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10-06 11:33 |
有朋友问:“潮汕人不是什么都敢吃吗?为什么无鳞鱼、鸡肚蛋唔敢食?”其实这些都是潮汕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规矩。 1. 无鳞鱼性热,吃了会“发” 潮州人最忌食无鳞鱼——黄鳝、泥鳅、鳗鱼、

鲶鱼,滑溜溜个,记得小时候阿嬷见到餐桌上有这种东西,就会直摇头:“这物食了会‘发’!”北方人听着一头雾水,其实“发”在潮汕话里就是“惹事”,比如皮肤过敏、旧病复发。老辈人常讲:“无鳞鱼性热,是发物,不可多食。”

但是,规矩归规矩,潮汕人最擅长创新——澄海人食酸菜煮鳗鱼,饶平人爱食豆酱焖黄鳝,关键是要落南姜、陈皮、咸菜来“压性”。所以老辈人的禁忌,其实是提醒你:“食可以,但要善于搭配!” 2. 鸡肚卵奴仔食了不听话

潮汕人唔食“鸡肚卵”(未成形个鸡蛋),阿嬷常说:“鸡生到一半个卵,食落去会‘堵心’(不顺气)。”估计应该是旧时卫生条件差,这种半生卵容易滋生细菌,老辈人怕细囝食了肚痛,干脆直接禁掉。

但是,规矩是死个,人是活个——现在夜市“鸡子煲”大受后生仔欢迎,只要煮透、配点老药桔水,照样无事。 3. 未曝日头个蝉唔食得

潮汕有句俗语:“未过三日曝,蝉猴食了会‘着痧’。”意思是讲,蝉蛹若未晒够日头,食了容易“寒凉伤身”。其实应该是因为蝉在土里钻久了,可能带寄生虫,老辈人怕细囝食了肚痛,就编个禁忌来吓人。

现在大排档个“油炸金蝉”香到后生仔都喜欢,配啤酒食了过爽口,只要炸透就无事。 4. 兔肉食了嘴会“裂”

潮汕人传统唔食兔肉,阿嬷讲:“食兔嘴会‘裂’(兔唇)。”我想应该是古时兔子少见,老辈人唔舍得食,就编个禁忌来“保平安”。

潮汕人老辈人的饮食禁忌,表面看是迷信,其实藏着科学道理:无鳞鱼要配南姜、陈皮,才会去腥杀菌;鸡肚卵要煮透,才能避免细菌感染;蝉蛹要晒够日头,是为了减少寄生虫;兔肉要卤得入味,方能高温杀菌。 所以潮汕人有句老话:“规矩是死个,嘴是活个。”你可以破例,但爱识得“破得有道理”。最后来个冷知识

潮汕俗语:“惊死惊活,三顿食唔饱。”(怕这怕那,最后饿肚子)老辈人个禁忌,本意是保护你,但唔是叫你“饿死”。所以,该食就食,只要处理得当,无鳞鱼、鸡肚卵、蝉蛹、兔肉,照样可以“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