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归途如虹 |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3213
金币
163324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55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05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作者:归途如虹
No.1

《红楼梦》第五回可以说是书中提纲挈领的一回。
贾宝玉在这一回里梦游太虚幻境,看到了薄命司里一部分女性的判词和画册,听了《红楼梦》组曲,和警幻仙姑的妹妹可卿缠绵一夜,得到了性启蒙。
有人觉得曹雪芹在这一回里将贾巧姐这样的千金小姐都放入正册,把比巧姐存在感强得多的晴雯放入又副册,说明曹雪芹认可等级观念和封建礼教。我觉得这是以偏概全,是误读。

No.2
存在感

首先,曹雪芹说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红楼梦》前半部里的很多文字当不得真。第五回写的是贾宝玉的梦境,更不能太当真。
而且,当贾宝玉做这个梦的时候他的确没有平等意识,有阶级烙印。否则的话他就不会在梦醒后和袭人云雨了。在当时,和丫鬟睡觉是少爷的特权,袭人又把自己视作准姨娘。
贾宝玉放下个人中心主义,产生平等意识,是在第三十六回被龄官拒绝,看到他和贾蔷之间的真情,明白“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后。在之前,他踢过袭人,撵过晴雯,发过少爷脾气。但是贾宝玉在踢过袭人后会后悔,会去照顾她,在撵过晴雯后会让她撕扇子取乐,在当时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正是因为第五回的时候贾宝玉没有平等意识,所以他才在潜意识里把薄命司里的女性分为正册、副册、又副册。克服阶级烙印是不容易的,贾宝玉之后能够做到这一点,甚至希望把能放出去的丫鬟都放出去,真的是当时的一股清流。

No.3
角色期待

当时的贾宝玉虽然没有产生平等意识,却已经产生“女儿是水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这样的观念。所以警幻仙姑说他是“闺阁良友”,把他称为“古今天下第一淫人”。贾宝玉不接受,说自己年纪尚小,不知“淫”为何物。警幻仙姑就说贾宝玉对女性的态度是“意淫”,而不是“皮肤滥淫”。“意淫”是真情,是怜惜体贴尊重理解,“皮肤滥淫”是玩弄美色,淫乱纵欲,曹雪芹赞美真情,否定纵欲。他甚至认为《西厢记》、《牡丹亭》里的爱情都没有超越欲望,都不完全是真情。他在第一回里说得很清楚。
贾宝玉为什么梦到的是既有林黛玉的“风流袅娜”,也有薛宝钗的“鲜艳妩媚”的“兼美”可卿呢?因为他当时并没有在薛宝钗和林黛玉之间做出选择,两个人都喜欢,甚至可能幻想过享受齐人之福。之后,因为林黛玉不说有关仕途经济的“混账话”,他才选择了林黛玉。
而且,曹雪芹的确认为有“咏絮才”的林黛玉和有“停机德”的薛宝钗难分伯仲,各有千秋,认为“黛钗合一”才完美。当然,这样完美的女性只存在于贾宝玉的梦中,现实当中没有。“兼美”是曹雪芹的理想,也是贾宝玉当时的梦想。后来,贾宝玉明白了,人生没有完美,选择了并不完美,但是真正理解自己的林黛玉。

很多人觉得贾宝玉会在秦可卿的卧室里做梦是因为秦可卿是贾宝玉的第一个爱慕之人,是他的第一个性幻想对象。我觉得不完全是因为这样,也是因为秦可卿和宁荣二公代表了走到“末世”的封建贵族两种不同的自救道路。宁荣二公希望贾宝玉走仕途经济道路,秦可卿则觉得“末世”不可救,耕读传家久,边读书边务农才好。
注意,让贾宝玉“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不是警幻仙姑的想法,是宁荣二公嘱托警幻仙姑这样教育贾宝玉的。警幻仙姑是“司人间风月情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的,是“访察机会,布散相思”的。她是一个恋爱女神,她的工作和功名利禄无关。如果不是因为偶遇宁荣二公的话,她是不会去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道路的。
曹雪芹是否愿意走仕途经济道路呢?当然不愿意,否则他为什么要“著书黄叶村”呢?为什么要花十年时间写当时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红楼梦》呢?曹雪芹并不反对先秦时期的孔孟之道,并不反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但是觉得官场太险恶,世道太黑暗,科举制度太腐败,而且觉得过耕读生活比较自由。
最后说一个问题,贾宝玉为什么被太虚幻境里的仙姑们视为玷污仙境的“须眉浊物”呢?因为贾宝玉本来就自视甚卑,觉得自己只是一个“须眉浊物”。他在见到秦钟后,就觉得自惭形秽,听了藕官、菂官和蕊官之间的故事后,同样觉得自己玷辱世界。所以,仙姑们对贾宝玉的态度是贾宝玉潜意识里的自我评价。这种自我评价始终没有改变过,第五十六回里,他在梦里被叫做“臭小厮”同样体现出他的这种自我评价。换句话说,贾宝玉从来没有自信过。
《红楼梦》第五回是我非常爱读的一回,优美又耐人寻味,而且常读常新。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3213
金币
163324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55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0:07
关于《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这一经典情节的文学意蕴和叙事功能,综合搜索结果可作如下分析:

一、梦境的结构与叙事功能
提纲挈领的预言性
太虚幻境中的判词、曲词(如《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金陵十二钗及主要人物的命运,如林黛玉“玉带林中挂”、薛宝钗“金簪雪里埋”等。这一设计使梦境成为全书人物命运的总纲,暗含“万艳同悲”的悲剧基调。

现实与虚幻的哲学对照
太虚幻境以“假作真时真亦假”为核心命题34,暗示《红楼梦》中“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创作逻辑。贾宝玉在梦中体验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中的礼教束缚形成对比,隐喻其精神追求与世俗价值的冲突。

二、贾宝玉的觉醒与困境
性启蒙与情悟
梦境中与警幻仙姑之妹“可卿”的缠绵,象征贾宝玉的性启蒙,也暗示其“情不情”的痴性本质。警幻仙姑以“以情悟道”引导宝玉,却因他沉溺于“皮肤滥淫”而失败,预示其无法通过情欲超脱世俗。

对封建价值观的叛逆
宝玉在梦中高呼“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偏说是木石姻缘”,直接反抗“金玉良缘”的封建婚姻观,凸显其对自由恋爱的执着。这一梦境成为其个性解放思想的高潮表达。

三、太虚幻境的象征意蕴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投射
太虚幻境是贾宝玉心中“人迹稀逢,飞尘不到”的理想国,象征其追求诗意栖居的乌托邦。但警幻仙姑受宁荣二公之托劝其“留意经济之道”,暴露家族对其继承者的期待与宝玉本性的根本冲突。

悲剧宿命的预演
秦可卿在梦中警示“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揭示贾府“盛极而衰”的必然结局。警幻与秦氏分别试图点化宝玉、王熙凤却均告失败,暗示封建家族无可挽回的崩塌。

四、文学手法的创新性
神话原型的借用
太虚幻境融合道家“离恨天”“灌愁海”等意象,借鉴《列子》中“神游幻境”的构思,赋予梦境形而上的哲学深度。

隐喻与反讽的运用
秦可卿房中“武则天宝镜”“安禄山掷过的木瓜”等香艳陈设,以历史典故暗喻情欲的诱惑;而“世事洞明皆学问”对联则通过宝玉的反感,反讽封建功利价值观。

总结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不仅是全书的总纲性章节,更是曹雪芹借梦境探讨人性、命运与自由的核心载体。其艺术价值在于以虚实交织的叙事,将个人觉醒、家族命运与时代悲剧熔铸为一场宏大的精神寓言。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