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阅读
  • 2回复

[转帖]人生如戏,到了中年,不要入戏太深[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8827
金币
1327932
道行
1966
原创
2283
奖券
2397
斑龄
31
道券
8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5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7:41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曾言:“倦怠,是现代社会的顽疾。”

人至中年,身躯易疲,心绪亦常耗散。

工作中,时常质疑自身能力,疑虑是否适配此职;

生活中,总是纠结反复,欲有所为,却迟迟难以迈步。

在日复一日的自我消磨中,我们坠入了负面情绪的深渊,遇事总往最坏处设想。

然而,一旦摒弃杂念,走出颓靡,接纳自我,便能摆脱无谓的焦虑。

人生似剧,中年之后,切勿沉溺太深。

01.话未出口,心中已演千遍结局

心理学中有个回避型人格,其特征是逃避人际,缺乏自信,“我不配”便是逃避的根源。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美国某报社,上司让记者琼斯去约访大 法官,他却拒绝了。

在琼斯看来,自己只是无名小卒,经验浅薄,万一采访失利,得罪法官怎办?

如此,他思索良久,却未有任何行动。

很多时候,我们都因害怕失败而不敢与人交流。

但当我们勇敢提出需求,才有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男主克里斯起初是贫困潦倒的销售员。

有次,他背着医疗仪器街头推销,忽见一辆红色法拉利。他被车吸引,便上前与车主交谈。

正是此次交流,改变了克里斯的命运。

他问车主职业,车主答:“股票经纪人。”

克里斯问:“需大学文凭才能做吗?”

车主答:“不用,精通数字,会处世即可。”

克里斯听后,迅速转行,全力进入证券公司。

在证券公司数年,他努力提升业务水平。

数年后,他创立自己的股票公司,名字也家喻户晓。

主动表达的人,生活似乎总越来越好。

研究表明,主动表达者在生活中成功的概率,比被动者高50%。

可见,主动与不主动表达的人,过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人生机遇难得,错过一次便少一次。

与其被动等待机会,不如主动出击,把握机遇。

02.身未动,心已跨万山

1983年,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提出“情绪劳动”理论。

她指出,除体力和脑力劳动外,还有一种常被忽视的劳动,即情绪劳动。

当一个人思虑过重,会消耗大量能量,导致踌躇不前。

有个故事令我感触颇深。

中年人陈刚在公司工作多年,却一直未晋升。

有次,陈刚与朋友聊天,说想申请主管职位,却不知如何做。

朋友给了许多建议,并找来资料供他参考。

两月后,朋友问晋升结果,他说他还没填申请表。

朋友问为何,他说自己没把握。

所谓的没把握,只是他一直在想未发生的事。

比如:每年晋升的就几人,自己会不会被刷?上司会不会觉得自己急功近利?同事会不会笑话?

这些问题在他脑中徘徊,他根本无法专心写申请书。

现实中,很多人也像陈刚一样,总担心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想考证时,怕能力不足,无法全力学习;想创业时,一想到困难重重,便想退缩。

作家亚伦说:“击垮人的,从不是事实,而是脑中的‘灾难化思维’。”

少想一点,心宽一点,生活也会顺一点。

克服胡思乱想,许多烦恼与痛苦便会随风而散。

03.行未果,假象苦难愁难展

《反焦虑思维》中,玛丽向心理医生求助,说自己常午夜梦醒,心跳加速。

原来,她被焦虑所困。

面对孩子叛逆期,她不知如何度过;面对丈夫可能失业的风险,她担心自己成家中唯一经济来源……

这些忧虑,让玛丽精神萎靡、身心疲惫,每天为未发生的事担忧,无力过好当下。

面对困境,多往好处想,才能冲破黑暗,迎来转机。

著名小提琴家欧尔·布里在一场音乐会演奏中,突然发现琴弦断了一根。

但他稍一迟疑,便若无其事地继续演奏,音乐会也顺利举行。

音乐会结束,观众才发现他的小提琴少了一根弦。

面对询问,他冷静回答:“只是断了一根弦,我还能用其他弦演奏。”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摒弃多虑。

《当下的力量》中说:

没有事发生在过去,也没有事会发生在未来,所有的事只发生在当下。

遇事多往好处想,便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度过难关。

04.事已毕,往事仍萦绕心头

作家张小娴曾说:小时记性不好会挨骂,长大后才发现,有些事能忘记是幸福的。随着年龄增长,精力有限,心里装太多烦心事,便腾不出地方装开心事。

然而,很多烦心事都是内心纠结产生的。

有位网友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一年前,他因公司竞职失败而沮丧。

之后,他每天反复回顾失败原因,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

后来,他甚至整夜失眠,变得郁郁寡欢。

直到有天,5岁女儿走到他面前,拉着他的手说:“爸爸,给我搭个积木城堡好不好?”

他虽无心情,但为让女儿开心,还是勉强答应了。

他专心搭建城堡时,竟完全忘了烦恼。

当把城堡递给女儿,看她开心的样子,他也笑了。

从那以后,他不再想烦心事,而是将精力投入具体事中。

随着可做的事增多,他恢复了活力与健康。

他在故事结尾写的话我很认同:现在回想,自己当时太钻牛角尖了,真没必要。

人要学会向前看,不把烦恼当回事,它就不是事。善忘,是治愈内心的良药。

心只拳头大小,常为往事叹息,生活便会把你折腾得狼狈。

往事如烟,把自己从过去抽离,才能拥抱今天的快乐。

泰戈尔曾说:

“有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便轻盈了。”

懂得遗忘的人,才能享受生活美好。

他们拥有世间最大智慧,不为琐事忧,糊涂中透着明白。

冯梦龙在《警世通言》里言:“野花不种年年有,烦恼无根日日生。”

烦恼如影随形,就像路边野花,年年盛开。

人之所以累,就是入戏太深。卸下心中负累,内耗自会消失。

正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对往事不忧,对未来不惧,摒弃消极思想,精力才能放在更有价值的事上。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8827
金币
1327932
道行
1966
原创
2283
奖券
2397
斑龄
31
道券
8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5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07:41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所言的“倦怠,是现代社会的顽疾”,确实击中了现代人尤其是中年人的生活状态。在这个阶段,人们往往面临着职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之中。以下是对您分享内容的一些点评和建议:

  1. 话未出口,心中已演千遍结局:这反映了人们在行动前过度思考和担忧的倾向。正如您提到的,回避型人格的人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与人交流。然而,勇敢提出需求和尝试是获得成功的关键。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克里斯通过主动交流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 身未动,心已跨万山:情绪劳动理论提醒我们,过度的思虑会消耗我们的能量,导致行动迟缓。陈刚的故事告诉我们,过度担忧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会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减少无谓的担忧,专注于当下,是克服这一问题的关键。

  3. 行未果,假象苦难愁难展:《反焦虑思维》中的玛丽因为过度焦虑而身心疲惫。面对困境,保持积极的心态,摒弃多虑,是冲破黑暗迎来转机的重要途径。小提琴家欧尔·布里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不利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和专注也能顺利完成任务。

  4. 事已毕,往事仍萦绕心头:张小娴的话提醒我们,有些事情能够忘记是一种幸福。过去的事情如果总是萦绕心头,就会影响我们享受当下的生活。学会放下过去,专注于现在和未来,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总的来说,您的分享强调了积极心态、减少无谓担忧、专注于当下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帮助我们摆脱倦怠、减轻内耗的有效方法。通过主动表达、减少情绪劳动、摒弃消极思想、学会遗忘,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享受生活的美好。正如泰戈尔所说:“有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便轻盈了。”让我们学会放下过去,轻松前行。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c1505

UID: 1865379

发帖
121
金币
82
道行
53
原创
6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1-19
最后登录: 2025-02-2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1:44
人生最沉重的年代就是中年!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