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故宫不住活人的神秘房间
故宫房屋数量说法
关于故宫的房屋数量,存在多种说法。民间传说故宫房间总数达到了9999间半,寓意皇帝的九五之尊。不过据《故宫史话》记载,紫禁城原来有房间1万间以上,后来随着年代久远,一些房间朽坏、倒塌或是被火烧毁,但大体数量应在8000间以上。1972年古建筑专家按照通行的“四柱一间”标准对北京故宫的房间进行全面统计,结果是有宫殿、楼堂980座,房屋8707间,共计9687间。而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称,目前故宫博物院所管理的古代建筑数量共计9371间,其中紫禁城内8728间,紫禁城外端门、大高玄殿、御史衙门等处643间。
不住活人的房间——坤宁宫
坤宁宫的基本信息
坤宁宫是故宫内廷三宫之一,位于交泰殿的后面,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曾于正德九年和万历二十四年两次被大火烧毁,万历三十三年重修,清朝顺治二年也进行过重修。其宫名来自《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按照阴阳五行学,皇帝是天、是乾,皇后是地、是坤,所以坤宁宫有“坤得一以宁”之意。
坤宁宫的用途变迁
明朝皇后寝宫:在明朝时,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每位皇后从册立开始,就一直居住在坤宁宫,直到去世。若皇后中途迁出坤宁宫,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皇帝驾崩,皇后迁出到太后居住的宫中生活,把坤宁宫让给继任皇帝的皇后居住;二是皇后半途被废除,必须迁出坤宁宫。
清朝祭祀场所与临时新房:满清是重视祭祀的民族,从顺治十二年开始,清廷对坤宁宫进行改造,除东西两头的两间通道外,按满族习俗把坤宁宫西端四间改造为祭神的场所,每天早晚都有祭神活动,凡是大祭的日子和每月初一、十五,皇帝、皇后都亲自祭神,每逢大的庆典和元旦,皇后还要在这里举行庆贺礼。
此外,坤宁宫还用作皇帝婚后的新房,但只是新婚夫妻居住一晚上。以坤宁宫为寝室的清朝皇后只有康熙的皇后赫舍里氏等,同治皇后和光绪皇后也只是在大婚当天在坤宁宫住了几天。
坤宁宫阴气森森的原因
祭祀因素:由于坤宁宫长期作为祭祀场所,一年要宰杀很多牲口,时间久了,给人一种阴气森森的感觉。而且祭祀与鬼神相关,在人们的观念中增添了神秘和阴森的氛围,久而久之就没有活人敢来居住了。
历史事件影响:有说法认为孝庄太后在坤宁宫住得最久,且她是清朝最有威严和德行的皇太后,她从坤宁宫出殡后,无人敢再住坤宁宫,因为没人能压得住孝庄太后的气势,就连慈禧也不行。
另外,明清时期多位皇后在此命运不佳,如康熙帝玄烨皇后赫舍里氏生下儿子当天死去,乾隆帝弘历的皇后富察氏在南巡归途中崩逝等,这些也让坤宁宫在人们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