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别人在贾母面前大气都不敢出,晴雯为何却敢在她面前骂人?[3P]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别人在贾母面前大气都不敢出,晴雯为何却敢在她面前骂人?[3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25-11-22 09:04
贾赦看上了丫环鸳鸯,派出邢夫人去讨娶,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事情不大,面子事大。遭到拒绝的贾赦逼着鸳鸯的哥嫂去处理此事,并放出狠话说,鸳鸯不嫁也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此话一出,将鸳鸯逼进了死胡同,为了摆脱贾赦,鸳鸯直接将此事闹到贾母面前。
于是一个名场面出现了。


贾母当众大骂王夫人,王夫人吓得当众站了起来;薛姨妈也无法开口,李纨带着众姐妹离开,王熙凤也不敢出言相劝。
贾母发泄过后,贾探春忙从屋外进来陪笑解释。
情绪缓和,第二个名场面又出现了。
贾母说王夫人很好,薛姨妈慌张回答说母亲偏心小儿子;
贾母询问贾宝玉,贾宝玉说他不能替王夫人说情;贾母让宝玉替她给王夫人行礼,王夫人更是急忙阻拦。
贾母问到王熙凤后,王熙凤才陪笑说此事赖贾母把鸳鸯培养的太好,所以贾赦才会前来要人。
整个过程,贾母一人发怒,众人无不胆战心惊。
这种场景,林黛玉一进荣国府里就领教过——众人在屋里坐谈,王熙凤人未到笑声先到,惊得林黛玉心里一愣,“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这个场景,充分彰显出贾母的威严。
刘姥姥游览大观园,在薛宝钗的屋里,众人也领教过贾母的“疾风骤雨”,贾母批评薛宝钗屋里太冷清,众人都不敢回话。
所以,无论什么场合,只要有贾母在场,众人都是比较谨慎,王熙凤陪笑也要区分时机和场合。
但是,偌大的荣国府里,却有一个丫头竟然敢在贾母面前骂小丫头。
此事是王夫人透露出来的。
王夫人想要查抄大观园之前,王善保家的说起晴雯坏话。此话触动了王夫人的心思。她找来王熙凤问起晴雯的情况:
“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后来要问是谁,又偏忘了。今日对了坎儿,这丫头想必就是她了。”
王夫人说的很明白,她是陪着贾母一起到大观园。她能看到听到晴雯骂小丫头,贾母自然也会听到。
晴雯为何敢这样?


我们先看看王熙凤为何敢在贾母面前陪笑?
一是有特权。作为孙媳妇、内务总管、贾母的“开心果”。她的“陪笑”是职责所在,也是权力赋予的有限自由。二是分时候。凤姐的“敢说敢笑”始终在讨好、逗趣的框架内,从未逾越尊卑底线,不是所有场合都敢陪笑。
晴雯与王熙凤相比,差老远了。
她敢在贾母面前骂小丫头,表面看是性格使然,晴雯纯良正直,口直心快,眼里不揉沙子,今日事今日毕,不拖泥带水更不会迂加婉转。小丫头做事不好她就会当即教训。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晴雯骂小丫头时,距离贾母远,她以为贾母听不到。
不过,这两个理由不足以让晴雯在贾母面前乱了规矩耍大牌。
晴说不收敛,从她本人立场来看,其实不是无意的,而是有意为之做给贾母看。换句话来说,贾母喜欢她这样做。
晴雯出身很卑微,原是老奴才赖大买回家的小奴才,后来贾母喜欢被送进荣国府,所以,晴雯本质是奴才的奴才。但是晴雯很投贾母的眼缘。贾母把她派到贾宝玉的身边,当作房里人培养。晴雯被王夫人撵走后,贾母还当众说:“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
贾母对晴雯的评价有四个——模样、爽利、言谈、针线。模样美若天仙;爽利办事麻利,言谈是指说话,针线是指女工。四个特点中说话就暗含对晴雯训斥小丫头的赞赏。
贾母将晴雯放到宝玉身边,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协管小丫头。晴雯对此心知肚明,别说骂小丫头了,坠儿犯错她直接将人撵走。所以,在贾母面前骂小丫头,是表达她对宝玉事务的极度上心负责,是坚决贯彻贾母意图,有意向贾母“汇报工作”。
但是,晴雯最终被王夫人撵出大观园,病死在土炕上。若说有原因,她在贾母面前骂人,绝对算是一个。
晴雯不知世事洞明,不懂人情练达。她以为只要讨得贾母的认可,她就会顺水顺水。所以,她会含沙射影埋汰王夫人,会挤兑娇袭人,会怒骂小丫头。她不知道,这种人靠人的关系,其实不把握。尤其是靠上贾母这种老人,更不把握。紫鹃就曾经劝过林黛玉,让她早找贾母为自己的婚事做主,重要原因就是贾母年纪大,不知道哪一天会去往极乐世界。


晴雯倒是不怕贾母会正常老死而耽误为自己做主,在她的认知,她认为自己肯定能嫁给宝玉,临死之前她的后悔话就是缘于与此。她忘记了,人不变,时局却会变。贾府进入末世,与贾母面和心不和的王夫人逐渐占据了上风,她不能对贾母使绊子,却可以对认可培养的人下手。所以晴雯成为“牺牲品”。同样,成为牺牲品的还有林黛玉。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修改《芙蓉诔》的字句时,就暗示出林黛玉的人生悲剧。
掩卷深思,晴雯的“敢骂”是依赖于贾母的个人喜好和特定情境。一旦失去庇护,骂人就成为祸患的导火索。所以当时“被默许”,最终一定会“被驱逐”。晴雯的命运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的命运完全系于其他人的个人意志,顺风顺水时有多张扬,逆风逆水时就有多悲惨。
我们,还是不要向晴雯学习。

姜谷粉丝 2025-11-22 09:06
晴雯在贾府众人对贾母恭敬畏惧的氛围中敢于直率行事,甚至公开训斥小丫头,核心原因在于她与贾母之间特殊的信任关系及其自身特质,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贾母的刻意纵容与信任
贾母的审美偏好
贾母欣赏爽利明快的性格,认为晴雯"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她",这种审美直接影响了对其行为的包容。晴雯的张扬实则是贾母默许的"真性情"体现。

特殊职能的依赖性
晴雯是贾母的"御用针线人",贾母衣物"从不穿外头针线",唯晴雯手艺可胜任。这种不可替代性奠定了她的地位,使贾母对其格外宽容。

二、晴雯的自我定位与策略性表现
对贾母心理的精准把握
晴雯深知贾母重视宝玉院中规矩,训斥小丫鬟恰能展现自己"忠于职守"的形象。如14所述,她在贾母面前责骂下人,实则是对贾母用人眼光的间接肯定,以此巩固信任。

借势树立权威
她常以"老太太的人"自居,甚至对王夫人也直言此身份。这种身份认同赋予她底气,将贾母权威转化为自身保护伞。

三、与贾府主流性格的鲜明反差
反抗压抑氛围的天然特质
贾府众人因等级森严而拘谨,如3所言"一步不敢多走,一句不敢多说"。晴雯的"爆炭"性格与之形成强烈对比,其敢怒敢言的姿态反而被贾母视为鲜活的生命力。

贾母的权威需求
晴雯的直率无形中成为贾母权威的延伸。她替宝玉严管怡红院、惩戒坠儿等行为,与贾母"宽柔待下但不容逾越"的治家理念暗合,故获得默许。

四、贾府权力结构的特殊性
"隔代宠"的庇护效应
贾母对宝玉及其身边人的偏袒是公开秘密。晴雯作为贾母钦点的"宝玉未来姨娘",实际享受"副小姐"待遇,其他仆役的投诉往往被贾母忽略。

与王夫人的暗中博弈
晴雯的张扬隐含着贾母与王夫人的权力角力。王夫人厌恶晴雯"像林妹妹"的容貌与做派,而贾母的纵容实则是维护自身话语权的表态,晴雯无形中成为两代主母博弈的符号。

关键差异对比表
对比维度    其他仆役    晴雯
行为原则    严守尊卑,谨小慎微    以职责为由,敢作敢为
与贾母关系    敬畏疏离    被欣赏技艺与性情
行为动机    规避风险    彰显能力,巩固特殊地位
贾母态度    要求绝对服从    包容其"真性情"
晴雯的"敢骂人"本质是贾母权力庇护与个人能力共同作用的产物:贾母需要一把标榜自己治家理念的"利刃",而晴雯恰以锋芒毕露之姿成为这把利刃最耀眼的刃光。


查看完整版本: [-- 别人在贾母面前大气都不敢出,晴雯为何却敢在她面前骂人?[3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