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与“服毒”的关系
一、晚上喝牛奶并非等于“服毒”
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虽然有人认为上床之前喝牛奶,人入睡后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降低,牛奶在消化道滞留时间太久会产生有害物质,但实际上人睡觉之后肠胃并没有休息,而且有些食物在胃肠道里反而能维持消化道功能。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锌等营养元素,对人体有很大好处,所以正常情况下晚上喝牛奶是有益的,而不是所谓的“服毒”行为。不过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本身罹患肾结石、尿路结石等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不宜在睡前喝牛奶,因为人在睡眠时身体处于平卧位,本身尿量会减少,尿液内各种有形物质的浓度会增加,喝牛奶后的2 - 3小时是肾脏排除钙的高峰期,此时处于睡眠状态,尿液浓缩、水分减少,容易让肾脏排出过多钙质,使得尿中钙离子浓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加,从而形成结石,这类患者如果想喝牛奶,建议最好选择白天或者是睡前4小时饮用,选择普通牛奶即可,最好不要喝高钙牛奶。
二、特殊情况或错误喝法可能带来危害,但不等同“服毒”
乳糖不耐受人群空腹喝牛奶:乳糖不耐受者空腹饮用牛奶会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因为他们体内缺乏乳糖酶,摄入的牛奶中的乳糖无法转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供小肠吸收利用,而是直接进入大肠,使肠腔渗透压升高,大肠黏膜吸入大量水分,此外,乳糖在肠内经细菌发酵可产生乳酸,从而刺激大肠,产生不良症状。这并非是“服毒”,只是身体对牛奶中的乳糖无法正常代谢的反应,这类人群可以采用加温后少量多次饮用并搭配主食的方式,或者选择市面上的低乳糖牛奶和无乳糖牛奶如舒化奶,也可以选择不喝牛奶,改喝酸奶或者奶酪。
牛奶与某些药物同服:吃药前后一般不建议喝牛奶,因为牛奶与药物同服会在药物表面、胃粘膜上形成薄膜,等到薄膜被吸收后,药物已经过了最佳的吸收期,导致药物的疗效降低,还可能会让药物毒性增加,但这与“服毒”有着本质区别,服药与喝牛奶建议至少间隔一小时。
牛奶加热不当:现在市场上的牛奶都是经过了杀菌处理的,如果再把牛奶放在更高的温度下加热,不会有灭菌效果,还会使牛奶中的营养物质流失,使乳汁中的焦糖产生焦炭,焦炭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身体有害。这是不当操作带来的风险,而不是牛奶本身如同“服毒”的物质。
把牛奶当水喝:《英国医学杂志》上曾发表过一项研究,研究对近20万人进行了为期32年的随访,结果发现每日摄入>1000ml牛奶的受试者相较于每日摄入192ml牛奶的人群,死亡风险上升了7%。过量饮用牛奶存在健康风险,但这不是“服毒”概念,只是提醒人们要适量饮用牛奶。
牛奶和钙片同吃:牛奶和钙片同吃,不能起到1 + 1>2的效果,相反可能会造成钙质浪费。因为当钙质摄入量达到一定范围时,再增加钙的摄入就可能会让胃肠道对于钙的吸收力下降;而且钙片与牛奶混合后,可能导致牛奶中的大分子胶质发生变性,容易在胃内形成絮状物沉淀,诱发消化不良、便秘、胀气等问题,这也并非“服毒”现象。
以上内容均由AI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