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有三名孤女:林黛玉、史湘云和香菱。同样是自小父母双亡,同样是寄人篱下,有的人沉湎过去,早早夭亡;有的人在命运的阴霾中,努力拨开缝隙,让阳光逐渐照亮自己的人生。
性格决定命运。对于这三个女孩,成为孤女是他们的“命”,没法改变,而用哪种心态应对这个困境,是自己的选择,这个选择,足以改变自己的“运”。
一、心比比干多一窍,奈何早归离恨天
说林黛玉是《红楼梦》的第一才女,应该没人会反对。
她以自己敏感的内心,体验着春华秋实,诗作充满了灵性,屡屡在大观园的诗社中夺魁。诗人需要敏锐、敏感的内心,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敏感的心灵让林黛玉多了很多不必要的内耗。
比如说让晴雯开门这件事吧,那一晚,薛宝钗很晚过来拜访贾宝玉,让丫鬟们不能好好休息,颇有怨言。也是凑巧,林黛玉也来了,敲门。
晴雯懒得过来开门,问“是谁?”,黛玉回答了:“是我。”没想到,晴雯不耐烦好一顿说:大晚上的,明天再来吧!
黛玉愣了,在怡红院门外站了许久,直到紫鹃过来寻找,才回潇湘馆。当晚,黛玉愁肠百结,一夜未眠,第二天,拿着花锄去葬花,也作出了自己的代表作《葬花吟》。
《葬花吟》的艺术成就很高,然而,前一晚的“开门事件”,也不至于让人愁得一夜未睡呀!这里很明显存在一个误会。在一般情况下,主子不用报自己的名号,仆人也应当分辨出来。但那天晚上,晴雯在内院,大老远的,没能分辨清楚音色,从而没有判断出来人是黛玉。如果知道是老太太宠爱的外孙女,给晴雯八个胆子也不敢不开门。
换做别人,报一声自己的名号就是了。如果和丫鬟报自己的名字有失身份,大不了明天再来,和宝玉聊天时,委婉地和宝玉提醒这件事。愁了一个晚上不睡觉......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其实,黛玉得到的待遇和关爱,是三个孤女中最多的。贾母宠爱黛玉,就让“两只体面眼”的贾府众人不敢轻视她,物质上,黛玉的待遇和“三春”一样,还会得到外祖母额外的照顾。就这样优渥的条件,黛玉还是在《葬花吟》里写出“风剑刀霜严相逼”的诗句。
如果不考虑高鹗续写的结局,林黛玉早早夭亡,和她敏感多思的性格不无关系。心比比干多一窍,奈何早归离恨天,黛玉的命运,不禁令人唏嘘!
二、香菱和史湘云:拥有钝感力的人生不会太差劲
香菱和史湘云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女。史湘云还是婴儿时,父母就去世,从小寄养在叔叔家;香菱更加凄惨,在不记事的年龄被人贩子拐卖,几经辗转,从千金小姐变成别人的小妾。
命运对于他们,才真正是“风剑刀霜严相逼”。
被拐卖的过程过于痛苦,香菱就称自己记不得了。或许不是不记得,只不过少提一点往事,就少一分痛苦。更何况,过多地与他人提及自己的痛苦,时间一长,只是多了个“祥林嫂”的笑话而已。
相反,香菱总是尽力拥抱生活的美好。她会记得上京路上,在京杭运河上看到的夕阳;她在春天与丫鬟们斗草,从不去想别人会不会因为小妾的身份看不起自己;想学诗歌,宝钗不肯教,她就另辟蹊径,拜访大观园其他小姐,最终在黛玉那里圆了学诗歌的梦想。这是一个多么生机勃勃的灵魂!
生活中,香菱,似乎总是慢一拍,看似迟钝,实际上,却用钝感力保护了自己。有句话说得好,“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香菱没有过分在意自己被拐卖的苦难,她不怨天尤人,也没有像赵姨娘一样因为小妾的身份怨气冲天。
香菱的钝感力是对于负面的事情,对于美好积极的事务,她并不迟钝,努力去追求。最终,贾府上下都认为她是个好姑娘,怜惜她,香菱终于为自己苦如咖啡的命运里,加上了糖。
无独有偶,史湘云在叔叔婶婶家,过的也不是千尊万贵的大小姐生活,虽然出入有黑压压的一堆丫鬟仆妇,但那只是来贾府时,叔叔婶婶给外人看的排场,真实的生活,则是做女红一直到半夜。
然而,湘云也极少和别人提及自己的不幸。来到贾府,她总是笑声爽朗,咬舌头,会把“二哥哥”叫成“爱哥哥”。她是个娇憨的姑娘,阳光明媚。
当然,史湘云的娇憨也给自己惹来不大不小的祸。龄官长得像黛玉,其他人都不明说,只有她心直口快说了出来,惹得黛玉不快。但这只是小插曲,史湘云并没有因为这件事郁闷多久,过了一段时间,她还因为诗歌的共同爱好和林黛玉成为了好朋友。
史湘云联诗、烤鹿肉、醉卧芍药荫,她似乎一直是阳光明媚的,她极少因为父母早逝、叔叔婶婶的薄待自怨自艾。
钝感力,让香菱和史湘云然在命运厚厚的阴霾中,拨开一道缝隙,让阳光一点一点进照射来,最终,让命运之路洒满了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