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常茂:常遇春之子,朱标妻弟,朱元璋捧他20年,他却选择金蝉脱壳[10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常茂:常遇春之子,朱标妻弟,朱元璋捧他20年,他却选择金蝉脱壳[10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5-10-05 11:13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帝,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运气,从乱世中脱颖而出,建立了大明王朝,开创了洪武盛世。然而,在他辉煌的背后,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就包括他与功臣常遇春之子——常茂之间的纠葛。

少年国公的荣耀
洪武三年,朱元璋册封从龙功臣,只有六人被授予国公之位。大多数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但其中却有一位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常茂。他毫无战功,却被封为郑国公。这份殊荣原本是为其父常遇春准备的,可惜常遇春在一年之前骤然病逝,于是朱元璋将这份厚爱转赠给了他的儿子。

朱元璋对常茂的宠爱远不止于此。他将常茂视如己出,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们一同饮食、读书,还为他娶了宋国公冯胜的女儿。常茂也因此成为太子朱标的妻弟、名将蓝玉的外甥,可以说是权势滔天,一时风光无两。

然而,命运却并未因此眷顾常茂。虽然他手中握着一副绝佳的好牌,却因自身性格和行为不端,最终将一切葬送。
“纨绔子弟”的真实写照
朱元璋原本希望常茂能继承父业,特意安排他随名将出征,以此积累军功。可惜常茂并不领情,他在军中毫无建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功绩”,就是在云南战役中带兵爬上悬崖插旗,扰乱敌军军心。除此之外,他留下的都是麻烦:纵欲声色、作风不检,还与父亲的妾室纠缠不清,甚至连老丈人冯胜也被他惹怒。

原本冯胜把他视为亲子,耐心教导,但常茂却不以为意,反而心生怨怼。终于,在洪武二十年的北伐中,常茂因鲁莽伤了前来投降的纳哈出,导致十余万降兵溃散,直接坏了大事。冯胜大功被毁,怒不可遏,上奏弹劾。常茂反咬一口,反告冯胜。朱元璋气得当场重罚两人,并将常茂贬往广西。

广西风波与“假死”疑云
被贬龙州后,常茂依旧不改本性,娶当地权臣之女为妾,还卷入赵氏家族的权力斗争。他为小妾撑腰,压制赵氏正统继承人,结果引发叛乱,闹得天下皆知。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震怒,下令将常茂召回。但等圣旨到达时,常茂却突然暴病身亡。这突如其来的“死亡”过于巧合,引得朱元璋多疑,虽有人举报他诈死,但经过彻查,并未找到确凿证据。常茂的结局,就此成谜。

后人的传说
在广西桂林附近的恭城县,有一个常家村。村民皆姓常,自称是常茂后裔,甚至还保留族谱为证。据传,常茂当年确实诈死,携妾隐居于此,并育有四子,延续了常氏一脉。

历史的反思
常茂虽为名将之后,却因骄纵不学,最终只能隐姓埋名,客死他乡,令人唏嘘。他的经历,也警示后人“捧杀”的可怕。朱元璋将常遇春的遗憾倾注到常茂身上,却因过度宠爱,让他失去了成长与磨炼的机会。
所谓“捧子如杀子”,过度的宠爱与荣耀,往往是毁掉一个人的利刃。常茂的一生,正是这一道理的最好注解。


姜谷粉丝 2025-10-05 11:18
常茂(常遇春长子)作为明初特殊权贵,其人生轨迹完美诠释了“捧杀”的悲剧性。以下结合史料梳理其关键节点:

一、显赫出身与朱元璋的二十年栽培
父荫庇佑
常茂之父常遇春为明朝开国第一猛将(“开平王”),战功赫赫却英年早逝(1369年)。朱元璋为抚恤功臣,将本属常遇春的 郑国公爵位 直接授予其12岁的长子常茂,使其成为明朝最年轻的国公。

帝王厚待

政治联姻:朱元璋将其嫁予宋国公冯胜长女,并安排太子朱标娶常茂之姐为妃,使常家成为皇亲。
特殊培养:命常茂与皇子同窗读书、同席饮食,试图将其培养为股肱之臣。
军旅镀金:多次随冯胜、蓝玉(其舅)北伐,意图积累军功。但常茂仅在建功云南时有过“攀崖插旗”的微小贡献。
二、纨绔本性酿成大祸
横行无忌
常茂倚仗身份酗酒纵猎、殴杀官吏百姓,甚至当街打断官员肋骨。朱元璋曾设局抓捕,但因消息走漏未果。

北伐事件(1387年)——人生转折点
随岳父冯胜征讨元将纳哈出时,在双方和谈宴会上:

误判纳哈出部将“窃语”为叛意,暴怒擒拿首领;
持刀追杀逃脱的纳哈出,砍伤其手臂,导致和谈破裂。
后果:朱元璋震怒,剥夺冯胜兵权,将常茂革爵贬至广西龙州。
三、贬谪后的疯狂与“金蝉脱壳”
勾结土司,激化矛盾
在龙州娶土官赵贴坚之女为妾,支持其母黄氏争夺继承权,打压正统继承人赵宗寿,引发当地叛乱。

终极脱身术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下诏押其回京问罪。常茂伪造死亡现场:

设衣冠冢,散布死讯;
当朝廷官员抵达龙州时,已不见其踪迹;
郑国公爵位被撤销,本人自此消失于史册。
四、历史评价:一手好牌的彻底溃败
资源与现实的荒诞反差:父亲是开国元勋、姐夫是太子、舅舅是名将蓝玉,却成明朝最著名纨绔。
朱元璋的期望落空:20年倾注资源,换来的却是北伐功亏一篑、边疆动荡。
自我毁灭式结局:诈死遁逃成为对其一生最讽刺的注脚——他最终以欺骗皇权的方式,摆脱了皇权给予的一切。
常茂的悲剧揭示权力世袭的隐患:父辈功勋可赠爵禄,却难传品行与能力。其“金蝉脱壳”非智谋,实为对自身命运的彻底弃局

jjybzxw 2025-10-05 17:00
朱元璋与常茂:从宠爱到悲剧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帝,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运气,从乱世中脱颖而出,建立了大明王朝,开创了洪武盛世。然而,在他辉煌的背后,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就包括他与功臣常遇春之子——常茂之间的纠葛。

少年国公的荣耀

洪武三年,朱元璋册封从龙功臣,只有六人被授予国公之位。大多数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但其中却有一位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常茂。他毫无战功,却被封为郑国公。这份殊荣原本是为其父常遇春准备的,可惜常遇春在一年之前骤然病逝,于是朱元璋将这份厚爱转赠给了他的儿子。

朱元璋对常茂的宠爱远不止于此。他将常茂视如己出,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们一同饮食、读书,还为他娶了宋国公冯胜的女儿。常茂也因此成为太子朱标的妻弟、名将蓝玉的外甥,可以说是权势滔天,一时风光无两。

“纨绔子弟”的真实写照

朱元璋原本希望常茂能继承父业,特意安排他随名将出征,以此积累军功。可惜常茂并不领情,他在军中毫无建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功绩”,就是在云南战役中带兵爬上悬崖插旗,扰乱敌军军心。除此之外,他留下的都是麻烦:纵欲声色、作风不检,还与父亲的妾室纠缠不清,甚至连老丈人冯胜也被他惹怒。

原本冯胜把他视为亲子,耐心教导,但常茂却不以为意,反而心生怨怼。终于,在洪武二十年的北伐中,常茂因鲁莽伤了前来投降的纳哈出,导致十余万降兵溃散,直接坏了大事。冯胜大功被毁,怒不可遏,上奏弹劾。常茂反咬一口,反告冯胜。朱元璋气得当场重罚两人,并将常茂贬往广西。

广西风波与“假死”疑云

被贬龙州后,常茂依旧不改本性,娶当地权臣之女为妾,还卷入赵氏家族的权力斗争。他为小妾撑腰,压制赵氏正统继承人,结果引发叛乱,闹得天下皆知。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震怒,下令将常茂召回。但等圣旨到达时,常茂却突然暴病身亡。这突如其来的“死亡”过于巧合,引得朱元璋多疑,虽有人举报他诈死,但经过彻查,并未找到确凿证据。常茂的结局,就此成谜。

后人的传说

在广西桂林附近的恭城县,有一个常家村。村民皆姓常,自称是常茂后裔,甚至还保留族谱为证。据传,常茂当年确实诈死,携妾隐居于此,并育有四子,延续了常氏一脉。

历史的反思

常茂虽为名将之后,却因骄纵不学,最终只能隐姓埋名,客死他乡,令人唏嘘。他的经历,也警示后人“捧杀”的可怕。朱元璋将常遇春的遗憾倾注到常茂身上,却因过度宠爱,让他失去了成长与磨炼的机会。

所谓“捧子如杀子”,过度的宠爱与荣耀,往往是毁掉一个人的利刃。常茂的一生,正是这一道理的最好注解。



查看完整版本: [-- 常茂:常遇春之子,朱标妻弟,朱元璋捧他20年,他却选择金蝉脱壳[10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