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思念对薛宝钗的刺痛
贾宝玉思念之情的体现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思念在《红豆歌》等多处体现。如“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此歌中相思的血泪如红豆落下,黄昏风雨让人睡不安稳,新愁旧愁难以忘怀,美味饭菜食不下咽等描述,唱出了他在林黛玉离去后无法隐藏的相思之痛,对曾经林黛玉诗中伤情的感同身受。
薛宝钗承受的痛苦
婚姻的不幸
贾宝玉心中对林黛玉挥之不去的思念,让薛宝钗的婚姻充满悲愁。冯紫英的“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写婚后贾府抄家家破人亡之愁;薛蟠的“女儿悲,嫁个丈夫是乌龟”,写贾宝玉离家出家之悲;蒋玉菡的“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写余生苦守丈夫不回之悲。而“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则写出在贾宝玉离她而去的原因。这四个人的两愁两悲写尽了薛宝钗的婚姻不幸。
情感的折磨
薛宝钗虽得到了宝二奶奶的身份,却得不到贾宝玉的心。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思念,让薛宝钗陷入痛苦和悲哀之中。她面对的是丈夫心中忘不掉他人,自己食不下咽、夜不成寐的困境,属于她的只有悲与愁,没有喜和乐。她尽到了做妻子的本分,可贾宝玉依旧“意难平”,这种情感上的折磨如同利刃扎在她身上。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三观不合
薛宝钗觉得男人读了书就应该“辅国治民”,婚后也劝导贾宝玉去考科举、为官,但贾宝玉厌恶仕途经济道路,懒于和士大夫交往,认为薛宝钗“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觉得她不尊重自己的自由。而林黛玉从不劝贾宝玉立身扬名,让贾宝玉觉得她是红颜知己,这使得贾宝玉的心始终倾向林黛玉,薛宝钗因此在情感上受到冷落。
情感表露差异
贾宝玉挨打后,薛宝钗送药丸看望他,他却只觉得这是“怜惜悲戚”之情;而林黛玉眼睛哭得肿得像桃子,让贾宝玉觉得林黛玉是爱自己的。两相对照,贾宝玉无法从薛宝钗身上感受到爱情,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林黛玉的思念,也让薛宝钗承受着不被爱的痛苦。
性格特点不同
林黛玉父母双亡、体弱多病,常表现出柔弱,她的泪水激发了贾宝玉的保护欲;而薛宝钗身体健康、性格务实练达,什么事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无法激起贾宝玉的怜惜之情。所以贾宝玉在关心帮助林黛玉的过程中得到精神满足,却对薛宝钗较为冷淡,这也让薛宝钗在婚姻中备受煎熬。
爱情排他性差异
林黛玉会因贾宝玉和其他女孩子亲密接触而吃醋,体现出对爱情的排他性,表明她希望在贾宝玉心中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而薛宝钗从未因此吃醋,她看不惯贾宝玉沉溺于儿女情长,觉得这于礼不合。这也让贾宝玉觉得林黛玉更在意自己的心,从而更思念林黛玉,薛宝钗则只能承受这份情感上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