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个天边的村落,与世隔绝居悬崖之上,有人一辈子也没出过山,这个村就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悬崖村”。

72户人家居住在这里,这个村处于美姑河大峡谷断坎岩肩斜台地,所在位置就像三层台阶的中间那级,海拔1400多米,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


村里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其中接近村庄的几乎垂直的两条相连的藤梯长度约100米,没有藤梯的崖壁才是最危险的。

据当地老乡讲,他知道的在这条路上摔死的人有七八个,有村里的人,也有外来的人,而摔伤的人更多。

那时,阿土勒尔村与世隔绝,因为阿土勒尔村特殊的地理位置,没有匪患,没有战乱。这里土地肥沃,村民自给自足,生活比动荡不安的其他地方要安逸而且富庶得多。
现在由于道路问题,村民养殖的牲口都运不到山下,基本都是自产自销。村民把产量有限的花椒和核桃背到山下,换回日用品和少量的现金,村民普遍处于贫困线下。

村里很多到了结婚年龄的男青年娶不到媳妇,山下娶个媳妇大概15万,山上一般要加3万块钱,即使这样,外村的女孩很少愿意嫁到山上。

村里的女孩子出嫁也会被压价,通常要比其他村子的女孩少3万左右的彩礼钱,大概12万。村里没有收入来源,男人结婚难比登天。村里大约有一大半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

村里人要到外边去,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从悬崖下到大渡河边。其实那不是路,陡峭之处是用木棍结成的梯子,连木梯也不能搭建的地方则用藤绳。一直以来,他们依靠双手,顺着几乎垂直的陡岩和树藤与外界保持着往来。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将大渡河大峡谷评为中国十大最美的峡谷之一。

直到上世纪60年代修筑成昆铁路时,工程队看到他们就像猴子一样在悬崖上荡来荡去,用钢板在“一线天”处焊起了一道道钢梯子,村里人才结束了在树藤上“荡秋千”往来的历史。

2003年,政府出钱,村民出力,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路,几十厘米宽的路,他们叫它大路,也有人称为骡马道。

从前下山,都是从山里采来像锄把粗的野藤子,把它拴在上面的树桩上,拉着野藤子往下移,而且身上还要背上几十、百把斤的山货,是背到山下用于换盐、布的。稍不留神,就会坠入陡崖,死无葬身之地。

两侧壁立千仞,千姿百态,如画如雕。她的旷世之美,还养在深闺中,鲜为世人所知,在第一时间,你就被她震住,就像一颗子弹打穿你的心脏。

因为这里的路非常难走,所以一般他们都不愿意出去,还有那些远嫁这里的媳妇,几乎是在这座大山里住了大半辈子了,多少年都没有回过娘家,就连这里的男人也很少下山。

这里除了平日里的生活用品需要下山去买,其他的时间都不会外出。

据说,村里的小猪大多是从山下买回来的,但喂肥了只得自己吃,因为谁也没有办法把肥猪背下山。有的牛马,因为没有母牛配种而终老。

在这个大山之中还有一所小学,是建在海拔1500米的悬崖峭壁上。在这个小学教书的先生名叫“申其军”他对这群孩子非常的尽职尽责,而且村里的男女老少见到他都会尊称他一声“申老师”

直到后来骡马道建成以后,这个村逐渐被外界所熟知,在各界的密切关注下,这个村如今已经是完全的脱胎换骨了,现在游客慕名而来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