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3阅读
  • 2回复

[保健养生]年纪越大越要补血!我用这三个方法 可以补血明目,活血化瘀! [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39807
金币
52547
道行
1975
原创
2362
奖券
2515
斑龄
32
道券
90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289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0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3:04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01) —

人年纪一上来,身体那点“血气”就像天气一样说变就变,时不时地发点冷、冒点虚汗、眼睛也开始模糊、耳朵听力慢慢掉。

走两步腿发软,稍微着点凉风就脸发白,睡觉也不实在,整个人像个没电的灯泡。

这种状态很多时候就不是单纯老了,而是“血不够”——不是流血少,是供不上、气血虚,甚至有些是血液运行不畅,堵在那儿不动。

这种问题大多被当成衰老、肾虚或者睡眠不好,但其实根子就在“血”上。说到底,血一旦虚了、瘀了、慢了,全身的功能就跟着走下坡路,尤其眼睛、皮肤、脑子,反应最快,最敏感。

一般人认为补血只需吃些红枣、猪肝、阿胶,然而这不过是极为肤浅的应对之举。血这东西,不是吃点颜色深的就能补回来,关键得让它动得起来,化得开,补得进去。

有些人吃阿胶吃得脸上冒痘,吃红枣吃到胃胀,结果血没补上,还添了烦。想真正把气血调回来,不只是靠吃,而是得动用全身的系统去配合。

最近几年一些研究发现,人的眼睛其实是判断气血状态的一个窗口,不光是“肝开窍于目”这种说法,连西医都认可眼底血管的状态能反映全身微循环的情况。

一个老年人如果眼底动脉变细、出血点增多、玻璃体混浊,这其实大概率是气血出了问题,而不是单纯眼病。

特别是那些常年坐着、不爱动、情绪压抑的人,血液在体内像堵在水管里的一滩死水,哪怕身体里血量是够的,也用不上,供不上,传不过去。

这种状态最容易形成“瘀血”——也不是严重到内出血,就是那种淤着、黏着、循环慢。有人说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瘀血体质?

很简单,看几个地方:脸色总是暗的,不红润;唇色发紫,不鲜亮;指甲有竖纹,按压回色慢;小腿容易出现瘀斑;眼白总是发黄发红。这几种现象,基本都是“血不动”或者“血走得慢”的信号。

很多人觉得年纪大了补血就靠吃,其实真正见效的,是调呼吸。是的,呼吸方式能决定一个人的补血效率,这说出来很多人会笑,呼吸还能补血?

但真有这么回事。在一项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用腹式呼吸法每日坚持30分钟。

可以提升红细胞内的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水平,简单说就是提高红细胞释放氧气的能力。

人一旦氧气交换能力强了,骨髓造血就跟着活跃,铁的利用效率也会提高。实验对象是一批65岁以上的老年人,经过两个月的腹式呼吸训练,血红蛋白水平平均提升了6.8%。

这个提升幅度比单纯口服铁剂的组还要高。

而且还有意思的是,那些练呼吸的人眼底的血流速度也提高了,用OCTA扫描显示,中央动脉灌注增强明显。说明啥?

血不仅补得上,还送得出去,活血化瘀的效果从眼底都能看出来。其实古时候那些练功夫、练气功的老人,哪怕年纪大了,走路有风、眼神清亮,也是靠呼吸调气血,不靠吃。

现代人整天屏着气、急着说话,整天浅呼吸,肺部根本用不起来,血气就在这个“上不来下不去”的状态里反复内耗。

还有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补血方式,是光照。不是什么晒太阳补维D的事,而是红光照射。在欧洲一些医院,开始用低强度红光LED照射骨骼部位来刺激血液生成。

他们发现,在特定波长下(630~670纳米),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活性被激活,可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实验发现,照射30分钟红光,连续四周,可以让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生成率提高13%,而且这个变化不依赖铁剂摄入,说明光本身就能刺激骨髓功能。

这个机制也不是玄学,是通过光激活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让能量代谢加速,带动造血反应链。

这个红光刺激还有个额外的惊喜,能改善视网膜功能。尤其是老花、视疲劳或者血糖高的人,眼底视网膜本来就营养供应差。

一旦红光进入眼底深层组织,能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视锥细胞的再生。

有个来自意大利的团队做过临床数据分析,45岁以上人群使用红光眼罩设备,每次15分钟,一周3次,坚持一个月,约有57%的受试者在视觉清晰度方面有明显提升。

更关键的是,那些血脂高、血糖高、循环慢的人改善幅度更明显。这说明眼部的血供改善跟光刺激有协同作用,间接也反映了全身血液状态的调整能力。

再说一个更夸张但真实的法子,用脚底敲击。脚底存在一个极为关键的反射区——涌泉穴,此穴乃是肾经的起始之处。

老年人一旦气血虚,最先受影响的就是肾精不足,骨髓造血跟着下滑。敲打脚底这个区域,会通过神经反射引发下肢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回流心脏,改善整个血液的循环通路。

日本大阪的一个康复医院搞过一个临床小实验,让一组老人每天敲击脚底500下,持续3个月,结果这组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

血黏度下降、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连带着晚上睡觉质量也变好了。医生分析说,这是因为敲打脚底等于在主动刺激血液的“回流泵”,让下肢积聚的老血、新血能够顺畅流动,减少瘀堵。

这几个方法都不是光吃补药能替代的路径,也不是人们常规思维中“补血”的方式,但从不同角度入手,都能真正改善血液生成、运行、分布三个环节。

人一旦血顺了,气就跟上来了,气足了人就有神,眼就亮,手脚就暖,睡得好,皮肤也不黄不干。

那种没精神、没食欲、眼睛模糊、脸色暗沉、心情低落的状态,其实就是血气没走通,一通,啥都顺。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吴东海,吴婧,周玮,等.当归补血汤的药学、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45(03):577-582.


1条评分金币+19
xian209 金币 +19 - 昨天 19:1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39807
金币
52547
道行
1975
原创
2362
奖券
2515
斑龄
32
道券
90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289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0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3:04
上文提供的内容非常全面,涉及了气血不足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以及一些非传统补血方法的探讨。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和补充:

1. 气血不足的表现:
   - 您列举了气血不足的一些典型症状,如怕冷、虚汗、视力模糊、听力下降等。这些症状确实容易被误认为是衰老的正常表现,但实际上可能反映了更深层次的气血问题。

2. 补血误区:
   - 您指出单纯依靠食物补血(如红枣、猪肝、阿胶)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让血液流动起来。这个观点很有见地,因为血液循环不畅是导致气血不足的重要原因。

3. 腹式呼吸法:
   - 您提到的腹式呼吸法能提高红细胞释放氧气的能力,从而促进骨髓造血。这项研究为非药物补血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4. 红光照射:
   - 红光照射刺激骨髓造血是一个新颖的方法。特定波长的红光能激活造血干细胞,促进红细胞生成。这种方法不依赖铁剂摄入,为治疗贫血提供了新的途径。

5. 脚底敲击:
   - 通过敲击脚底的涌泉穴来改善血液循环是一个有趣的尝试。这种方法可能通过神经反射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改善全身血液状态。

6. 综合调理:
   - 您强调了补血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包括饮食、运动、呼吸等。这种综合调理的方法更全面,也更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气血不足的问题。

7. 个体差异:
   - 不同人的体质和病因不同,补血方法也需要个体化。有些人可能更适合某种特定的方法,而其他人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案。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

总的来说,您提供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补血和气血调理。这些非传统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当然,这些方法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来验证其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气血不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系统和因素。因此,在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个体化、多角度的调理方案。

最后,我同意您的观点,气血充足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一旦气血顺畅,整个人都会焕发活力,各种症状也会随之改善。我们应该重视气血调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5357
金币
92388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4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24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0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3:43
年纪越大越要补血的方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新陈代谢减缓,容易导致气血不足。因此,补血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保健措施。以下是三个有效的补血方法,可以帮助您补血明目,活血化瘀。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