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谷粉丝 |
2025-11-23 15:45 |
小雪过后,别忘:蒸1根,煮2果,炖3肉,温阳润燥护元气,温暖过冬!

小雪节气已过,寒意渐浓,万物收藏。此时节,人体阳气内敛,新陈代谢减缓,容易感到手脚冰凉、皮肤干燥、疲倦乏力。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小雪过后正是温补阳气、滋养阴液的好时机。饮食上顺应时节变化,适当调整,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寒冷,增强体质,安然过冬。

蒸1根:萝卜萝卜素有"小人参"之美誉,小雪时节正是萝卜大量上市的时候。萝卜性凉,味辛甘,入肺、胃经,具有消食化积、下气宽中、化痰止咳的功效。冬季人们往往进食较多油腻食物,容易积食生痰,适量食用萝卜可以帮助消化,预防积食。萝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能够增强免疫力,促进肠道蠕动。

萝卜的吃法多样,可以生吃、凉拌、炒食,但冬季最推荐的还是蒸着吃。蒸萝卜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萝卜的营养成分,同时使其性味变得温和,更适合冬季食用。将白萝卜洗净去皮,切成厚片或块状,放入蒸锅中蒸15-20分钟至软烂即可。蒸好的萝卜可以蘸酱油、蜂蜜或桂花酱食用,清甜可口,老少皆宜。

对于脾胃虚寒者,可以将萝卜与生姜、红枣一起蒸煮,既能中和萝卜的凉性,又能增强温补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萝卜不宜与人参、西洋参等补气药物同食,以免影响药效。

煮2果:梨和苹果梨和苹果都是秋冬季节的应季水果,具有润燥生津的功效,特别适合干燥的冬季食用。梨性凉,味甘微酸,入肺、胃经,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化痰止咳的作用。

冬季气候干燥,容易引发口干舌燥、咽喉不适、咳嗽等症状,煮梨水可以有效缓解这些不适。将雪梨洗净去核切块,加入适量冰糖和清水,煮至梨肉变软即可。对于咳嗽痰多者,可以加入川贝母或百合一起煮,增强润肺止咳的效果。对于脾胃虚寒者,可以加入几片生姜,以中和梨的凉性。

苹果性平,味甘酸,入脾、肺经,具有生津止渴、健脾益胃、润肠通便的功效。煮苹果不仅能够软化纤维,使其更易消化吸收,还能增加甜味,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将苹果洗净去核切块,加入适量清水煮10-15分钟即可。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枸杞、红枣或肉桂粉,增加风味和营养价值。苹果皮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建议连皮一起煮,但要注意彻底清洗干净。

炖3肉:羊肉、牛肉和鸡肉冬季适当食用温补性的肉类,可以帮助人体抵御寒冷,增强体质。羊肉、牛肉和鸡肉都是冬季进补的佳品,但各有侧重,适合不同体质的人群。

羊肉性温,味甘,入脾、肾经,具有温中健脾、补肾壮阳、御寒暖身的功效,特别适合阳虚畏寒、腰膝酸软、气血不足者食用。炖羊肉时,可以加入当归、生姜等温补药材,增强补血温阳的效果。将羊肉切块焯水后,与当归、生姜、枸杞等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小火慢炖2-3小时至肉质酥烂即可。羊肉性温,容易上火,阴虚火旺者应少食。

牛肉性平,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强筋健骨的功效,适合气血不足、体虚乏力、筋骨酸软者食用。炖牛肉时,可以加入土豆、胡萝卜等蔬菜,营养更加均衡。

将牛肉切块焯水后,与调料一起放入锅中炖煮1.5-2小时,再加入蔬菜继续炖至熟软即可。牛肉较难消化,消化不良者应适量食用。

鸡肉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功效,适合体质虚弱、产后体虚、营养不良者食用。炖鸡汤时,可以加入香菇、红枣、枸杞等食材,增强滋补效果。

将整鸡或鸡块焯水后,与其他食材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小火慢炖1.5-2小时即可。鸡汤油脂较多,高血脂者应去除表面浮油后饮用。

除了以上食材外,小雪时节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等。中医认为黑色入肾,冬季补肾正当时。这些黑色食物富含花青素、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能够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

小雪过后,天气日渐寒冷,但只要我们顺应自然规律,合理调整饮食,就能温阳润燥,养护元气,安然度过寒冬,迎接来年春天的到来。




年糕排骨 材料:适量排骨,适量年糕,适量生姜,香叶,八角,桂皮,料酒,大葱,适量冰糖,老抽,生抽,料酒,盐,鸡精。


照烧鸡腿 材料:6个鸡腿,大蒜末,一勺料酒,适量盐,黑胡椒,2勺生抽,1勺蚝油,1勺老抽,一勺蜂蜜,半碗清水。


腐竹炖牛肋条 材料:适量牛肋条,葱姜蒜,适量腐竹,小米辣,八角,桂皮,香叶,一把冰糖,老抽,生抽,蚝油,葱段,小米辣,


炸丸子 材料:适量后腿肉,1勺电鱼,2片生姜,莲藕片,一个鸡蛋,一把上海青。


莲藕猪骨汤 材料:适量猪脊骨,生姜片,适量莲藕,葱段,适量盐,胡椒粉,鸡精,葱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