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尔山每逢冬季白雪皑皑、寒风萧瑟,冰天雪地的美景尽显素雅庄严。在这片雪地中,有一群黄色的生命火焰,它们从蒙古国长途跋涉奔袭而来,在这里燃烧着温暖与希望,它就是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被誉为“草原精灵”的蒙古野生黄羊。
2013年冬季,阿尔山跑来数以万计的黄羊。它们以散落的族群为单位,每个群体保持着10~20只不等的队伍规模,分布于山脉的各个角落。村民们看呆了眼,如此盛况实属罕见,为了安抚招待这群黄羊,我国兴安盟部门在黄羊必经之路上布置了许多干草、食盐供其享用,甚至动用无人机全程检测航拍,一旦发生危险第一时间予以救助。
为什么这些蒙古黄羊每年冬季都会“偷渡”到中国?难道中国没有本土黄羊吗?
黄羊迁徙记
1777年,德意志博物学家帕拉斯途径蒙古旅行,期间首次观察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全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蒙古瞪羚”,俗称黄羊。黄羊主要生活在蒙古的高原地带,那里环境恶劣,并不适宜栖息,这反而更显得生命存在的可贵。黄羊凭借自身强大的适应力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了蒙古高原生态圈的闪亮名片。
黄羊黄羊属于偶蹄目牛科原羚属,它们体长1.5米、肩高0.8米、体重约在25~40公斤之间。黄羊体态优美匀称,无论是远观还是细看,都犹如是大自然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明亮的黄色或浅棕色毛发,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光芒,因此被人赞誉为大地精灵。
黄羊的一对长角呈螺旋状往后弯曲,长度最高可达70公分。这些角既是黄羊防御外敌的武器,也是自身身份的象征。每一对黄羊角上的环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如同大树的年轮一般,记录着它们的成长过程。
每年春季,黄羊就到了繁殖交配的季节。而这对长角就是雄性黄羊争夺配偶权的依仗。雌性黄羊受孕后,只需要短短五个月的妊娠期,就会自寻一处隐蔽的草地悄悄产下幼崽。小黄羊在母羊的庇护下,不出数日就能进行站立奔跑,直至逐渐融入群体。
黄羊食性单一,以草本植物为主食,喜爱食用优质牧草与灌木嫩叶。一些新鲜且蛋白质的草本生物,如苔草、针茅,黄羊同样喜爱,这些营养植物是黄羊在严酷环境中赖以生存的根源。
但作为荒野生存大师,黄羊早已在数百年的生存经验中摸索出了可调节的饮食习惯,春夏季它们以新鲜草木为食。秋冬季则可以转而食用干草树叶充饥果腹,具备极强的自适应性。黄羊还进化出了复杂的反刍机制,能将胃里的东西反复咀嚼以提升消化效率,也能让食物营养最大化。
黄羊群体社会性极强,喜欢成群结队的集聚生活。它们会互相协作,通过团队的力量共同抵御天敌。寻常黄羊的寿命虽然只有8~10年,但在环境适宜、生态优越的条件下,个别黄羊的寿命最高能坚持到15年以上。
黄羊具备随着季节迁徙的习性,它们迁移时的队伍十分庞大,整个草原的黄羊群数量总和多达3~8万只。几万只黄羊齐聚一处,朝着共同的方向在草原上奔跑,声势之浩大令人震撼,这也是极难遇见的场面。
黄羊迁徙也很有特点,它们会根据风向与潮湿度来选择迁徙。但在迁徙过程中,也会有一些黄羊群选择就地生活,并非所有的黄羊都会从蒙古国跑到我国阿尔山,这个数量是在不断缩减的。
可黄羊们为什么会选择迁徙到中国呢?第一是气候变化因素,全球变暖让蒙古草原的冬季气候变得异常寒冷,降雪量陡然暴增,牧草生长遭受严重影响。而黄羊在漫天大雪中,既找不到可食用的草木,又无法耐受住严寒的侵袭,这让它们不得不另寻生路。
第二就是人类活动对黄羊迁徙所造成的影响,蒙古地区近些年的过度放牧是臭名昭著的,草原生态也因此遭到了严重恶化。黄羊的生存空间被无限压缩,不离开故土就没有活路,只能进行长途迁徙。恰巧我国阿尔山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黄羊的生活习性,这里植被丰富、草原茂密,简直是黄羊的理想家园。
但在整个迁移过程中,黄羊其实时刻都在面临着来自环境和人类的双重危险。一方面是食物与水源的匮乏,另一方面是捕食者们的袭击。黄羊虽然在我国贵为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但在蒙古却被视为一大灾害。
因为黄羊繁殖速度极快,并且疯狂啃食的行为会造成草原退化,为其他动物的生存带来危机。所以蒙古人与俄罗斯人直接将黄羊列入了黑名单之中,任何人都可以所以捕杀,甚至还有一定的现金奖励。
对于中外待遇天壤之别的黄羊来说,它们的迁徙简直可以说是一脚天堂、一脚地狱。人为捕杀、资源稀缺、铁网拦路,都会造成它们的大量死亡。为了保护蒙古野生黄羊,我国近些年可谓费尽心思。
黄羊保护手册
早在20世纪40年代,全球的黄羊总数还足足有150万只,其中单蒙古大草原就栖息着不少于100万只,而我国大约有50万只。当时观察到最大的单个黄羊迁徙群就有8万只,而黄羊每天最远可迁行80千米。试想一下,8万只黄羊以近3.5米的时速奔跑,场面将会是多么浩大。
但很可惜,黄羊的繁盛期并未延续至今。就我国而言,20世纪初的黄羊主要分布于内蒙、吉林、黑龙江以及河北。但到了今天,除了内蒙古草原一小部分区域仍存在黄羊活动外,其余地方基本已经绝迹,预计总数尚不足千只,这也是为何我国将黄羊列入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范畴的原因。
我国猎人的过度捕杀给黄羊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打击,从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猎人起码每年捕杀黄羊数万只,八十年代末每年的捕杀数量更是多达十几万只。除了滥捕滥杀外,黄羊数量骤减的另一个因素就是铁丝围栏。
在中蒙边境线,两国以界桩为线,在距离界桩500米处都设立了高达1.5米的铁丝网。1998年后,铁丝网的距离被移近到50米,并且增高到两米,添加了锋锐的利刺,这让黄羊再也无法翻越,使得冬季迁入到我国的黄羊数量大幅缩减。
而无法翻越到我国迁徙的黄羊,只能在蒙古国的强寒流下,熬过这个漫长的寒冬,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等死。历史的局限性,让我国在黄羊治理上犯了一个较为严重的错误,目前我国常驻黄羊数量只剩下8万左右,这还是经过长期治理改善后的情况。
但如今,我国阿尔山市秉持“生态立市'的理念,坚持绿色生态发展优先,重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上了保护发展的绿色道路。黄羊所喜爱的阿尔山,在政府的治理下拥有温泉、湿地、森林、草原等各类自然景观,这为黄羊提供了绝佳的生存黄金与资源。
黄羊的到来同样为阿尔山的冬季增添了一份勃勃生机,它们或悠闲觅食,或嬉戏奔跑,或驻足凝望。人与动物融洽共存的美好画卷在阿尔山市徐徐展开,这样的场面谁能不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