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年来,“恶魔之眼”的泉眼是不舍昼夜的上涌,状若沸腾。
在蛮荒苍凉的戈壁滩上,水源本应是最能吸引动植物的存在。
但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中,却有这样的一汪泉水,不仅流经区域寸草不生,而且飞禽走兽也不敢靠近。周围土地更是在其长年侵蚀下,刻出红褐色环带状轮廓边界,与泉眼“瞳孔”一起,仿佛一只镶嵌在大地上的眼睛,神秘诡异。
它就是位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艾肯泉”,又称“恶魔之眼”。椭圆形的泉眼直径达十多米,奇特的“瞳孔”中水光烁烁,宛如眼波流转,辅以红褐色的环带状“眼眶”,远观近望,都好似一只被施了魔法的眼珠。
尤其是地下的泉水不断翻滚、上涌,又汹涌地冲出地面,犹如不甘恶魔睁开眼睛,“恶魔之眼”名至实归。
千万年来,泉眼上涌不舍昼夜,始终状如沸腾。泉水虽然直径只有十多米,但艾肯泉的深度却达到了罕见的782米,这是中国最少见的深水泉之一。传说泉眼中有一种特别的吸力,而无人机等电子设备在靠近泉眼时的确很容易被吸入。
恶魔之眼,长在海来过的地方。本文,我们就来看看长在柴达木盆地上最神奇的泉眼,看看它是如何形成的,又有哪些神秘之处?
1、“恶魔之眼”有哪些特点?
(1)红色眼眶
在艾肯泉的外围,没有任何动植物,仿佛不毛之地。动物们哪怕是不小心靠近泉眼,也会在第一时间仓皇逃离。而且“眼眶”的外圈其实是一圈沼泽。奇怪的是,离开了红色眼眶之处却是绿意盎然,牛羊成群。
生灵绝迹原因就来自红色的眼眶。泉水看起来普通,却带出了大量来自地底的硫元素和铁离子,其中硫元素严重超标。长期蒸发后,泉水中的矿物质沉淀在周围的土壤中。被湖水常年浸泡的岩石也富含硫元素,变得异常松软。三者相互作用,让此地成为生命禁区。
(2)喷涌量巨大
2010年10月,科学家在艾肯泉进行了详细的勘测,测算出其淡水最大涌水量可达2000至3000立方米/天。如此涌水量的泉眼实属罕见,翻滚着汹涌地冲出地面的泉水,像极了恶魔不甘的睁开眼睛。但其流量异常大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更大范围的科考。
(3)藏在“眼后”的地热资源
从艾肯泉流出的泉水蜿蜒穿过阿拉尔草原,最终注入附近的尕斯库勒湖。人们赞叹泉水的同时,却鲜有人关注这里丰富的地热资源。温泉是地下水与周围介质相互作用,形成集热、水、矿为一体的热矿水资源,是储存量巨大的清洁能源,十分易开采。艾肯泉的“眼后”的地热资源或许是真正打开“恶魔之眼”的金钥匙。
2、“恶魔之眼”是如何形成的?
从地理位置看,艾肯泉位于昆仑山脉与阿尔金山脉交汇处。交汇处的山麓带地形坡度变缓,河流的流速变缓,水流也变得分散开来。正因为如此,一部分河水渗漏到了地下,而河流带来的沙砾和泥土开始在山麓带形成明显的堆积,仿佛张开的扇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洪积扇。
洪积扇的地形往往会带来泉水,这是土壤成分的原因而造成的。扇形的土壤中,上层多是砂砾,下层多是黏土。前者孔隙很大,水流很容易下流。后者孔隙绵密,透水性弱。而当地表水下渗转为地下水时,黏土层的阻挡让水流从垂直下降转为水平流动。这种挤压到了洪积扇的边缘,就让地下水开始以泉水的形式涌出地表。
艾肯泉就是一个典型的由洪积扇形成的泉眼,其最根源处则在于地壳运动。不过,科学家经过考察,发现艾肯泉的蕴含水量异常大,更预测其泉眼下就是从昆仑山流出的暗河。所以,地壳运动形成洪积扇和地下河就是“恶魔之眼”形成的真正原因。
3、中国还有哪些大地之眼?
(1)格聂之眼
在四川甘孜的格聂峰下,有一处典型的高山湖泊,面积约4000平方米。因为酷似蔚蓝色的眼睛,被当地人认为是格聂山神的智慧之眼。
格聂峰是当地著名的“神山”,海拔六千米,是横断山脉沙鲁里山的主峰,金沙江与雅砻江被其分开,被誉为“康南第一峰”。
与“恶魔之眼”艾肯泉不同,“格聂之眼”的周围河谷纵横、灌丛生、林木密布、更有沼泽水泡星罗其间。这也让“格聂山神之眼 ”灵气十足。
(2)蜀山之眼
蜀山之眼起于草根,原本籍籍无名,只是贡嘎山周围的湖泊群成员之一。后来被摄影爱好者带入大众视角,渐渐名声鹊起。尤其是俯拍视角,仿若蕴含着无限智慧。
蜀山之眼地处四川贡嘎山,从湖中心到四周,渐变的深蓝加上整个湖泊晶莹剔透,让蜀山之眼闪烁着深邃而神秘的光芒。而周围褐色的土地,更让眼睛神韵十足。
(3)月牙之眼
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被视为极端的干旱之地,但在尉犁县境内,却有一处世外桃源。周围的罗布人村寨把它称之为“月牙之眼”。它是塔里木河流的遗泽,因为该地区沙漠的地下水位很高,让身处低洼的“月牙之眼”得以露出地面,成为泉眼。
四季的变换,让泉水的水位随之改变,形成了一圈圈的湛蓝色印记,灵韵十足。
(4)雅丹之眼
在中国的柴达木盆地,有着面积极为宽广的雅丹地貌,在一些湖区,常常会出现雅丹地貌被水淹没的“水上雅丹”现象。而在低洼处,各种或大或小的水潭不断涌现和消失。这种“速生速死”的奇特现象仿佛是大地孕育出的“眼睛”,时而出现,时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