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5-01-16
- 在线时间33577小时
-
- 发帖291999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24977
- 道行39038
- 原创108
- 奖券30
- 斑龄0
- 道券3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91999
- 金币
- 24977
- 道行
- 39038
- 原创
- 108
- 奖券
- 30
- 斑龄
- 0
- 道券
- 3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357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16
|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1-07-15)
—
才要上大二的黄硕,在生态造景界已经小有名气。他不仅会为一些艺术工作室有偿创作生态缸,还是IVLC世界生态缸造景大赛的评委及负责人,每年负责来自十几个国家及地区、约两三百人的作品评选。在他的玻璃缸中,你可以看到《飞屋环游记》里南美的高山与沼泽,也可以看到川西的草甸与高原。山川草木在他创造的方寸之间,被赋予了人的情感。生态造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植物猎人的必备品——“沃德箱”。当时,探险家们远渡重洋,为贵族寻找珍稀植物和药材。为了保证活体植物在海上长途运输中存活下来,一个叫沃德的人就发明了一种木箱子,用来还原植物的原生环境。演变至今,沃德箱已经进化成为一种美的容器——生态缸。它能够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并且种类多样,包括 雨林缸、海水缸、海藻缸等。其中,因 为雨林相对湿热,季节变化相对不明显,还原起来较为简单,所以雨林缸是目前市面上最普遍的生态缸。关注到生态缸的也多是一些 喜欢动植物的人。从事生态造景这个行业的人本来就不多,00后更是稀少,黄硕就是其中的尖子生之一。生长在北京,黄硕从小就喜欢蛇和画画。3岁时,他用奶奶买来的一沓沓白纸开始画蛇,再大一点就开始养蛇。在琢磨怎么能给蛇一个更好的饲养环境时,他惊喜地发现生态造景可以将自己对艺术和生物科学的喜爱交叠在一起,便决心在这条路上走下去。4年前,刚上高一的他就开始打磨起自己的造景作品。去年高考完的黄硕,将大学专业定为风景园林。学校老师觉得他干的这些事儿挺有意义也跟专业比较相关,所以也会支持他请假去做一些项目和创作。如今,黄硕的家里有几百种植物和十几种动物。其中最惹眼的,是他用9个多月还原出的南美洲圭亚那高原上的平顶山风貌。这块与世隔绝的高原也是柯南道尔《失落的世界》和电影《飞屋环游记》的原型取景地。为了参展,黄硕正在制作一系列名为《山鬼》的川西题材作品。横断山脉也因此成为他今年去的最多的旅行目的地之一,光是贡嘎山就至少要去4次。这位00后的造景有哪些特别之处?因造景开启的旅行又有哪些不同?在和黄硕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新生代锋芒毕露的创造力。Q1为什么会关注到生态造景?我从小就喜欢蛇,养的第一条蛇是短尾蝮。在养蛇的过程中,我发现把蛇关在一个很简单的饲养箱里,和蛇在它原本生存的自然环境里的样子,魅力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就开始想能否给蛇打造一个原生态的环境。现在国内关注原生造景的人,也主要是像我这样的动植物爱好者。Q2生态造景中分不同流派吗?生态造景分为原生造景和非原生造景,两者都是对自然一角的还原,不过一个偏写实,一个不写实甚至超现实。我做的是原生造景,所以首先要保证对野外生境还原的严谨性。不过1:1地还原环境,对我来讲是只是相对浅显的状态。因为我从小就爱画画,所以在景的呈现上,我还会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以及写意化处理。Q31:1还原和个人化表达不冲突吗?我觉得不冲突,但同时兼顾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简单来说,1:1还原指的是用材用料参照野外,让大家看到这个生境在自然界里的真实样貌。而我想表达的情绪和思想则可以在谋篇布局上呈现。像下面这个《3/3岭右喀斯特瓶》,它原来的生境其实是一个很全面、复杂的生态系统。但我在作品里只提取了广西喀斯特季雨林的部分元素进行再现和表达,其他元素用模糊化处理,或者用阴影、留白来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Q4一个还不错的作品要花多少时间?《驰曼塔•委内瑞拉圭亚那高原》是我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它呈现的是南美洲圭亚那高原上的平顶山风貌。这些石头每刻一笔的纹理和走向都要有据可查才行,所以从前期的文献查阅到最后的完成布置,我用了9个多月。但我认为一件生态缸作品是你跟这些生物合作去做出来的,因此植物自己的生长、竞争,与融合,也是完成这个作品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如果算上这些部分,那时间还要更长。Q5商业作品也要这么多时间吗?考虑到时间成本和价格等元素,这种作品的制作周期会比较短。比如一个各个边长不超1米的一个作品,可能做出来快的一两周,最慢一个月左右。Q6每次造景前你都会实地考察吗?我在很多造景前都会有实地考察。不过也不是每一个。比如圭亚那高原的帕卡赖马山脉,那里距离远,加之近乎垂直的山体,普通人很难登顶。Q7那平时都靠哪些旅行来积累灵感?平时我大概会把自己的出门计划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去自然野外,另一类看人文文化。我特别喜欢看古建筑,在北京时候会去颐和园、故宫等。看这些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造景时处理骨架,比如占比很大的植物与岩石、木头之间的关系。我也喜欢去美术馆。很多绘画作品的平面构图会给我很多灵感,让我在很有限的宽度里做出尽可能多的层次。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我最喜欢的一幅画之一。画中富有中国意味的透视,让我思考自己怎么在作品里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Q8让你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旅行地是哪儿?横断山区是最近让我最深刻的地方。最近我正在准备一系列名为山鬼的生态缸,准备还原横断山区的一些场景。因此我最近去了两趟川西,看了四姑娘山、卧龙山、贡嘎山等。这里的地形变化真的特别夸张。拿贡嘎山区来说,它海拔最低的地方是1000多米,主峰是7500多米,前后落差有6千米,一共有9个自然带。我这次开车一路上去看到了大概六七个自然带的变化。Q9野考之旅要特别注意什么?如果我的目的是为了造景创作去采风的,就要做到在去之前,这个地方就能通过文件和资料在自己的脑海里有个样貌。去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在那些图画影像中看不到的角落。在旅行的过程中,就要尽可能把自己每一个毛孔都打开,感受一切东西的质感、状态和细节。如果不涉及法律以及伦理的情况下,我还会采一些样带回去,选材料的时候就照着它去选。比如刚上高中那会儿我跟中科院的朋友去戈壁里边找阿拉善蝮蛇和黄脊游蛇这两种蛇。只有秋季那一段特定的时间,方圆好几公里的这两种蛇会往一片洞穴里聚集,在一起越冬。来年春天他们又会再出来,再次散落在不同的角落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