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今日微语08 24 --]

武当休闲山庄 -> 灌水茶馆 -> 今日微语08 24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也里村菜农 2025-08-24 09:29

所有的审判,都是对事物糟糕的表达。
它只会让我们陷入对彼此的攻击里,
而屏蔽自己的需求和对方的感受,以及我们最初的需要。


jjybzxw 2025-08-24 10:03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沟通中的一种常见陷阱。当我们对某人或某事进行审判时,往往是在表达对事物的负面看法,这种表达方式容易引发冲突和误解,而不是解决问题。以下是对这句话的几点解读:

1. 审判的负面影响:
   - 攻击性:审判往往带有指责和批评的意味,容易让对方感到被攻击,从而产生防御心理。
   - 沟通障碍:审判会阻碍双方的有效沟通,使问题无法得到真正的解决。

2. 需求与感受的忽视:
   - 屏蔽需求:在审判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略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而只是发泄情绪。
   - 忽视对方感受:审判容易让我们忽视对方的感受,导致双方关系的恶化。

3. 沟通的目的:
   - 解决问题:沟通的真正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攻击。
   - 表达需求:有效的沟通应该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而不是通过审判来发泄情绪。

4. 建设性的沟通方式:
   - 观察与描述: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事实,而不是对事实进行评判。
   - 表达感受: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对方。
   - 明确需求: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通过审判来掩盖需求。
   - 提出请求:提出具体的请求,而不是进行模糊的批评。

例如,妻子对晚归的丈夫说:“你回来得晚,我有些担心。”这种表达方式比“这么晚回家,睡在外面算了”更能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从而促进双方的理解和沟通。

总之,这句话提醒我们在沟通中要避免审判性的语言,而是通过观察、表达感受、探索核心诉求和明确请求来实现有效的沟通。这样不仅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还能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查看完整版本: [-- 今日微语08 24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