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关”和“地轴”的问题,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和历史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首先,“天关”和“地轴”这两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唐六典》中,被记录为唐代随葬品中的四神之一。而在《宋会要》和《大汉原陵秘葬经》中,它们作为六神的一部分出现,与青龙、白虎、朱雀以及玄武一起被提及。根据宋代道教文献的记载,“天关”和“地轴”实际上指的是龟和蛇,它们的组合正是玄武的象征。
在唐代,地轴的形象可能经历了变化,从龟蛇组合演变成了双头蛇神的形象。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演变,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的发展。双头蛇神俑被认为是地轴的一种变形,而天关则可能以龟的变形设计出现,尽管数量较少。
至于墓龙,它与地轴十分相似,都是双头蛇身的形象,但在早期经常被混为一谈。直到朝鲜德兴里壁画墓的发现,其中自铭“地轴”的画像才使得地轴与墓龙的区别得以明确:地轴的身体是直的,而墓龙的身体则拱起来。
关于墓龙的原型,有观点认为它可能源自伏羲女娲的形象,也有观点认为它与道教有关。考虑到唐代道教的地位以及龟蛇作为天关地轴在道教中的重要性,后一种观点可能更接近事实。
综上所述,“天关”和“地轴”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艺术表现。它们不仅是随葬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和文化观念的变迁。通过对这些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