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谷粉丝 |
2025-11-24 11:14 |
在养生圈,“枸杞补肾” 的说法深入人心,但很多人误将其当作补阳食材,盲目服用后不仅没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加重身体不适。其实中医补肾讲究 “辨证施治”,枸杞的核心功效是滋补肾阴,而非温补肾阳。想要真正改善肾阳虚问题,需选择针对性的补阳中药材,科学调理才能事半功倍。

枸杞,中药,中医,养生,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肉苁蓉,地黄,全民健康dou起来,三枝九叶草,肾虚,甘草,张仲景,宋朝 枸杞作为药食同源的经典食材,其功效定位在历代权威典籍中均有明确记载。《中国药典》2020 年版明确标注,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核心功能是 “养肝、滋肾、润肺”,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等肾阴虚症。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进一步佐证其 “补肾生精,养肝明目” 的补阴属性,与温补肾阳无关。

枸杞,中药,中医,养生,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肉苁蓉,地黄,全民健康dou起来,三枝九叶草,肾虚,甘草,张仲景,宋朝 现代研究同样支持这一结论。枸杞中含有的枸杞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主要作用是免疫调节、抗氧化、保护肝脏和改善视力,尤其适合长期熬夜、劳累过度导致的肾阴虚人群,能缓解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眼干视疲劳等症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药师马传江指出,枸杞药性平和,是轻度肾阴虚的日常调理佳品,但对肾阳虚引起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等症状并无改善作用。

枸杞,中药,中医,养生,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肉苁蓉,地黄,全民健康dou起来,三枝九叶草,肾虚,甘草,张仲景,宋朝 中医补肾的核心是 “辨清证型”,阴虚与阳虚的症状差异显著,调理方向完全相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补肾调理指南》中强调,盲目服用补肾药可能加重身体负担,如肾阴虚者误服温燥补阳药易引发 “上火”,肾阳虚者误用滋阴药会加剧畏寒症状。 辨证维度 肾阴虚(枸杞适用证) 肾阳虚(需补阳药材) 核心病机 阴液亏虚,虚热内生 阳气不足,温煦减弱 典型症状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 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精神萎靡 二便表现 大便干结、小便短黄 大便溏薄、夜尿增多 舌脉特征 舌红少苔、脉细数 舌淡胖大、脉沉迟无力 常见诱因 长期熬夜、热病伤阴 久病体虚、长期受寒

枸杞,中药,中医,养生,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肉苁蓉,地黄,全民健康dou起来,三枝九叶草,肾虚,甘草,张仲景,宋朝 补阳药多味甘辛咸、性温热,主入肾经,能补助人体元阳,改善肾阳虚诸证。以下 5 种中药材是中医临床治疗肾阳虚的常用药,功效明确且应用广泛: 中药材 性味归经 核心功效 适用场景 淫羊藿 辛甘温,归肝、肾经 温肾强筋、祛风湿 肾阳虚伴腰膝冷痛、关节痹痛 巴戟天 甘辛微温,归肾、肝经 补肾阳、强筋骨 中年男性肾阳虚、肢体乏力 肉苁蓉 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肾阳虚伴精血不足、老年便秘 补骨脂 辛温,归肾、脾经 温肾助阳、止泻 脾肾阳虚、五更泄泻、夜尿多 菟丝子 甘温,归肝、肾、脾经 补益肝肾、固精缩尿 肾阳虚伴肾精不足、尿频遗精

枸杞,中药,中医,养生,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肉苁蓉,地黄,全民健康dou起来,三枝九叶草,肾虚,甘草,张仲景,宋朝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药师周昕强调,补阳药材的使用需遵循 “温而不燥、补而不峻” 的原则。其中肉苁蓉药性温和,兼顾补肾与润肠,适合长期调理;菟丝子性平,既能补阳又能益精,对肝肾脾均有滋养作用,适用人群更广。而鹿茸、仙茅等药材温燥之性较强,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控制用量,避免阴虚火旺者误用。

枸杞,中药,中医,养生,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肉苁蓉,地黄,全民健康dou起来,三枝九叶草,肾虚,甘草,张仲景,宋朝 中医养生的精髓在于 “阴阳平衡”,枸杞的滋阴作用与补阳药材的温阳功效,分别对应不同的体质需求。认清自身证型,选择对症的食材和药材,才能实现科学补肾。若长期存在腰膝冷痛、畏寒肢冷等肾阳虚症状,建议先咨询专业医师,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再进行中药调理,避免延误病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