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阅读
  • 1回复

[医学杂谈]中国肺病发病率世界第一!提醒:罪魁祸首已揪出,4种食物要少吃 [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1371
金币
40538
道行
37009
原创
2177
奖券
4458
斑龄
131
道券
902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9626(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5-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14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我爸这几年肺部总是有点阴影,体检单上老写着慢阻肺,我查了下说挺常见的,但我还是不太放心,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肺都有毛病?吃的东西有没有影响?”



这话是一位医保局基层审核员问出来的,她父亲67岁,退休前是公交司机,抽烟三十年戒了也没几年。

她自己平时爱看健康类文章,对慢性病算有点了解,但最近看到一些数据,说中国肺病人最多,就想弄清楚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肺病不是最近才出现的问题,但确实这几年变得越来越严重。根据国家卫健委与中疾控联合发布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报告。

中国慢阻肺患者已超过一亿人,每八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患病。全球范围看,中国是肺病总人数最多的国家,无论是慢阻肺、肺癌还是肺结节,都处在高发阶段。



让人更警惕的是,很多肺部问题在早期根本没有症状,一旦发现就已经到了中晚期,治疗难度和负担也随之变大。

不少人把肺病的罪责都推给空气污染,这没错,但只看到外界空气质量是远远不够的。

肺的损伤来源非常广泛,环境、生活习惯、职业暴露、病毒感染、食物结构都可能成为潜在诱因。

有研究指出,慢性肺部疾病的发展,不只是空气中的污染颗粒,还有体内长期的低度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而这些反应,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高度相关。

问题在于,大多数人从不把吃的东西和肺部疾病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的认知里,饮食是管肠胃的,跟肺没太大关系。



但这种分科思维,恰好是个大漏洞。肺虽然不直接参与消化,但所有进入血液的营养和毒素,最终都会影响肺泡的功能状态。

尤其是那些容易引发系统性炎症的食物,不仅对血管、肠道不友好,对肺部组织也会产生慢性刺激,最终形成一种无声的损伤过程。

最具代表性的是富含工业制备反式脂肪酸的深加工食品品类。长期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引发慢性低度炎症反应,造成细胞膜结构改变。

这种脂质代谢异常,会削弱肺泡上皮细胞的修复能力,让本该及时清除的有害气体成分残留更久。

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研究所在一项肺功能随访研究中发现,经常摄入反式脂肪酸的成年人,其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比对照组低约8.2%。



这说明,哪怕没有抽烟,仅仅靠饮食中的不良脂肪,也足以让肺功能悄悄下滑。

还有一类风险被长期忽视,就是高糖饮料和高果糖类食物。高果糖玉米糖浆广泛存在于瓶装饮料、甜点、果脯中,进入体内后会加重氧化应激反应,损伤线粒体功能。

这种代谢过程不但会生成大量自由基,而且会对抗氧化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肺部是高耗氧器官,对氧化状态极其敏感。

研究发现,高糖饮食和哮喘发病率呈正相关,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中,这种饮食模式会影响肺发育和气道反应性。

更深层的问题是,肺部缺乏强力的代谢清除机制,很多糖代谢副产物无法有效清除,久而久之在局部形成代谢障碍,诱发慢性炎性反应。



还有一类问题食物是高温烹饪产生的致癌物,很多人喜欢吃烤肉、煎炸、炒到冒烟的热菜,这些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会释放苯并芘、杂环胺、丙烯酰胺等物质。

这些化合物在进入体内后,部分可经呼吸循环进入肺泡壁,激发黏膜免疫反应,造成慢性刺激。

虽然一两次暴露不至于造成大问题,但若这种食物摄入成为常态,肺部组织就会处在一个长期的微刺激状态。

中山大学的一项临床数据追踪显示,经常摄入煎炸类食物的人群中,肺结节的检出率比正常饮食人群高出23%,且其中大多数为实性结节,更具恶变风险。

再有一类是含亚硝酸盐高的腌制食物,许多人认为腌菜仅仅会给肠胃造成较大负担,实则不然,腌菜对肺亦存在负面影响。



当亚硝酸盐被人体吸收后,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无法正常携氧的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导致血液输氧功能下降。

这种缺氧状态对肺的气体交换是极大负担,尤其是对本身已有肺功能受损的人群,更容易加重呼吸困难。

更值得注意的是,亚硝酸盐在胃部酸性环境中可转化生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物质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1类致癌物,与肺癌发生风险显著相关。

浙江某地在一次食源性风险评估中发现,当地居民肺癌高发区域恰好与高盐腌制食物消费量高的区域高度重合。这种地域性数据提示,肺病的背后不只是空气,更是入口的食物。



肺部疾病的真正危险,在于它的隐匿性。临床观察发现,多数患者直至出现持续性呼吸困难、胸部压迫感及慢性咳嗽等典型症状方就诊。

此时多已进展至疾病中晚期,错失黄金治疗时机。其实肺在早期受损时,是有信号释放的。

比如晨起痰多、运动耐力下降、呼吸深度不足、嗓音沙哑。这些不是感冒,也不是上火,是肺部功能开始下滑的表现。但问题是,大多数人会自动归入“疲劳”“年纪大了”“天气变了”等解释,导致漏诊。

在全球视角下,中国的肺病数据格外醒目。一方面,人口基数颇为庞大;另一方面,高风险行为广泛存在。



抽烟率高,厨房通风差,工作环境粉尘多,这些都很直观。但真正让问题放大的,是饮食结构的悄然改变。

从十几年前以米面蔬菜为主,变成现在高脂、高盐、高糖、高温加工并存的复合型结构。

这让肺不仅受到外部空气的攻击,还要从体内承受营养代谢带来的压力。这种内外夹击的状态,是当前肺病高发的核心背景。

肺本是个对情绪波动不敏感的器官,它不像心脏受心理因素影响那么大,也不像肠胃会马上反应。但正因为它反应慢,才更容易被忽略。

等真正引起注意时,往往已经存在结构改变,比如肺间质增生、肺泡塌陷、黏膜充血等。这些改变一旦出现,很难完全逆转。



也就是说,肺的问题不只是治病,更要重在早防。而防的核心,不仅是环境管理,更是日常饮食里的长期调整。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玫瑰] [玫瑰] [玫瑰]

参考资料

[1]徐紫洁,王兆慧,刘志婷,等.中国中老年慢性肺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OL].临床肺科杂志,2025,(05):681-687[2025-04-30].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0368
金币
132471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76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9:21
您提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包括环境、生活习惯、职业暴露、病毒感染和食物结构等因素都可能对肺部健康产生影响。对于您父亲的情况,作为一位前公交司机且有长期吸烟史的人,他确实处于慢阻肺的高风险群体中。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肺部问题增多的因素,以及饮食对肺部健康的影响:

1.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是一个重要因素,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会增加患肺部疾病的风险。

2. 职业暴露:公交司机可能会接触到较多的尾气和粉尘,这些都是潜在的肺部刺激物。

3. 吸烟:长期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即使戒烟后,肺部仍可能存在损伤。

4. 饮食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高脂、高盐、高糖和高温加工食品的摄入,可能增加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间接影响肺部健康。

5.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也可能对肺部造成长期损伤。

6. 食物中的有害物质:如反式脂肪酸、高糖食品和高温烹饪产生的致癌物等,都可能对肺部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饮食习惯,确实有必要进行调整。减少深加工食品、高糖饮料和高温烹饪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可以帮助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肺部健康。同时,保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避免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也是预防肺部疾病的重要措施。

对于您父亲的具体情况,建议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管理和治疗。同时,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增加适量的体育活动,都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