主是康熙朝唯一一个嫁给汉人的公主,她的生母是汉人,而她最后也成了汉人的媳妇。这或许是袁贵人在康熙后宫中留下的唯一一点痕迹。

然而,袁贵人的命运并不顺遂。在康熙五十八年,她因病去世,被安葬在淑勒妃园寝中。她的墓穴位于第六排左边第五位,地宫规格仅为常在级别。这位曾经被康熙宠幸过的女子,最终只能在历史的尘埃中默默消逝。

荣妃马佳氏:康熙的早年知己

与袁贵人相比,荣妃马佳氏在康熙后宫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要大得多。马佳氏是员外郎盖山之女,入宫时间不详,但她在康熙六年(1667年)就为康熙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承瑞。由此推断,她至少在康熙四年左右就已经入宫了。

马佳氏聪明智慧、善解人意,很快就成为了康熙的知己。她为康熙生育了五子一女,是康熙后宫中生育子女最多的妃嫔之一。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位美丽的女子。她所生的六个孩子中,有四个夭折,只有皇三女和皇十子胤祉长大成人。

尽管遭遇了如此多的不幸,马佳氏依然保持着平静淡然的心态。她一心抚养仅存的女儿和儿子长大成人,在后宫中过着平稳安逸的生活。康熙对她也非常宠爱,先后封她为荣嫔、荣妃,并让她协助处理六宫诸事。

荣妃的女儿后来被封为固伦荣宪公主,是康熙所有女儿中唯一一位被封为固伦公主的。她嫁给了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夫妻恩爱相伴最长。而荣妃的儿子胤祉也成长为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并主持编纂了两部大书《律历渊源》和《古今图书集成》,成为中华文化至宝。

在康熙去世后,雍正继位。根据康熙生前的谕旨,荣妃等年长的皇妃可以出宫到已经成家立业的皇子们府上居住。于是,荣妃便搬到了儿子诚亲王胤祉府中,度过了她的晚年。

结语

袁贵人和荣妃马佳氏都是康熙后宫中的传奇女子。她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命运,但都曾在康熙的生命中留下过痕迹。袁贵人以她的美丽和神秘吸引了康熙的注意,但最终只能在历史的尘埃中默默消逝;而荣妃马佳氏则以她的智慧和坚韧赢得了康熙的宠爱和尊重,为康熙生育了众多子女,并在后宫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她们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康熙皇帝的后宫生活以及那些曾经在其中绽放过的女子们。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前天 20:1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