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15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黛玉面对的四只杯子,不仅是杯子,每一只里面,都大有文章[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81385
金币
57497
道行
36950
原创
106
奖券
39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196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2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1-07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1-01-09) —

有一个外来的成语叫“茶杯里的风波”——“A storm in a teacup”,直译应该是“茶杯里的风暴”。不管“风波”也罢,“风暴”也罢,却指出了杯子的某种可能性:有时候不那么简单,也可以引起或寄托什么或大或小的故事与事故。
譬如《红楼梦》里,林黛玉前后面对的四只杯子——茶杯或者酒杯,没有哪一只仅仅是杯子,每一只里面,都大有文章。

(一)初进荣国府,杯子是寄人篱下的一道门槛
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荣国府,在贾母处用晚餐。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饭后漱口,本为卫生之道;而贾家沏了茶来漱口,这个细节,看似微不足道,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贾家作为簪缨仕宦之族的气派与奢侈。
而林黛玉小小年纪,看到与自己家的习惯不同,并不大惊小怪,更不是不管不顾地端起来就喝,而是等一等,先观察别人,自己再照着做,足见聪慧细心过人。
此时林黛玉才六岁。内心的包袱却连成年人亦难以承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眼前这一只盛着香茗,却用来漱口的杯子,哪里还是一只杯子,分明是一道门槛。
这是林黛玉来到贾家遇到的第一个杯子,后面不知还会有许多,其中所盛是甜是苦,等着她自己慢慢体会。

(二)品茶栊翠庵,杯子是白莲花悍然的挑衅
第四十一回,贾母领着刘姥姥逛大观园,一行来到栊翠庵。
招呼贾母过后,妙玉拉钗、黛进去喝体己茶,宝玉跟了进去。
妙玉给宝钗斟茶,用的是“(分+瓜)瓟斝”;给黛玉斟茶,用的是“点犀盉”,都是罕见的“古玩奇珍”。不仅杯子讲究,而且煮茶的水,竟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林黛玉尝不出来,还被嘲笑是个“大俗人”。这只是第一个挑衅:林黛玉是何等的“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却在妙玉面前,因“雨水”“雪水”之辨,先输了一阵。这个不值得一提,要害是下一个杯子。
妙玉先借几个杯子,不动声色地宣示出身、标榜高贵,紧接着,又放了一个大招:“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一个女子,拿自己喝茶的杯子给个男的用,这是什么用意,还用猜吗?而妙玉偏偏装作漫不经心,就在钗、黛眼皮底下,借一个杯子明火执仗地与贾宝玉间接亲昵一回,且看你待怎地?不过刷了层出家人的保护色,一切便若无其事。

而且此处另有一个重要的字眼,往往被读者忽视:“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注意这个“仍”字。什么叫“仍”?如果是第一次这么干,不叫“仍”。依照前例,才叫“仍”。这一个字就透漏出,宝玉并不是第一次来喝茶,更不是第一次用妙玉的杯子。
这小小的杯子,本是妙玉宝玉两人私下里撩情的媒介。这回在黛玉宝钗面前,妙玉却有意无意“仍”照前例,借一个杯子,狠狠地又撩拨了一把宝玉。这一把撩得好,撩出一片春光荡漾:一个装傻,嚷嚷“世法平等”,一个撒娇,说“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背后剧情,黛玉岂能看不懂?于是悄悄拉宝钗走了。
有人会问,林黛玉为什么不吃妙玉的醋?后来还放纵宝玉一个人去求梅?这个不奇怪——谁会和出家人吃醋?你且撩好了。林黛玉还不吃袭人的醋呢!一个道理,谁会和下人吃醋呢。
面对赤裸裸的挑衅,林黛玉视而不见,扬长而去,使得妙玉一套七伤拳招招落于空处,生生憋成内伤。

(三)夜宴元宵节,杯子是用力过猛的主权宣示
第五十四回,元宵夜宴之上,贾母让宝玉给姊妹们斟酒,“宝玉听说, 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 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
林黛玉在大庭广众之下,把自己喝剩的半杯残酒递到宝玉唇
边,这个举动太不妥当了。这就是公然借酒杯打了个喯,更像是夫妻合卺的一个模拟。这一招只怕她是和妙玉学的,但妙玉好歹是在统共四个人的私密场合,而且又披着出家人的掩护色,而林黛玉面对一大家子女眷,何其胆大肆意乃尔!
贾母肯定是极度宠爱黛玉的,对宝黛的亲事无疑也是高度主张的,贾府上下,对两人的亲事,已为默认。不仅王熙凤肆无忌惮地和林黛玉开玩笑:“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而且府里小斯都知道,将来“林姑娘要说与二爷的”。
但是,默认归默认,礼归礼。小姑娘在长辈面前不能这么放肆。这一杯酒喂的,让大家都难堪。十几岁小儿女,躲着人略为亲热,尚有可恕;在人前这么表现出来,哪个父母长辈不要皱眉?

林黛玉为什么会出这样的昏招呢?
因为她太没有安全感了。寄人篱下,没有父兄主持,终身幸福能够倚仗谁?贾母的态度虽然鲜明,但是,其他跨不过去的鸿沟也肉眼可见。故意当众亲热,其实就是宣示主权,向众人公开关系。试图以激进行动逼迫长辈明确表态甚或祝福。
冒进主义实不可取。林黛玉大失水准的背景是:薛宝钗声誉日隆;尤其是,薛姨妈“金玉良缘”的宣传造势甚嚣尘上。内外交忧之下,林黛玉就像敢死队员扛起一个炸药包冲锋一样,勇敢地端起了那一只杯子。
可是,这一端用力过猛,给贾母出了难题。事关礼教,事关家族名望,于是紧接着贾母借破除说书人的陈腐滥套,痛批才子佳人,一则定调,我们家,绝不会出这样的事;二则警告两个小东西,给我收敛一点,不要贻人口实!
黛玉端在手里,送至宝玉唇边的这一只杯子,未能得证幸福,却悄然泄漏了林黛玉的张皇失措,敲响了“木石前盟”的警钟。

(四)庆生怡红院,杯子是冰释前嫌情同姐妹的见证
第六十二回,贾宝玉过生日,怡红院里好一番热闹。
袭人倒了两杯茶来,半路上给宝玉拿走一杯,到宝钗黛玉面前,“只得一钟茶,便说:‘哪位渴了哪位先接了,我再倒去。’宝钗笑道:‘我却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够了。’说着先拿起来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递在黛玉手内。”
宝钗把喝剩下的半杯茶递给黛玉,这只杯子,黛玉接还是不接?这半杯茶,喝还是不喝?
“袭人笑道:‘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的到。‘说毕,饮干,将杯放下。”
不是亲密无间的关系,是不会同饮一杯的。这一只杯子明白无误地认证了:黛玉与宝钗亲密无间情同姐妹。

黛玉是从什么时候起,和宝钗好成了这样?原先不是有隔阂吗?由心存芥蒂到冰释前嫌到情同姐妹,正验证了一句话:日久见人心。
林黛玉孤苦伶仃,难免敏感,有所猜嫌是可以理解的。而宝钗终以自己的真心,暖了黛玉的心。其中转折点,主要在两件事。
一是林黛玉行酒令时玩得忘形,竟脱口而出《牡丹亭》《西厢记》里的句子,自己还不知觉;宝钗事后避开众人,提醒她要谨慎。宝钗坦承自己小时候也都看过那种书,但还是不看为好,“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薛宝钗真心爱护,一番话又在情在理,说得林黛玉“心下暗服,只有答应‘是’的一字”。两颗心悄然走近。

二是林黛玉生病,薛宝钗去探视。
宝钗关心黛玉的健康,认真研究过黛玉的药方,建议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冰糖熬粥吃;并且,又能理解黛玉怕人嫌烦的顾虑,主动安排拿自己家的送来。可见宝钗真是什么都替黛玉想到了。
最难得的,宝钗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林黛玉的悲苦。当黛玉感叹自己无依无靠,宝钗不是简单地宽慰,而是感叹“我也是和你一样”,“也算同病相怜”。互诉心曲,更加心心相印。
真诚的关心,令黛玉感动,认识到“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就这样,在真诚的交往中,日久见人心,黛玉与宝钗从猜嫌,到信任、亲密,乃至情同姐妹。
这一只温暖的杯子,必不是塑料杯;这一份真挚的姐妹情,必不是塑料情。
林黛玉一路走来,风风雨雨,见证成长;面对的一只又一只杯子,都是生命的印记。



[ 此帖被zhdf在2021-01-07 09:05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16
zhdf 金币 +16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1-01-0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离线dyp123456

UID: 1156119

发帖
4719
金币
2149
道行
420
原创
0
奖券
115
斑龄
0
道券
2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4-03
最后登录: 2024-11-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01-07
都是生命的印记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2021-01-0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