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阿姨今年63岁,罹患高血压7年时间,确诊后血压一直控制的不是很稳定。
上周,她突然在家中昏迷,送去医院后发现血压值飙到了200/110mmHg,伴有严重脑出血。饶是全力抢救,还是没能挽回生命。
医生在深入了解她的生活习惯后发现,她犯了三个致命的错误。这些错误不仅为她的健康埋下了隐患,也为我们每一个人敲响了警钟。
一、降压药吃不对,血压如过山车!
• 排斥降压药,坚持保健降压
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大家都听过,余阿姨自然也不例外,在确诊后她一直担心长期用药给身体带来副作用。于是在网上各种搜索可降压的保健方案,买了不少所谓天然无副作用的降压产品,其中不乏一些号称可根治高血压的药品。
但是!目前临床上没有任何治疗方案可根治高血压,患者在确诊后只能通过服药来稳定血压。盲目相信偏方不仅起不到降压的效果,还容易耽误治疗时机,给自身健康带来一些不利的威胁。正确的做法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压药,并定期进行检查。
• 降压不看时机
降压时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药的时间,一般人体的血压峰值会出现在上午,在这个时间点服药可覆盖住血压最高的时间段,避免晨起血压高峰期。但不一定每个人的血压峰值都出现在上午,具体的情况要在检查后才能明确;
二是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复查可以让医生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同时了解各个脏器的情况。
• 血压正常后,隔天吃一次
余阿姨平常会隔三差五测量血压,在血压下降之后她擅自将药物改成了隔天服药,有时候忘记了好几天才吃一次,或是等到明显感觉头晕才吃一次药。
这样做会让血压大幅度波动,加剧体内靶向器官的损伤,血压上升还会显著增加脑出血、心梗、脑梗等急症的发生风险,给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高血压患者存在以下情况,可以考虑停药
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慢性病,在确诊后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压。如若血压没有控制在稳定范围内的话,很容易继发脑溢血、心梗等严重疾病。不少高血压患者在确诊初期对服药十分抗拒,害怕药一吃就停不了了。
其实,并非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终生服药,这几种情况的患者可视情况停药。
1、轻度高血压
欧洲心脏学会(ESC)高血压指南中明确指出,血压>140/90mmHg的患者,无论是否有心血管疾病风险,都需要立即启动降压药治疗,在服药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生活干预。服药1~3个月后要及时复查,如若血压控制在话,就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减少降压药的用量或停止服药。
2、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
降压药和其他的药物一样,服用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若副作用较为轻微的话,可在用药过程中逐渐耐受,则无需停药。但如果出现了一些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则要及时停药,选择其他的方案降压。
3、心脏“没劲”
一些年纪较大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心脏力量减弱,泵血的“劲”会小许多,这种情况下血压也会没那么高,可视情况停止用药。
4、继发性高血压治愈病因后
部分高血压患者是由于一些其他的病症所致,在原发病治疗好之后,血压恢复正常后也可以停药。
三、长期服用降压药的人,尽量少吃这4种食物!
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日常饮食要多加注意,这几种食物尽量少吃。
1、浓茶
茶叶内有茶碱、茶多酚等成分,服药的同时饮用容易削弱降压药的作用,导致达不到原有的降压效果。
2、柚子
柚子内的生物活性成分会促使药物迅速入血,导致血药浓度上升。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吃柚子,可能会导致药效增加几倍,容易引起头晕、恶心等低血压症状出现。
3、酒精
酒精进入体内后会导致血管扩张,起到一定降血压的作用,对于正在服用降压药的人群而言容易引起低血压;另外,酒精还可能会增加部分药物的降压作用,影响药物的正常疗效。在服药期间,一定要避免饮酒。
4、猪肝
猪肝这类内脏内的胆固醇含量很高,进入体内后身体无法及时消化会积聚在血管内,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让血管弹性下降,导致血压上升。
高血压患者一旦确诊要遵医嘱积极服药,长期服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相较于血压持续上升的伤害根本不值一提,对此一定要持有正确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