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始建于(1776年),初为乾隆宠臣和珅宅第。嘉庆四年和珅获罪抄家,宅第赐予庆郡王永璘,成为庆王府。道光三十年,恭亲王奕訢被赐居于此,恭王府始得名。恭王府是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现为国家5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恭王府作为清朝亲王的府邸,其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前半部是富丽堂皇的府邸,后半部为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总占地面积将近六万平方米。其府邸建筑庄重肃穆,尚朴去华,明廊通脊,气宇轩昂,仅次于帝王居住的宫室。府后的萃锦园则衔水环山,古树参天,曲廊亭榭,富丽天然;其间景致之变化无常,开合有致,实为中国园林建筑的典范。
全面对社会开放的恭王府,将成为中国首家以王府文化为特色的国家级王府博物馆。它的陈列展览将不只局限于恭王府,已筹备的展览有“中国王府文化基本陈列”,包括清代王府的基本概况、分封制等等;“复原性陈列”,主要是恢复奕訢时代的居室、书房、银安殿等等;“专题陈列”,如和珅、奕訢生平展等;另外,还将有一些临时性的陈列展。
恭王府历史大事记
恭亲王奕訢
咸丰十年(1860年),恭亲王奕訢奏请成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担任总理衙门首席大臣长达20余年,其间积极推动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办工厂、开矿山,造新式枪炮,希望增强国力,改变弱国无外交的现状。由于奕訢大力支持洋务运动,被誉为洋务运动的领袖。这是同治十年(1871年)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森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恭亲王奕訢拍摄的照片。
清朝对皇室成员采取“封而不建”的原则,即封爵赐府、不许所封王公离开京城。众多的王公聚集北京,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而固定的王公贵族阶层,王府文化也就随之产生了。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作为皇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府文化同时又与民间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可以说是皇家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恭王府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因而在王府文化研究中举足轻重。
明代玉帽饰、辽代玉带銙、清代玉嵌片、清代玉藕片
清末银牌饰、清末银手镯、清末银铃、清末金元宝、清末金戒指
清代青玉兽性钮香炉、辽代玉盖钮、辽代玉春水
清代青花人物盖罐和清末人物头饰品
民国粉彩人物纹瓶、民国粉彩花鸟纹瓶、清代水晶鼻烟壶、民国琉璃鼻烟壶
1912年,小恭王溥伟(恭亲王奕訢之孙,贝勒载滢之子)因急需复辟活动经费,将恭王府除书画之外的昔日珍藏全部卖给了日本古董商人山中定次郎。山中定次郎很快于1913年组织了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的两场恭亲王藏品拍卖会,最终,恭亲王奕訢七百余件珍藏以三十余万美元的价格流散于世界各地……
当年在纽约拍卖的恭王府藏品,有玉器、青铜器、陶瓷、木器、珐琅、石雕、织绣等七大类五百余件。
一些书画珍品的下落,如:晋王羲之《游目帖》,据说在1900年前后即流出王府,辛亥革命后流入日本广岛,1945年被原子弹炸为灰烬,现在只有复制品传世;唐韩斡《照夜白》,收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唐颜真卿《告身帖》,现藏日本书道博物馆;宋易元吉《聚猿图》,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清樊圻的山水扇面,是樊圻的精心之作,在咫尺中有纵横千里的气势。当年王铎看了他的画后大为赞赏,由此也可见他的时评之高了。 樊圻(1616--?年)字会公,更字洽公,江宁人(今江苏南京人),善画山水、花鸟、人物。其山水师法于宋代的赵令襄、刘松年而自成风格,为金陵八家之一。樊圻是位典型的职业画家,他的画风细密严谨,在树的出枝和点叶上尤为精心。
这是啥!
民国紫砂壶、辽代绿粙小碗、辽代粉彩人物纹粉盒等
《北京条约》
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初,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初七日咸丰皇帝授恭亲王奕訢为“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与英法联军办理和局,次日咸丰皇帝逃往热河,恭亲王奕訢留京善后。在国都被占领,圆明园被焚毁的险恶情况下,忍辱与英法联军的代表交涉,最终与英、法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英法联军在提出的条件得到满足后撤出北京。
弘旿绘《京畿水利图》
弘旿,清宗室,姓爱新觉罗,字卓亭,号怒斋、醉遇,能诗善画。此画面以玉泉山开始,绘其水流源自西山,聚于昆明湖,流经长河,贯绕京城,于城东南入通惠河、潞河;反映了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北京地区水系分布与水利设施、风景地貌、苑囿城郭等的有关状况。并钤有“石渠宝笈”、“宝笈重编”、“三希堂精鉴玺”等印记。卷末有作者自题款识23行,下钤“臣”、“旿”两印。
俄国公使赠送恭亲王奕訢的礼品清单
清代亲王补子
清代补服、补子 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凡补服都为石青色。方形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
圆形补子有以下几种:皇子,龙褂为石青色,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团,间以五彩云纹。亲王,绣五爪龙四团,前后为正龙,两肩为行龙。
这间屋叫做锡晋斋,是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建造的,后面的两层仙楼全部用楠木装修,屋中的这套家具闪闪发光的都是镶嵌的贝壳,这种逾制的装修,也成为了后来嘉庆给和珅定的死罪之一。
除了富丽堂皇的陈设外,恭王府还曾有异常丰富的收藏,如晋陆机的《平复帖》、晋王義之的《游目帖》、唐韩幹的《照夜白图》、唐颜真卿《告身帖》等中国古代书画史上鼎鼎大名的真迹,都曾经在这里被收藏了五十余年。只可惜经过百年的沧桑巨变中,恭王府内所有可移动物品几乎全都荡然无存了,很多建筑也是近些年才恢复的。
另据了解,台北故宫也珍藏着一批原恭王府的紫檀家具,它们是在民国时期由“清皇室接受委员会”成员,从北京带至上海,后又从上海携往香港,最终辗转至台湾的。“如果有一天,这批紫檀家具能够回到它们北京的老家来展览,那该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一件事啊!
恭王府展览:故锦丹青——中国古代绘画小品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明、清至中华民国绘画作品98件。时间跨度达400多年,题材涉及山水、人物、花鸟。材质有纸本、绫本、绢本,其中不乏吕纪、周臣、仇珠,钱谷等历史名家,也有费丹旭、汤贻芬等各派代表。是明清及近代绘画的一次集中展示。
西洋门位于花园中路最南端,是园子的正门,称“静含太古”,为奕訢所建。门由汉白玉石雕砌,形制仿圆明园中大@法海园门所建,西洋拱式风格,十分气派。门额外刻“静含太古”,内刻“秀挹恒春”,其中的静和秀是园主人希望达到的两个境界。此外,造园者以此喻代仙境,与门内山谷的一派大自然的风貌相结合,将“静”和“古”的概念融合在一起,更增添了园林的历史感和时空感。西洋门也是园内唯一的西式建筑,可以体现出主人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文化和技术来挽救清朝统治之意。据说在当时,西式门在北京只有三个,这也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
后花园:观音送子石
和珅当年妻妾成群,膝下无子,甚是郁闷,一年随乾隆下江南,发现奇石,耗巨资运回家中立于此,第二年妻生一子,乾隆赐名丰绅殷德。
湖心亭。这个湖里的水只进不出,体现出风水里的“敛财”之意。
福字碑
相传,孝庄皇太后在六十大寿之前忽然生了重病。康熙帝效仿古人为祖母请福续寿,在沐浴斋戒了三天之后,一气呵成了这幅绝世的珍品,还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印玺,意思是“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孝庄皇太后收到这份大礼后不久,就恢复了健康。她特意让工匠将这个福字刻为石碑,成了皇家的宝贝。而且康熙一生很少题字的,有“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所以这个福字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外景图片拍的少,全是人,看着眼晕!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亲身体验一下恭王府的文化!
[ 此帖被gtx480在2016-08-06 12:3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