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5-10-05 22:51 |
1997年,经过深入调研和周密规划,中央政府作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策:将重庆从四川省划出,设立为直辖市。这是继北京、天津、上海之后,中国设立的第四个直辖市,标志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
 国家重大决策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重庆直辖的决定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凝聚了中央在战略布局、民生福祉等多方面的深思熟虑。回望当年的决策过程,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决策者的远见卓识,这些宝贵经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追溯这一构想的源头,要回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那里。1985年1月19日,邓小平在四川考察结束后返京,在听取国务院副总理关于三峡工程的汇报时,他敏锐地指出:四川地域广阔,管理难度大,可以考虑一分为二,分别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这番谈话为后来的重庆直辖埋下了伏笔。
 邓小平这一战略构想绝非偶然。当时四川省人口已突破1.1亿,相当于英法两国人口总和;面积达57万平方公里,下辖23个地级行政区和221个县级行政区,是全国管辖区域最多的省份。如此庞大的体量让省级管理面临巨大挑战,犹如小马拉大车,发展步伐日益沉重。
 与此同时,这一构想还与三峡工程密切相关。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峡工程重新提上议事日程。1980年7月,邓小平亲赴三峡考察,在广泛听取意见后明确指出:轻易否定三峡工程不可取。他特别强调要解决四川管理难题,必须充分发挥重庆的中心城市作用。
 虽然重庆正式直辖是在1997年3月,但邓小平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这一设想。值得注意的是,三峡工程1994年才正式开工,而邓小平在十年前就预见到工程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这充分展现了他超前的战略眼光。
 但邓小平的视野远不止于此。改革开放初期,他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先让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开放发展,待时机成熟再带动中西部发展。重庆直辖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实践。从地理位置看,重庆地处西南要冲,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在连接东西、贯通南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选择重庆作为西部开发的战略支点,可谓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