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89阅读
  • 1回复

[猎奇]112年前的北京动物园写真[3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沙漠之虎

UID: 953340

精华: 1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116677
金币
8329
道行
5233
原创
76
奖券
1745
斑龄
0
道券
17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75497(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6
最后登录: 2025-01-1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4-28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1-04-29) —

在西方,动物园滥觞于16世纪至18世纪的欧洲。在中国,辟设专门空间蓄养动物的传统,其实可以追溯至周文王时期的灵囿。自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晚清国人出访考察欧美,历时半个多世纪。在令人目眩神迷的众多发现中,动物园引起了他们普遍的兴趣。

万牲园大门

进园东门
“五大臣”之中的端方、戴鸿慈出洋考察归来,便奏请效法西人“导民善法”,设立万牲园与公园。不仅如此,端方还于出访过程中选购不少动物,为筹办万牲园奠定了基础。据1907年的《大公报》记载,端方在外洋养兽园选购各种禽兽共计五十九笼运送回 京(“内大象一只,斑马一匹,花豹二只,鹿八只,各种猿猴三十八头,大狮二只,老虎二只,袋鼠四只,羚羊一只,大猪一口,塘鹅二只,驼羊一只,野牛一匹,鸵鸟四只,仙鹤六只, 天鹅十四只,美洲虎一只,大熊四只,美洲狮类大兽二只”,于6月5日运至塘沽,6日抵京)。
除此之外,清廷亦敕令各省上供特有的动物,慈禧以及一些高官也向万牲园赠送了自己的收藏。由于选址于农事试验场内的万牲园尚未竣工,清廷只得先将动物寄养于附近的广善寺。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清廷以强大的财力保证了万牲园的创立。因为筹建动物园与一般公园不同,在外洋购置珍稀动物及其跨洋海运的费用相当惊人,即使是西方国家,也只能依靠国家的力量支持这一巨额的花费。

喷水狮

喷水犼
清廷对万牲园十分重视,早在观看德国汉堡动物园的马戏团表演时,慈禧即下口谕:“我们也要办一个‘万牲园’”。筹建过程中,慈禧和光绪帝曾召见农工商部官员问询情况,慈禧甚至亲自“拟选取各种鸟兽鳞介品类、先行豢养陈列,为动、植物院之基础”,并将自己钟爱的小猴贡献出来。
万牲园开放后,慈禧和光绪曾两次巡幸,参观万牲园的禽兽和观赏菊花,打赏园内执事人员,并御笔题写了“自在庄”“豳风堂”等处的匾额。

沈云沛,农工商部右丞,农事试验场监督。

诚璋,农工商部左参议、农事试验场总办。
在清政府的考虑中,开办万牲园是农事试验场建设的一部分。光绪三十二年三月二十二日(1906年4月15日),商部奏请饬拨官地兴办农事试验场,“以兴农业”。农事试验场位于西直门外,是在乐善园、继园以及广善寺、惠安寺两园两寺旧址的基础上筹建的。继园又名“可园”或“三贝子花园”。
根据《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章程》,试验场的设立是为了“研究农业中一切新旧理法,凡树艺、蚕桑、畜牧诸事”,都在考察范围内。这与清末新政富国强兵的思路是一致的。因此,“为开通风气、改良农事起见,特于场内附设博览园以便公众游览,得考察试验之成绩,发起农事之观念;并于博览园内设动物园、博物馆,藉以开通智识及供学理之参考”。面向公众开放的博览园内设动物园、植物园、蚕桑馆、博物馆等等。由此可见,万牲园是博览园的一部分。
对于如此布局,官方的言说一再强调其开通民智、研究学理的意义。如动物园(万牲园)是“为研究动物之生理,扩充学术与知识起见”,植物园则“专为考查各种花木种植之生理”,动植标本室(博物馆)系“为研究动物植物矿质之生理功用,扩充学术与知识起见”,等等。官方还规定学堂参观博览园不收门票费用,将星期日定为接待学堂之期,其中万字楼在此日不对外开放,专门接待学生。从中可体现其偏重研究教育之用心。
因此,广义的万牲园(有时候也称万生园,或三贝子花园),实际也包括博览园,乃至整个农事试验场。因为时人称呼比较混乱,经常交错使用,所以,本文的讨论范围也依从广义的概念,将其统称为万牲园。

动物园示意图
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十日(1907年7月19日),万牲园正式对外开放。该园南北八里,东西五里,周围二十六里,内设动物园、植物园、蚕桑馆、博物馆、各式东西洋建筑、茶馆、餐厅、照相馆等,“博大富丽,包罗万象,为北京三百年来,中华二十一省,所没有见过的”。园门外设有售票处和寄存物件处。
动物园沿袭西方规制,分栏蓄养。兽笼为六角形庭式建筑,外设铁栅栏, 内分六格,均为扇形,墙上有兽洞连通,装有推拉插板,拉开则兽可通行,插上则禁止兽出入, 以便于饲养员清理喂食。笼外皆挂具有普及知识功用的标识牌,说明该动物的产地和习性。根据时人的游记,当时园中展出的动物计有美洲银狮、非洲狮、印度蟒蛇、美国鳄鱼、非洲斑马、美洲红鹿和俄国黑熊等等。待民国成立后,园内又略添了一些动物,如参与辛亥革命的追风马、西班牙的绵羊和孔雀等。但由于民国政府经费支绌,管理不善,导致园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珍贵动物如八蹄马、五腿牛、蓝面猴和老虎等的死亡。对比之前清人对于西洋动物园的记录,早期万牲园内的动物其实算是相当丰富了。
除了缺少一些珍稀动物,如犀牛、河马、骆驼、长颈鹿、食蚁兽等以及水族外(后者或是因为当时国内的工艺水平难以制造贮藏水族的玻璃水箱),清人游记中感兴趣的其余飞禽走兽基本囊括在其中。植物园是一排玻璃温室,靠东十间,靠西十间,每间分类种植本国及异国的植物,如金鸡鱼草、黄鹤花、筑羽根草、福寿海、八重雏菊、美国甜瓜、无花果、茄子、石蒲、花百合、金雀花、寒兰水仙、赤穗鸡头、香锦、天竺牡丹等;温室中央过道两旁还陈列了无数美丽的花草盆栽。

豹,产非洲,性质猛烈。

东洋鸡,产自日本。
清末开放时,园内中西洋建筑风格兼备,共设有四处茶座,即豳风堂、万字楼、观稼轩和咖啡馆,另外还有一处餐厅,供游客休憩啜茗。豳风堂临池而筑,是五开间的冰梅窗玻璃大房,有极宽大的长廊,廊下有极大的院子,覆盖着铅版天棚,廊中是女座,院里是男座。院外沿莲花池也遍设茶座,在此品茗观荷,风景绝佳。茶资每人铜子六枚,每桌铜子四十枚。万字楼亦称卍字楼,因建筑呈卍字形得名,楼上设男座,楼下是女座。万字楼位于园正中,登楼则可一览全园景致。茶资每人铜子六枚。观稼轩又名自在庄,相传为帝后观耕之所,是乡村风味的茅草房,前盖芦棚,地方轩敞,偏东为女座,中央和偏西一带是男座。
蔡东藩在《慈禧演义》中叙道,慈禧游万牲园,钦点于自在庄用膳,吩咐道:“这里寓乡村风味,我们且作一会乡人。一切肴樽,求洁不求丰,宜雅不宜俗,何如?”茶资每人铜子四枚。咖啡馆则是西式的,也叫西洋茶馆,是大九开间的新式玻璃厅,四面窗户上的玻璃共计800块,其中前后两面各270块,左右两面各130块。室内皆陈设西式桌椅,但也分男女座,南半是男座,北半是女座,以玻璃屏扇隔挡。外廊的西面和南面也都沿栏安设茶座,室内外共计可容三百余人,提供中西式茶点和酒水。每壶茶铜子八枚,若加牛奶共十枚,每碟点心十二枚。餐厅也是西式的,名为燕春园番菜馆,设于来远楼。内里布置陈设皆为西洋样式,中央是大长桌,四隅是圆桌,东边有两间雅座,为女座预备。菜价分四等,头等每人两元,二等每人一元半,三等每人一元,四等每人半元,这个菜价在当时是很可观的。来远楼共三层,第三层的楼梯为旋转式,梯形盘旋如同盘龙柱,令时人感觉十分新奇。开窗四看,全园在目。
这些设于万牲园内的茶座将休闲的功能与风景完美结合,游客可以边品茗用膳,边观赏景致,怡情悦性,因此备受欢迎。甚至在万牲园开创之初,已有游客呼吁还要广设茶座,“如动物园中央,如松风萝月亭上,和各小亭中,以及沿路荷花池边,假山石下,大树林下应多添设条凳,旁加茶几,各处分派照料人。总要令游人到处可以休息,到处可以喝茶”。
因此,民国之后,牡丹亭、茅亭等亭阁也都添设茶座。牡丹亭亦称海棠式亭,其南北两个半廊,合成一个大圆廊。南廊中央有一玻璃方亭,北廊中央有一海棠式玻璃厅,皆可品茗休憩。两个半廊中间是遍植牡丹的花圃。茅亭是圆顶的三间茅草屋,而且,园中还新建了燕宾园中餐馆,与燕春园番菜馆相呼应。

松风萝月轩

荟芳轩
此外,园内一些代表性的景致还有松风萝月轩、荟芳轩、海峤瀛春、畅观楼、鬯春堂等。松风萝月轩是座长方形敞亭,周围设双层栏杆,可以休息乘凉,亦是游船码头。荟芳轩是中式的一排九开间,外有栏杆,门窗都是圆式,轩东有青石桥。海峤瀛春又称东洋房,是日式风格的建筑,四面都是可以横向推拉的玻璃窗,屋内分两层,置日式几席(榻榻米),其东侧的岛上还有东洋亭。畅观楼是慈禧的行宫,是一座欧式风格的红砖洋房,“高大恢弘,华丽无比”。它的西边为八角形二层,有西式盔顶;东边是圆柱形四层,楼顶有露台,踞全园的最高处,登此则全园在目。

豳风堂
当时北京罕见高楼,《万生园百咏》以夸张的笔调形容登楼眺望的感受:“铺陈锦绣更辉煌,百尺楼高炫目光。试上望台瞻万象,三辰星在五云旁。”楼正面有白石桥,桥东西两侧为西洋水法,分别设有口能喷水的铜狮和铜犼。鬯春堂又称三卷,亦为行宫,因此一切装饰陈设都是宫廷式样。房沿上用金漆描成飘带形,红地金花一连三式,所以又被称作三卷。鬯春堂四周擎立二十四根红柱,房屋四壁全镶宽大玻璃窗,穿堂为门,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万字楼
园中设有镜真照相馆,是一座三开间的大楼。楼外有一高搭天棚的大庭院,院内龙旗与万国旗翩飞,陈设着许多盆花和桌椅。人们亦可在此饮茶。馆内陈设十分华美,布景和光线都很好。
而且最特别的是,在此拍照不仅可以在室内取景,园中景色亦可到处选取,因此被时人誉为“北京第一照相胜境”。有趣的是,照相馆不允许游客自带相机入园,原因是担心“逢人窃照,致招是非”。而且园内虽然可以随意取景,但在桥梁道路旁或座落人多处不许取景拍照,也不许照到其他游客。这一方面可能缘于当时摄影尚未普及,对此民众颇为顾虑(如恐“摄人生魂”);另一方面也是隐私意识的初步自觉。照相馆还出售“博览园二十四景”供游人留念,价格不菲,颇具商业意识。

燕宾园饭店和镜真照相馆
整个万牲园内服务设施十分齐备,除了上述茶社、餐厅、照相馆外,亦备有肩舆、人力车和游船等,为游人提供方便。游船分普通游船和苏氏灯船两种,其中苏式灯船仿照苏州阊门外灯船制造,船身都是大玻璃窗,船舱内桌椅皆为西式,相当华丽气派,收费较贵。
游船线路分四段, 第一段由松风萝月轩起至豳风堂,第二段由豳风堂至观稼轩,第三段由观稼轩至来远楼,第四段由鬯春堂东码头至出门码头。

人力车

肩舆

苏式游船
从以上万牲园的布置可以看出,它绝对不是一个单一功能的动物园,而是一座综合性公园。除了异国珍奇的动物给游人带来新奇的感官刺激外,植物园的香花异草也渲染出一种花园的氛围。此外,园中还有意识地营造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景致,尤其是多元风格的建筑,以及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如餐厅、茶馆、咖啡厅、照相馆、车轿和游船等等,蔚为奇观。
因此,虽然如前所述, 政府的官方文书特别强调万牲园的创办“本为研究学术,扩充知识起见”的教育和科研功能。 然而在时人眼中,万牲园更多被看作北京新兴公园的代表,而非单纯的动物园。

112年前的北京动物园写真
170余张中国动物园早期影像

彩色的老北京:老百姓的生活是史书装载不下的另一个世界




图:北海冰场滑冰的人们和书中闲暇喝茶的老人们 六位老人聚在一起吸烟、喝茶,享受着自在的闲暇时光。岁月已经在他们的脸上留下深深的痕迹,世道再多变故也不过是冬去春来,年复一年而已。彩色的老北京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哪个皇帝哪日说了一句什么胡话,都能借助文字记载流传后世,而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通常只限于有没有灾、缺不缺粮而已。各种小说、笔记对普通人生活的描写,常有教化和寓言的成分,偶尔有几个文人写一部《东京梦华录》这样记录当时社会生活与经济文化的闲书,就足以被后世的研究者奉为至宝,因为想要了解古时候普通人的生活,总算有了一个小小的窗口。20 世纪初期,辛亥革命的成功即刻改写了中国的历史,普通人的生活却一如往常,即便剪掉了辫子,身上依然穿着破烂的长袍。诸如此类的旧事物,在往后的几十年里才慢慢离开人们的视线。社会的变革需要足够的推动力,在北洋政府时代,进步的力量影响有限,因而在这一时期的照片里,我们还能看到一些与古代相去不远的劳作场景,一些在“旧中国”这个标签下才有的人间百态。我们今天呼吁要保护、要复兴的很多民俗活动,在20 世纪初还保留着它们真正植根于民间的活力,比如京城各处的庙会、寺院道观的祭神活动、各种民间艺术,以及儒家文化传统下的一些礼制。然而,很多传统的东西如今都失去了生长的土壤,保护往往对应着商业开发,复兴常常流于形式,只有在它们真正属于民间的年代,在人们真切的参与中,它们才是真实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这些民俗活动及它们的参与者,连同同一时代背景下的各种商业、文化活动及普通人的衣食住行,构成观察中国社会渐进变化的多面镜。摄影术的发明以及五四以后文学的改良创新,让我们至少能回到一百年前,感受当时普通百姓的生存环境。鲁迅和老舍这两位作家,都有关于自己幼年生活和家庭境况的描写,清末民初的社会百态也尽在其中,而且他们一南一北,很有代表性。贫困肯定是第一大主题,传统社会的各种弊端也屡屡呈现,然而人们面对困苦的坚忍、小富即安的满足,应该来自整个民族最深的骨子里,过去多少年都没有变化。随着数码影像技术的日益精进,数码手工上色技术也日渐成熟。将手工着色的数字化操作,作用于历史照片,使我们更加贴近历史真实场景,感受到历史照片的脉搏与呼吸。《彩色的老北京:手工上色老照片还原故都风貌》选取了清末民初的160张北京黑白老照片,采用先进的数码手工上色技术还原其色彩,并在许多数码技术专家和文史考证专家的帮助下,希冀复原近百年前的古都的真实面貌,展现一个彩色的老北京。通过本书,读者可以进入当年的东交民巷使馆区,可以游览北海、颐和园及京城周边古迹,并能见证北京的城市改造历程,体味庶民世界的喜怒哀乐……

图:《彩色的老北京 : 手工上色老照片还原故都风貌》160张数码手工上色老照片,还原老北京风貌,北京“老炮儿”都难得一见的古都景致,跨越一个世纪的影像重新复活,感受历史影像的呼吸。

图:雍和宫盛况 每年农历的正月底,雍和宫内都会人头攒动,人们欲争相一睹“打鬼”的场面。“打鬼”是京城百姓对这一活动的俗称,它正式的称呼叫“金刚驱魔神舞”,藏语称“羌姆”,蒙古语称“布扎克”,是黄教特有的宗教乐舞。这是一种极为隆重的宗教大典,乾隆年间传入北京,旧时主要在雍和宫、黑寺和弘仁寺举行。照片中围观的人既有满族,也有汉族,有成人,也有儿童,个个翘首以待,可见当时之盛况。

图:抬花轿 抬花轿是中国传统婚礼仪式的核心部分,轿身四周罩着红色的绫罗帷幕,上边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四角挂着丝穗。照片中的婚轿等级不低,由八人抬,显然这是大户人家的婚礼。

图:玩鹰人 老北京人有很多玩乐的方式,玩鹰是其中的一种。这种玩乐方式源于清朝入关后为了让八旗子弟不致荒废骑射之术而举行的木兰秋闱,训练鹰的初衷是帮助打猎,内务府下面有一个部门专司此职,叫养鹰鹞处。由于皇家养鹰,后来逐渐上行下效,八旗子弟又渐渐远离骑射,于是训鹰就演变成一种纯粹的玩乐。照片中这几个玩鹰的年轻人,看这打扮和架势,在当年大概也是很拉风的。20 世纪20 年代以后,旗人的生活日益窘迫,玩鹰的人日渐减少。

图:街边的剃头匠 清朝入关后,强迫所有男子剃去大部分头发,只留脑后小手指细的一绺,即“金钱鼠尾式”,以此作为归顺的标准,否则“留发不留头”,因此清代的剃头业是真正跟脑袋相关的职业。传统的剃头匠必须掌握16 种技能,除了梳发、剃头、刮脸,还能掏耳、清眼、染发、按摩、正骨等。到了民国,辫子被认为是耻辱和不卫生的象征而要求剪掉,男子不再蓄长发,不过剃头匠的诸般手艺依然适用。照片中,这位师傅正在认真地为他的顾客刮光头。

图:北京的飞行表演 1903年,莱特兄弟在美国第一次载人飞行成功。1911年,在意大利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中,飞机第一次加入战场。1911—1912 年,法、比、德、俄、英等国的飞行家,相继带着飞机到中国进行飞行示范表演,这种据说可以用来扔炸弹的新鲜玩意儿引起了北洋政府的兴趣。1913 年,袁世凯批准从法国购进12 架高德隆G3 型双翼飞机,并在南苑开办航空教练所,培养飞行员和机师。照片中的外国女士正捧着奖杯,可能是准备颁给一位完成表演的飞行员。

图:南城平民百姓的生活娱乐 北京的南城是平民百姓的生活空间,这里有各种茶馆、商铺、戏园子,即使最穷苦的人群,也能找到适合他们的娱乐和消遣。在酷热的夏日里,已经失去城防功用的护城河成了穷人的避暑地。在永定门外的护城河中,孩子们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打闹,还有人在护城河里清洗马车和人力车。

清末的老北京,格局竟和今天差不多,前门大街车水马龙

1、本图集选自日本人山本讃七郎1906年拍摄的影集,影集现藏于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这些老照片反映了清末北京城内外的建筑景观和社会风貌。图为前门大街。

2、鸟瞰前门三头桥。图集整理:普希金皇村

3、前门火车站。

4、从城内拍摄的崇文门城楼,一旁有砖砌马道。

5、崇文门外的街市。

6、崇文门外。

7、北京城墙,每隔一段距离都建有向外突出的敌台。

8、残破的北京城角楼。

9、崇文门大街。

10、东单牌楼。

11、顺天府贡院,两旁是按千字文排序的考棚,远处是用来监考的明远楼,中间是“文昌槐”,相传是文昌射斗之地,据说能决定考生的文运,曾受到考生们的膜拜。



















[ 此帖被沙漠之虎在2021-04-28 09:48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35
wowoni 金币 +35 - 2021-04-2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smen
京师四门提督神爷

UID: 309051

精华: 39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387352
金币
316
道行
12573
原创
909
奖券
1395
斑龄
0
道券
1220
获奖
0
座驾
C200L
设备
 摄影级
高级认证
在线时间: 2643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7
最后登录: 2025-01-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04-28
现在这几个建筑还在
1条评分金币+3
wowoni 金币 +3 - 2021-04-2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