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569053
-
- 注册时间2012-06-21
- 最后登录2025-01-25
- 在线时间10753小时
-
- 发帖114178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37812
- 道行18937
- 原创750
- 奖券354
- 斑龄0
- 道券27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569053
- 发帖
- 114178
- 金币
- 37812
- 道行
- 18937
- 原创
- 750
- 奖券
- 354
- 斑龄
- 0
- 道券
- 27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075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1-25
|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2-04-15)
—
大观园全景图经过《红楼梦》的校订注释,又经过《红楼梦大辞典》的编写,一晃就是几十年了。我们在对《红楼梦》的认识解悟上,又自然地向前走了几步,对《红楼梦》也断断续续地产生了一些感悟和增加了一些实际知识。有些《红楼梦》的语言你看起来很平淡,其实却牵涉到一个风俗,比如有一回:秦钟死了,贾宝玉跟柳湘莲说,有没有到秦钟的坟上去看看,十月一了,我要去祭扫一下,大致这个意思吧。我们当时校和注的过程中,都没有当一回事,后来上海有一个读者给我写了封信,说你在《红楼梦》的校注本里对“十月一”没有注释,其实应该注释,因为这是北方的一种特殊风俗,“十月一送寒衣”,要给已故的人上坟,因为天冷了,要送冬天的衣服了,所以有“十月一送寒衣”的风俗。我一看到这封信,就觉得太重要了。这个读者叫萧凤芝,前几个月来看过我一次,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她。乘龙舟游园我就记在心里,我们的《红楼梦》校注本上加了注,还找到了福格的《听雨丛谈》作为文献的证据。我在我的手批本上还特别把这个批出来了,为什么呢?我证明了北京确实有这个风俗。刚好给我开车的司机,他是老北京,我就问他,你们北京有没有“十月一”这个词。他说有啊,就快到了嘛。他说,我们每到十月一要送寒衣啊,就是进入冬季了,要给已故的亲人送衣服,怕他们寒冷,所以,有一句俗话,就是“十月一送寒衣”。我那时候住在红庙,我去红庙周围的老乡家里去请问,问这个事,都说有这个风俗。这样我才在我的《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里面专门批了一段,我觉得这个《红楼梦》包含的知识实在是丰富得很。怡红院民俗,南北有区别,像我们老家就没有“送寒衣”,上坟、祭扫都是有的,清明的时候要祭扫坟墓,冬季没有这样的事,所以我们也不懂,读《红楼梦》读到“十月一”这个地方也没有领会,这是用的一个风俗,不是普通的随意的一句话。我们编的《红楼梦大辞典》,凡是我们能够接触到的,理解到的,有内涵的,这一类典故或者是词汇,我们尽可能地做了解释,列了词条,让读者一下可以查到。最近,我分别写了两本书的后记,一本讲《红楼梦》思想,一本讲《红楼梦》庚辰本有关的问题。我又得到一个新的启示,我觉得《红楼梦》本身包含着非常浓厚的诗的素质。《红楼梦》从头至尾读起来,你要不间断地一气读到底,或者你反反复复读,你会感觉到整个有诗的感觉。虽然是散文的形式,用散文形式来写的,实际上它带有诗的素质,还有一种诗词的表达形式。诗词当然也有不同风格了,像五代时期,到“花间”那一派,都是意在言外、指东说西,不是明示的,都是有寄托的,所谓寄托遥深,寄托得越深,让你连想都想不到,这才奥妙。但是诗词里也有一种直白的,比如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字面上的话就是他要讲的话,气势磅礴。辛弃疾的许多词也都像口语一样。潇湘阁我曾说《红楼梦》带有诗的素质,我后来想起鲁迅老早就说过了,说《红楼梦》是“无韵之离骚”,离骚当然是一首长诗了,鲁迅这句话是赞赏得最恰当不过了。《红楼梦》不用韵,但是有诗的内涵,所以鲁迅这句话实际上已经说在前头了。你闭起眼睛想想《红楼梦》写到薛宝琴穿一件大红斗篷,站在雪地里,贾母远远看到,说,你们看像什么?众人说,这像仇十洲画的一幅画,雪中的美人。这意境是诗的意境,又是画的意境。《红楼梦》最了不起的,是里面描写的人物都是独特的,个性非常鲜明突出。你闭着眼睛想象,晴雯跟袭人就无法混淆,林黛玉跟薛宝钗也无法混淆,王熙凤跟其他人也无法混淆。小桥流水亭阁比如“冷月葬诗魂”,“诗魂”是指林黛玉。我曾经有过文章分析,林黛玉本身并不仅仅因为漂亮,她有诗人的气质,所以曹雪芹是给她写了一句“冷月葬诗魂”。而且这一句带有一种预言的性质,预示她的悲剧的命运,是在凄凉冷落中去世的。庚辰本上是“冷月葬死魂”,旁边原笔改的“诗”,后来我在列宁格勒(今称圣彼得堡)发现苏联的本子上也是“冷月葬诗魂”。还有程甲本,也是“冷月葬诗魂”。“冷月葬诗魂”是对的。有的朋友坚持要“花魂”,我说《红楼梦》里美的不光是林黛玉,薛宝钗也长得很美,用牡丹来形容她,牡丹是花王,也是美。《红楼梦》里,曹雪芹创造的林黛玉这个形象,并不是要创造一个绝世美人,而是要创造一个带有特殊个性的,带有诗人气质的这样一个美人,所以她不仅是美,她更重要的是有诗的气质。用“花魂”来形容林黛玉,不完全契合林黛玉的气质、个性。从《红楼梦》的文笔,《红楼梦》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气质,从曹雪芹创作意图来说,只能是“诗魂”才确切。他并不是要写一系列的漂亮的人,并不是这个意思。要说美,除了薛宝钗以外,湘云的美,还有后来来的几个人,也各人有各人的美,少女的一种特殊的美,他都写出来了。但是把《红楼梦》最主要的人物写成最美的不是曹雪芹的目的,他要写的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写过的,这样带有明显的诗人气质的,带有偏僻个性、独特个性的典型形象。贾政游大观园:稻香村所以《红楼梦》尽管是用散文写的,创造的很多意境是具有诗的意境的,自始至终,从第一回到八十回一直贯穿下来。后面的四十回当然就差多了,有艺术敏感,有艺术经验的人读到后四十回,味道就走了样了,就不是那么耐人寻味了。尤其是人物的思想都变了,本来林黛玉是孤高自赏,特别看不起读书做官去进行科考,但是后四十回,林黛玉也劝贾宝玉去考试。这个人物前后的思想都完全不一致了,所以后四十回不可能是曹雪芹一手写下来的,只要你反复多读读,就会感受出来。俞平伯最早就提出这个问题,我觉得俞先生还是很敏感的,从艺术欣赏,文学欣赏的角度来讲,这种最早的原始的感触,是很珍贵的。林黛玉焚稿断痴情我还有本《论〈红楼梦〉思想》,专门讲《红楼梦》的思想的。因为《红楼梦》的思想如果不先进,在当时不属于进步的思想,那也就没有意思了。这实际上是明朝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思潮,应该说是初期的民主的思潮,以李卓吾为重要的代表人物,批判传统的孔孟之道、程朱理学,尤其是攻击程朱理学。《红楼梦》里贾宝玉、林黛玉为代表的这两个人物,说的一些话,看起来是小孩子的话,但是实际上都是当时反程朱理学潮流中的一些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