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看法不同,自然评价不一。反映在创作上,就形成抑与扬。
“抑”就是抑制、压下;“扬”就是褒奖、抬高。古人作文讲究“抑扬当相发”,就是说,文章要有“抑”有“扬”,相互生发、富于变化。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总不是一下子就那么清楚,总要有一个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曲折的。常常有这种情况,好的东西开始人们并不以为好,坏的东西表面上可能给人以不错的印象,待到真相大白时,才发现与最初的认识相去甚远,甚至起先的认识完全是错误的。文学创作应该尊重人们认识事物的这一规律。
贾平凹的《丑石》为何美到极处?
抑和扬的辩证艺术在文章中较为常见的是“欲扬先抑”法。如贾平凹的《丑石》中的那块丑石,写了它的许多“丑”处:“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摸样”;用来垒墙,“若于它极不规则”,压铺台阶“也没有看上它”;想用来洗磨,“嫌它石质太细”;它既“不象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象大青石那样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树荫也不愿来“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丑石满身的“绿苔”、“黑斑”,还时常磕破孩子们的膝盖,人们都讨厌它,咒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的不能再丑的丑石了”。数落之后,作者又写到天文学家看到丑石,“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原来这丑的不能再丑了的丑石,竟然十一块极有价值的陨石,它原来在天上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憧憬,原来它是一块以丑为美的宝贝。作者通篇采取先抑后扬的方法,在读者心中激起一连串的感情波澜:由嫌弃转向惊奇,进而转向赞美,最后转向深思,这对读者认识文章“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的主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者先极言其外表之丑,是“抑”,这正是为了更有力地“扬”,为了突出其内在之美。
也有采用“先扬后抑”法的。如朱自清的散文《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中,先写“我”对“小西洋人”的喜爱,有意识地渲染“小西洋人”,“露着长圆的小脸”、“白中透红的面颊,眼睛上有着金黄的长睫毛,显出和平与秀美”。接着又有意写出“我”平素爱孩子的癖好……。在从各个角度写出“小西洋人”的美之后,将笔锋猛的一转,去写“小西洋人”的“粗俗”和“凶恶”。这样先扬后抑,使文章奇峰突起、顿生波澜,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产生引人入胜的境地。
“抑”和“扬”是相反相成的,前边的抑是手段,后面的扬是目的,是本意。压得低,才能抬得起。捧得高,才会摔的重。需要注意的是前后抑扬的内容要有本质上的联系,并要符合生活的逻辑以及人们对事物变化的认识规律。这样“抑”与“扬”才显得真实可信、生动鲜明,以达到抑扬顿挫,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推荐阅读:为何详林略薛?林黛玉进贾府花了七千多字,而薛宝钗只用了几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