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56阅读
  • 0回复

[红楼梦]众姐妹入住大观园,为何林黛玉住三间小房,薛宝钗却住五间上房?【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db460728710

UID: 1615569

精华: 1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139433
金币
10017
道行
6543
原创
84
奖券
3305
斑龄
0
道券
137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初级认证
在线时间: 1092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8-21
最后登录: 2025-01-2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7-27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2-08-31) —
  首先,林黛玉的潇湘馆是自己挑的,她是第一个挑的,而且只有她和宝玉有资格挑。薛宝钗的蘅芜苑是被王夫人分配的。

  宝玉便问他:“你住那一处好?"林黛玉正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他,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

  其次,潇湘馆也有五间房子,前面三间精巧的房舍,后面还带个小院子,院里还有两间附属房。书中写到: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

  其中,“地步”的意思是“位置”,“退步”的意思是附属带的房间。

  更要的要的是《红楼梦》中的潇湘馆虽然整体比蘅芜苑面积小一些,但是无论从地理位置、园林设计、建筑地位、游客评价、居住体验等等各方面来看,都明显更优于蘅芜苑。

潇湘馆比蘅芜苑:位置更好,地位更尊贵、设计更加精巧雅致
  在《红楼梦》中大观园是贾府为了元春省亲建造的私家园林,大观园的各种大小建筑有40多处,但是除了正殿之外,只有四处是元春喜爱亲自赐名的:“有凤来仪”赐名曰“潇湘馆”。“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即名曰“怡红院”。“蘅芷清芳”赐名曰“蘅芜苑”。“杏帘在望”赐名曰“浣葛山庄”。

  这个排名肯定有先后,因为这几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元春游幸的顺序不会是这样的,所以是按照元春的个人喜爱程度来赐名的。

  那么这四处的地位就显而易见了,头一个就是林黛玉的潇湘馆,匾额又是“有凤来仪”,凤是古代身份高贵女性的标志性象征,多用来指代后妃。所以潇湘馆的地位不但比蘅芜苑尊贵,比宝玉的怡红院也要尊贵。

  从贾府进大观园,一进南门左右两边的主要院落,西南角上的就是潇湘馆,遥相呼应的是东南角上的怡红院,所以宝玉说“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

  宝钗的蘅芜苑在极北面,位于西北角和北门之间,可以说非常偏远了,尤其是离宝玉很远,几乎是对角线的两个点了,比任何姐妹都离宝玉远,甚至比妙玉还要远。

  想想宝钗每天人人面前应侯,到各房姊妹屋里走动、到荣国府各处长辈那里请安问好聊天,真的挺累的,因为住的这么远,要走很多路呀。(宁荣两府在大观园的南边)。

  相比而言,林黛玉的潇湘馆不但比宝钗的蘅芜苑更加尊贵,地理位置更便捷有利,起码进荣国府方便太多了,就隔了一道墙,走路几分钟,出门就是。

  更重要的是潇湘馆的建筑设计更加精巧用心,《红楼梦》的曹雪芹生活在南京,他对园林的审美深受南方私家园林建筑风格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潇湘馆的设计风格、翠竹、芭蕉明显是属于南方庭院系统: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贾政这样自命清高风雅的世家大家长,他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他乍见潇湘馆的时候这样评价:

  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通过贾政的评价我们可以知道,潇湘馆的幽静和雅致是读书人理想的居所,就连贾政这样的资深读书人都向往不已。

  这也难怪书香门第出身的才女林黛玉一下就挑中了这个院落,后来她住在这里,常常坐在窗前伴着翠竹森森,龙吟细细,泉水流觞,雨打芭蕉,读书、弹琴,写下了《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名篇佳作,也算是“不枉虚生一世”了。

  潇湘馆不仅内部设计精妙,从整体看它还是一个以“翠竹”为主题的建筑群的中心,周围还有翠嶂、滴翠亭、翠烟桥、晓翠堂,看名字就知道是一个系列。这些小建筑环绕衬托着潇湘馆,主次分明,如众星捧月一般,愈发彰显出主人的身份尊贵不凡。

  宝玉曾用“有凤来仪”来命名潇湘馆,出自《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林黛玉就是青翠竹林中高雅清贵的凤。

林黛玉是自己挑选的潇湘馆,宝钗是王夫人给她安排的蘅芜苑
  大观园是贵妃娘娘的省亲别墅,是她的私人财产,没有她的命令,谁也不能擅自住进去。

  《红楼梦》第第二十三回中,元春编完了省亲时候和姐妹们一起做的是大观园题咏,在宫里寂寞无聊。她回想起省亲游幸时的大观园景致绝佳,建造华美,空置浪费,而家中众姊妹才华横溢,美景佳人正好相得益彰,所以她下了一道谕旨:

  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想毕,遂命太监夏守忠到荣国府来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

  贾政,王夫人接了元春的谕旨,立刻去回禀了贾母这个好消息,贾母自然是欢喜的,她赶紧让丫鬟婆子们去大观园里打扫收拾,各处都布置好,以便宝玉和姐妹们能随时拎包入住。

  作为贾府的活龙贾宝玉,既是贾母的命根子,又是元春心爱的小老弟,宝玉被特别允许安排进大观园居住,他就差没乐的当场起飞了。

  立刻跑到贾母身边叽叽喳喳,不外乎是大观园哪里景致好,等搬进去如何游玩,毕竟他可是为数不多逛完了大观园的人,贾母还没去过呢!

  既然要搬进去,问题就来了,这么多院落,这么多姐妹,谁住在哪里如何安排呢?这就好比大学生分宿舍,有位置好的,有位置不好的,有阳面,还有阴面,每个人都想住条件好的。

  但是优质资源是有限的,当然是谁得宠谁先挑了。贾府的话语权归贾母,贾母宠爱黛玉超过三春,但是不可能超过宝玉。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

  但是宝玉爱黛玉可是胜过自己啊!所以,当然是林黛玉先挑,想住哪里住哪里。

  只见林黛玉正在那里,宝玉便问他:“你住那一处好?"林黛玉正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他,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

  宝玉见黛玉的意见和自己不谋而合,自然特别高兴。黛玉挑完了宝玉挑,宝玉当然不会再顾及别人的感受,他要在剩下的院落里选一个上好的,且离黛玉近的。

  宝玉听了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样,我也要叫你住这里呢.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

  这样一来宝黛两个住的又进,互相往来方便,而且每天进贾府这边,给长辈请安,上贾母屋里吃饭都特别方便。

  其他人就都没什么资格挑挑拣拣了,王夫人看着就给安排了。

  薛宝钗住了蘅芜苑,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氏住了稻香村。

  为什么这么肯定是王夫人安排的呢?就因为宝钗住了蘅芜苑,这可是元春亲题,排名前四的好住处。

  蘅芜苑虽然建筑设计稍逊于潇湘馆,但是也非常大气高雅。

  很多人只看到了贾政一开始说的那句“此处这一所房子,无味的很。”但是却没有看到转过那“插天的大玲珑山石”之后许多奇花异草,青芷蘅芜。

  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香矣。

  既然蘅芜苑这么好,如果让“随分从时,含蓄内敛”的薛宝钗自己选,她根本不可能选这么好,这么大的住处,因为她知道自己没资格,不想招人嫉恨,惹人闲话。

  探春是元春的亲妹妹,迎春和惜春甚至都比她有资格,她不过是王夫人的外甥女,论亲戚还没有邢岫烟和贾府的关系近呢。

  但是王夫人就是这样安排了,李纨自然是没话说,她得到了应得的。探春的房间虽少,但位置很好,也就罢了,惜春是宁国府的姑娘,有不满也不好意思说。

  唯有迎春,她可是元春的亲堂妹,她自己懦弱没意见,她爹贾赦可快要气死了。但是暂时只能忍着。因为省亲别墅是贵妃贾元春的私产,元春的谕旨下给了自己的爹妈贾政、王夫人,可没这位大爷什么事儿!

  而薛宝钗就算不想住进蘅芜苑,也只能住进去,因为住在亲戚家,亲戚安排你住哪儿你都要听话,要不然就是不识抬举,不懂礼数了。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住处,是她们心灵外化的体现
  林黛玉住进了潇湘馆,薛宝钗住进了蘅芜苑。

  这不仅是几间房子,谁多谁少,谁大谁小的问题,也不仅是荣国府大房二房的资源分配矛盾问题。更重要的是,作者安排这两位女主角所居住的院落,与她们各自的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是她们心灵的外化体现。

  潇湘馆,谐音“消香馆”,暗指黛玉早逝,香消玉殒在此处。这里环境清幽,小径与游廊曲折,就像黛玉内心的孤寂和百转千回的愁绪。

  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而竹子自古就是文人雅士称颂喜爱的植物。它笔直中空,宁折不弯,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活得清瘦挺拔。如孤傲清高,目无下尘的林黛玉在贾府“风霜刀剑严相逼”的环境中桀骜反抗礼教和命运,试图争取自己的自由和爱情。

  潇湘馆的竹子还暗合黛玉是“草木人”的身份,让探春据此给黛玉取了一个“潇湘妃子”的雅号,以上古尧帝娥皇女英二妃泪洒湘竹来打趣黛玉爱哭,这里照应的是绛珠仙草的“还泪之约”。

  此外书中多次每次描写潇湘馆的精致,如竹林“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或者““只见窗外竹影映入纱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都很好的衬托黛玉内心的哀伤和悲凉。

  潇湘馆前面的“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如同林黛玉寄人篱下,愁绪满怀的内心,独独那一间的明亮,是贾母的宠爱和宝玉的知心与关怀,再有一些姐妹情分,也仅此而已了,余下的都是黯淡。

  还有后院那两间小小的退步,大概是丫鬟们日常用来给黛玉烧水烹茶,熬汤煎药的所在。林黛玉的汤药应该是紫鹃等丫鬟们自己煎熬的,所以黛玉才会说:“我一日药吊子不离火,我竟是药培着呢……况且这屋子里一股药香……”

  潇湘馆里面的布置和摆设也非常符合黛玉书香门第,名门闺秀的身份,用刘姥姥的视角来看这不像绣房,更像是哪位公子哥儿的上等书房:“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但是不要忽视了这里还有鹦鹉、玻璃绣球灯、燕子一家,这都是林黛玉丰富精神世界的写照。

  至于后院的梨树和芭蕉,都是古诗词中常用的关于寂寞惆怅,伤春悲秋、离愁别绪的意向,唯有洁白梨花,印证了林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孤洁。

  再说说蘅芜苑,谐音恨无缘,直指宝钗和宝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的婚姻悲剧。

  蘅芜苑的建筑格局,简直和薛宝钗的为人处世,脾气性格一模一样,好像就是为她量身打造的。

  《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描写道: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

  蘅芜苑的外景可以说是清冷到枯燥,淡雅到阴森的程度,里面的建筑也都被大山石阻挡,所以贾政才会感叹“无味”。

  这就很符合宝钗内敛的个性,守拙藏愚,冷漠内敛是她擅长的处世之道。明明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偏偏不爱花儿粉儿,老成持重的像个道学家,可不是无味是什么呢?

  蘅芜苑的五间大房子宽敞阔朗,映照的是宝钗真实内心的豁达和舒展,只可惜都被重重伪装遮挡住了而已。

  蘅芜苑的种植的装饰物是香草,很多很多的奇香异草: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岭,或穿石脚,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蟠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气馥,非凡花之可比。

  宝玉在为蘅芜苑题名的时候,定为“蘅芷清芬”,提到了屈原的《离骚》,又因为《离骚》中“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一段的香草变质,追逐名利、贪婪钻营来指向宝钗内在的功利之心。

  但实际上《离骚》中的香草有多处提及,也有重隐喻意义,更多的是褒义的香草美人、君子贤臣。宝钗虽然有名利之心,但她也有“停机德”,又能做《螃蟹咏》,她的人品也是可以配得上这些香草的美好隐喻。

  宝钗的雅号叫做“蘅芜君”,大约出自晋代王嘉《拾遗记》中有李夫人梦中授汉武帝蘅芜之香的典故。照应了宝钗待选入京,却梦断紫禁城,青云之志难筹,只能艳羡表姐贾元春,自己不管如何努力,还是难逃“金簪雪里埋”的悲剧人生。

  宝钗的屋里也装饰的“雪洞”一般:“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这种今天看来很清淡雅致的“极简主义”在古代是并不受上层社会的审美欢迎,比如喜爱奢华富贵的贾母就认为这样非常忌讳。但是这也是宝钗的性格写照,就俩字——务实,没用的东西一概不用,花里花哨的形式一概没有。

  这就是宝钗成熟理性,冷漠无情的入世态度,想要什么就去经营什么,没用的事情“一问摇头三不知”,所以她只得到了与宝玉的婚姻,但是并没有得到爱情和幸福。

  综上所述,《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一个天才,也是一个全才。

  他在书中除了塑造了丰富鲜明的人物形象,设计了奥妙无穷的故事情节,还有“包罗万象”的百科知识,尤其是在大观园的构建上展现出他卓越的建筑设计才华,更难得的是他将建筑设计和人物形象也能完美的融合到一起。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2-07-2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喜欢到处游觅寻觅乳香玉香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