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辽足球迷
无论是维基百科,还是百度百科,辽足历史的部分是最长的、最丰富的。早年间跟辽足的摄像老吕叔,现在已是我台新闻频道驻朝鲜站的记者。素材库里的历史自拍画面,多半出自老吕叔之手。几乎所有的素材,我都翻看过。我跟辽足是2011年的事,年头不长,但还是做了些片子,也花了不少心血。这是因为这家俱乐部的历史之复杂,和人情味之浓,而其中同行前辈的工作成果,给我留下了浓重的印象。这不是强调付出,因为我乐在其中。
也许你认为“东拼西凑”是一个刺耳的词,特别是和“汇集精英”对比起来听。但是,现实如此。和恒大相比,同样是花钱,买到的是不一样级别的队员。现在的辽足队中,不少人加盟时,都是其他队放弃的人,或者在老东家找不到比赛机会。可就是这样一群人,维系着辽足每一年的保级,甚至在今年赛季开始时取得了4场不败。很多东拼西凑来的队员,在辽宁队展现了自我价值,秦升如此,杨超声如此,东拼西凑不丢人。
强调“哪支球队没有辽宁人”的朋友,我要说我早就做过功课。事实上,“辽宁从来不缺少足球人才”是我经常提及的。只不过,郑智也是从辽宁青年队走出来的,但成名不在辽足,退役恐怕也不在辽足;恒大队里全是辽宁人,但除了于汉超和郑智,大多数人和辽足并无太大瓜葛。
十连冠时期的成员,大多是辽宁体委自己培养的队员。辽小虎时期的成员,是张引指导培养出的辽足梯队成员。但到了于汉超、杨旭、杨善平这批87一代,已经成了毅腾培养的半成品。我见过前几年李应发指导在沈阳奥体外场带着小孩训练,也见过辽足对外招聘青训教练的公告。如今代表辽足参加全运会的队员,是以大连阿尔滨的梯队为主的,而不是辽足。这些年,辽足的青训开始断层了。
如果你仔细阅读过去二十年辽足的发展历史,会明白现在的情况,来源于人祸。职业联赛以来,辽足使用了18个不同的队名参加过比赛,有过11位不同的总经理。很多人为了利益来了,没得赚就走了。摊子烂了,人心散了,核心走了。
“那么多俱乐部里都有辽足的球员”,这是光荣,也是耻辱。
看过历史,你便知道如今的辽宁宏运,其实是弥足珍贵的。即使他们东拼西凑,即使他们今年去济州岛的冬训是十几年来第一次出国拉练,即使他们相比恒大鲁能是家穷俱乐部,但至少穷得稳定。
同样我也要说,恒大有钱没有错,有钱买好球员没有错,有钱买好球员能赢球能夺冠都没有错,但这些内容,和辽足如何无关。
在足球改革的背景下,宏运集团开始重视俱乐部的发展,这是好事,500万的奖金有些突兀,但终究代表着态度。有了态度,未来就有更好的前景。一场1比6,到底能造成多大的心理创伤?去年0比6,去年0比4,为什么未来辽足不能打回来?
巨奖的刺激下,1比6的失利后,球迷的激奋我能理解。不少朋友劝我别较真,几天之后事就过去。但我相信,冷静之后,你会看懂我在写什么,我的态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