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内科或外科,便秘总是亘古不变的常见又关键的话题,通便药物纷繁复杂,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回复『通便药物』可查看本文~
泻药是一类能增加肠内水分、软化粪便或润滑肠道、促进肠蠕动、加速排便的药物。本文将简要谈谈该类药物临床常用类型和适应症。目前临床使用的通便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容积性泻药
容积性泻药又称膨松剂。主要指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加速结肠或者全胃肠转运,吸水后增加容积,轻度增加肠蠕动。用于软化粪便、增加粪便体积以及排便次数。常见的有欧车前、聚卡波菲、甲基纤维素等,在便秘治疗中都是鼎鼎大名的药物,缺点是由于结肠菌群对非消化性纤维的消化往往会产气甚多,造成腹胀。例如:
羧甲纤维素钠颗粒
缓泻类非处方药。在肠腔内可充分吸收水分而膨胀,刺激肠道平滑肌蠕动而增加排便,故服药期间需多饮水。本品在发挥泻下作用时,既不被消化也不被吸收。剂量过大可能引起腹部不适,胃肠胀气、厌食、恶心、呕吐及腹泻。孕妇慎用。阑尾炎、肠梗阻以及不明原因的腹痛者禁用。长期服用可影响营养素的吸收。
接触性泻药
亦称刺激性泻药。本类药与肠粘膜接触,改变肠黏膜的通透性,使电解质和水分向肠腔扩散,使肠腔水分增加,蠕动增强,引起泻下。该类药物有时会引起腹部绞痛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能引起肠道应激性降低副作用,且使低钾血症、失蛋白肠等疾病的风险增加,故不宜长期使用。例如:
比沙可啶肠溶片
通过与肠黏膜接触,刺激肠壁感受神经末梢,引起肠反射性蠕动增强而导致排便。餐后口服比沙可啶肠溶片,6~12小时内起作用。适用于急、慢性或习惯性便秘。对比沙可啶肠溶片过敏者、急腹症、炎症性肠病患者、6岁以下儿童禁用,孕妇禁用。偶可引起明显的腹部绞痛,停药后即消失。
酚酞片
用于治疗习惯性顽固性便秘。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禁用。幼儿慎用,婴儿禁用。用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增减,睡前服。长期应用可使血糖升高、血钾降低且可引起对药物的依赖性。其作用缓和,很少引起肠道痉挛。
润滑性泻药
通过润滑肠壁、软化粪便而发挥泻下作用,适用于老年人及痔疮、肛门手术患者。例如:
液体石蜡
为矿物油,肠道不吸收,产生润滑肠壁和软化粪便的作用,使粪便易于排出。适用于老人和儿童便秘,常用量为10-20ml,用药后6-8小时见效,最好在睡前服用,但不能长期服用。久用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及钙、磷的吸收,并刺激胃肠道肉芽组织增生。
甘油
临床常用的如开塞露、甘油灌肠剂,属于缓泻类的非处方药。通过高渗压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应,并有局部润滑作用,软化大便,数分钟内引起排便。适用于儿童及老人。
渗透性泻药
保持肠道润滑,使大便易于排出,常见的有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乳果糖等。其效果明显,但过度使用可引起体内电解质失衡。例如:
乳果糖口服溶液
缓泻类非处方药。作用温和,需24-28h起效,它在小肠中不被吸收,在结肠中通过细菌分解后释放有机酸代谢物仅有小部分被吸收,调节结肠的生理节律。适应症:慢性或习惯性便秘,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及术后便秘者。禁忌症:因本品含可吸收的糖,糖尿病人禁用。此类药的主要缺点是在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腹胀等不适感。宜在早餐时一次服用。
聚乙二醇类
临床上常见的有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为复方制剂,主用于治疗成人的功能性便秘。严重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无研究报道。建议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才能应用于孕妇。两岁以下儿童服药时应仔细检测,以防出现脱水及低血糖。适当补充电解质,安全性更佳,大量饮水对于有心衰、肾衰基础病患者需要警惕容量负荷过多导致心衰。
盐类泻剂
该泻剂是一些不易被肠道吸收而又易溶于水盐类离子,如硫酸镁、硫酸钠。口服不吸收,泻下作用较快且强,一般为清晨空腹口服。可反射引起盆腔充血和失水,肠道出血、急腹症病人、月经期、妊娠妇女及老人禁用本品导泻,肾衰患者慎用,警惕高镁血症。该药不能使结肠张力增加,所以亦不宜用于肠道运动迟缓的病人。
甘露醇
饮水少,起效快,常用于快速肠道准备,缺点是在肠道中易分解产生易燃气体,禁止进行电烧等操作。老年人应用本药较易出现肾损害,且随年龄增长,发生肾损害的机会增多,应适当控制用量。甘露醇能透过胎盘屏障,孕妇慎用。
中成药
如麻仁丸,非处方药。具有润滑肠壁,增加粪便中水分和轻度促进肠蠕动作用,适合于轻中度便秘患者。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有其他慢性病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总之,不论何种通便药物,都不宜长期使用。在服用这类药物时,可加服益生菌制剂。当出现便秘症状时,应仔细分析原因,针对具体情况治疗。平时注意饮食和作息规律,锻炼身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