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6日,阿联酋政府与我国政府在海南省文昌市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活动——1500株椰枣树的交接仪式。
活动现场,我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通过视频连线亲自向阿联酋政府致辞。
马副部长表示,在2019年的时候我国就和阿联酋的阿布扎比王储达成重要共识,阿联酋会捐赠10万株椰枣树给中国。
而今天的1500株椰枣树是这两年来,中国农业农村部、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与阿联酋驻华使馆密切配合下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最终选定的首批株椰枣树苗。
这批树苗将在海南省文昌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所定植移栽,并开展种植的试验。
中国地大物博枣类繁多,红枣、黑枣、青枣想必大家都见过、吃过,可这个椰枣恐怕都是第一次听说。
那么这个椰枣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能如此受中阿两国政府的重视?它的到来对中国又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呢?
一、“沙漠黄金”
这还得从椰枣树本身的价值讲起。
椰枣树在阿拉伯地区是栽培历史最久的果树之一,距今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它的价值那可是堪比黄金啊!
阿联酋虽然“富得流油”,但它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生活在热带沙漠气候中,水资源和植物就显得比石油还珍贵。
沙漠气候炎热干旱,想要种植一株绿植需要花费上百元成本,呵护绿植茁壮成长投入的成本更是不计其数。
所以,在阿联酋你炫富的标准不是家里有多少石油、黄金和豪车,而是看家里有多少树木花草和绿化面积。
而这里面最为主要的就是椰枣树。
(沙漠中的椰枣树)
椰枣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撒哈拉沙漠、地中海畔、红海之滨、海湾地区、两河流域等地区随处可见,甚至能形成一排排站立的椰枣林非常壮观。
阿拉伯地区的人民称椰枣是“远行者的干粮”、“穷人的食物和富人的糖果”。
由于椰枣独特的生存环境,让它含糖量极高达到了55%到70%以上却甜而不腻,同时还富含着铁、钾、钙、镁等人体所需的7种以上元素,营养价值极高。
阿联酋的人民特别爱吃椰枣,刚摘下的新鲜果实青涩飘香,风干成枣干后爽脆可口,放到嘴里糖化的口感绵密香软。
在这里,你能看到每家每户的客厅里面都会常年摆放着一盘品质最好的椰枣,以便在客人到来时可以第一时间奉上。
一些阿联酋人为了省时间方便不吃饭,都会吃上几粒椰枣。
充足的糖分能帮人很快丰富体力,几颗枣子下肚立马就有了饱腹感。
(椰枣干)
有的游牧人在沙漠当中迷了路,只要有三颗枣就能支撑一天,再配上一瓶牛奶便能维持生存多日。
正因为如此,椰枣也被称为“沙漠面包”。
除了一些穷人爱吃椰枣充饥之外,在一些高档餐厅内也成为了有钱人茶余饭后的甜点。
阿联酋信奉伊斯兰教,在教会的《古兰经》中就描绘到天堂的美景中就有许多椰枣树占据重要位置。
不仅阿联酋人爱吃椰枣,连他们的神灵也是如此。
椰枣树不仅它的果实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高,它的全身上下都是宝。
椰枣树本身外形美观,在当地就是可以作为观赏树吸引游客,而且它的枝条结实有韧性,可以用来制作椅子、床以及装物品的筐子,肥大的叶子能编成席子、捆成扫帚、制成托盘,还可以作燃料使用。
(椰枣)
除此之外,椰枣树的树干还是建造农舍、桥梁的重要材料;枣核和劣等的椰枣都能用来作土地肥料或动物饲料。
毫不夸张地说,椰枣树对于阿拉伯地区的人民就是“上天的馈赠”,是货真价实的“沙漠黄金”。
有的时候人们会用“连一个椰枣都没有”来形容一个人的穷困潦倒,它和骆驼一样都成为了财富的象征。
在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中严令禁止砍伐椰枣树,一旦发现就会被处罚半个金币,可见其自古以来的珍贵性。
近些年来,海湾地区、地中海东部和北非的埃及、沙特、阿联酋、阿尔及利亚等多个阿拉伯国家都在举办“椰枣节”,并且共同推动椰枣及其相关传统文化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摘椰枣)
沙特准备将2027年设立为“国际椰枣年”,要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世人对椰枣和椰枣树的产品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从而加强椰枣生产国和出口国之间合作推动当地的推动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
阿联酋向我国捐赠十万株椰枣树也正是将其推广到世界的重要环节。
二、“绿化沙漠”
椰枣在阿拉伯地区如此火爆,却在我国并没有太高的知名度。
最主要的原因是椰枣树是生长在热带气候的,而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热带气候的地方还真不多,这也造成了椰枣极为罕见。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饮食习惯的差异。
椰枣的含糖量太高,对于大部分不爱吃甜食的国人来说都接受不了这种甜度的果实,尤其是需要减肥的人们。
而椰枣也和我国的蜜枣比较相似,相对来说在中国并不是什么很特别的东西,再加上我国水果种类繁多,与身处沙漠的阿联酋不同,椰枣并不能引起多大的重视。
(椰枣林)
虽然椰枣作为水果没有在中国大火,可是椰枣树本身的作用却是对我国有着非凡的意义的。
正如前面所讲,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椰枣,就是因为椰枣树能够在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茁壮成长。
既然椰枣树能够生长在中东的沙漠,那么能不能在我国的戈壁地区种植呢?
我国地域辽阔,尤其是西北地区的恶劣地段不在少数,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致力于种树造林、造林防沙的项目。
20世纪50年代,我国便喊出了“向沙漠进军”的口号,要将沙漠从黄色变成“绿色”。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是全球都在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荒漠化”每年造成全球经济损失超过420亿美元,而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官方统计显示,中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高达26115.93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7.2%,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地区。
(内蒙古的库布其沙漠)
内蒙古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黄沙肆虐时,库布其沙漠每年都会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直接造成黄河水浑浊与河套平原的环境。
像首都北京每年沙尘暴不断,也正是因为沙漠里的黄沙肆虐。
“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这就是生活在库布其人民的真实生活写照。
为了生存,这里的许多村民被迫选择背井离乡,80年代的时候库布其沙漠腹地的官井村还有近900户人家,到了90年代末就只剩300多户了。
这里的村民主要是以放牧为生,沙尘暴来袭的时候能把房子吹塌,一不小心就会被埋在沙子里面。
农田和草场一瞬间可能就变成了沙地。
许多村民放弃了他们赖以生存几十年的老房子,和自己上百倾的农田,往西迁移,可无论走到哪里,黄沙都追随他们的脚步接踵而至。
(内蒙古达拉特旗官井村)
为了延缓并解决“荒漠化”的问题,不少科研人员和环境改造人员这数十年来都付出了自己毕生的心血。
钱学森1984年在《内蒙古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新型产业。
治沙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增绿”。
上世纪虽然我国机械化比较落后,但身处沙漠地带的有志之士依然扛着铁锨,提着水桶,凭借人力“与天斗其乐无穷”。
他们将树苗种下后,立即用水桶将车尔臣河里的水一桶一桶挑过来浇在上面,即使刚浇上去树苗又干了,仍然不停止。
内蒙古的殷玉珍曾发誓:“我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风沙欺负死!”
她用家里仅有的一只羊换回了600多棵树苗,丈夫白万祥在外打工,不要钱、不要粮,只要老板给树苗。
夫妻二人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日复一日地只为种树,春天栽上树苗后,就开始维护树苗的成长,给它们浇水、防风沙。
两人的脸上和胳膊上每年都要被蒸烤掉一层皮,铁锨、锄头都用坏了好几把。
(殷玉珍)
功夫不负有心人,30多年来他们让7万亩沙地披上了“绿装”。
在无数个“殷玉珍”的共同努力下,库布其沙漠涌现出七八个主打沙漠旅游的景区。
截至201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每年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每年缩减2424平方公里,这堪称世界的奇迹。
但这还远远不够,椰枣树的到来或许能为“沙漠绿化”打开一个新的里程。
三、“友谊的种子”
2007年,江西省永丰县发现一棵珍稀椰枣树。
树高 12米, 胸围 0.8 米, 树干挺拔, 树冠美丽,开黄白色花, 结长椭圆形浆果,这在我国江南自然是非常罕见的。
但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如果能将这种树木种到我国的沙漠,不仅能改善沙漠环境,而且每年还能收获大量椰枣,可谓一举两得。
2012年,阿联酋成为首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海湾阿拉伯国家。
我国“一带一路”的国家合作战略提出后,阿联酋也成为了我们有力的支持者,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的交往都取得重大成就和突破。
后来,阿联酋发生了一场大的灾难,也正是我国在最危难之际伸出了援手。
那年,红棕象甲虫遍布了阿拉伯国家,椰枣树与其他各种棕榈科植物都遭受了红棕象甲虫的严重破坏,阿联酋也是深受其害。
(红棕象甲虫)
要知道,椰枣树那可是“沙漠面包”,没有了面包阿联酋人民的生活就缺乏了保障。
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此时已经在棕榈科植物方面有了35年的研究经验,并在棕榈植物病虫害防控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这让我国对控制椰心叶甲和红棕象甲的危害有着绝对的信心。
于是国内多家研究所与阿联酋合作,共同创建了中阿椰枣研究中心,专门为阿拉伯国家防治红棕象甲、发展椰枣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很快,在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最终成功研发出了针对该虫害的生物农药——阿维菌素。
这种药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也在第二年引入到了国内。
阿拉伯国家的虫灾也在我们的帮助下得到改善,这不仅让我们与阿联酋等国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在技术研发合作中为今后我国引进椰枣树打下了基础。
(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
2018年,阿联酋与新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二年,阿联酋的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亲自访华,进一步加深了中阿两国的深厚友谊。
也就是在这次会谈中,我国和阿勒纳哈扬达成了协议,阿联酋向中国捐赠十万株椰枣树。
而文章最开篇的1500株,正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杨光文与研发人员经过千挑万选才选中的首批树苗。
如果这次定植移栽工作成功,那么将开展大规模的试验性种植。
一旦这1500株椰枣树能够在中国茁壮成长,将来十万株树苗也会陆陆续续来到中国,它们将肩负着“绿化沙漠”的伟大使命,遍布新疆、内蒙古的各个角落。
可能未来不久,你就会在西北的戈壁滩上看到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椰枣树站在那里,这些椰枣树也会成为沙漠上独有的风景,成为当地人民发家致富的资本。
(椰枣树交接活动现场)
椰枣树的成功引进不仅仅对我国解决“荒漠化”、退耕还林等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也是我国“一带一路”政策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不仅仅是椰枣树,中国与阿联酋今后将在石油、新能源、基础设施、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曾表示,阿拉伯国家与中国自古以来都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往来,开辟于两千年前的“丝绸之路”便是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交往的“桥梁”, 我们的祖先通过古代丝绸之路互通有无、相知相交。
如今,椰枣树作为新中国与阿联酋“友谊的种子”扎根在了中国,相信不久的将来,中阿两国会有更多的战略合作,实现经济、文化、科技上的共赢局面。
中阿友谊也必将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